周玉林
【摘 要】小學階段的作文寫作是學生接觸寫作的初級階段,這一階段養(yǎng)成的寫作習慣和思維習慣為學生以后的寫作奠定了基礎(chǔ),教師應(yīng)該在平日課堂的講授和生活中要求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寫作 課堂生活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00
每個人對生活的認知程度是不同的,導致其寫作水平也不盡相同。從小學階段開始學生就要開始進行作文寫作,從最簡單的描人狀物到最終的長篇大論,這中間既需要技巧,又需要素材的積累。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寫作的初始階段,同時也是最重要的階段,學生如果在這一階段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那么寫作對于學生來說將會越來越簡單。相反,如果學生一開始就不去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那與別人的差距只能越來越大。
小學是學生開始正式學習的階段,這一階段對于學生逐漸形成自己的學習習慣也極為重要,但是由于學生年齡的原因,大多數(shù)學生在這一階段都有貪玩心理,因此教師必須發(fā)揮重要作用,對學生的玩耍心理進行約束。而且這一階段是每一門學科的入門階段,學生只有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才能把課程學好,因此,這一階段教師的角色至關(guān)重要。小學階段主要是教師“授之以魚”的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還普遍缺乏抽象思維的能力,因此更多的是只能暫時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作為教師,我將針對高年級小學語文作文的寫作進行探討。
寫好作文的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摹寫。教師可以以課本為素材,對不同的描寫進行分類,將描寫景物與描寫人物的各歸為一類,再進行細致分類。例如,描寫景色的有四季的分類,有對于植物的描寫,對于自然的描寫等等,對于人物的描寫有人物外貌的描寫,例如對人物眼睛的描寫,再如對于人物心理的描寫。進行了細致分類之后,教師可以從中選出一種描寫讓學生進行訓練。
首先教師應(yīng)該仔細講解對這一事物描寫的好處,其次開始讓學生進行摹寫。教師還可以摘取一些課本上描寫精彩的地方讓學生進行背誦。例如:對于人物眼睛的描寫,許多作文中往往會提到類似的話,如他的眼睛大大的,像成熟的黑葡萄;一雙黑亮黑亮的大眼睛,凝眸時如波瀾不興的黑海,流動時如空中的星星;兩只像海波一樣蔚藍、杏子一般的大眼睛;兩只玻璃珠似的大眼睛里,閃動著青春、熱情的光芒;這一雙眼睛像是蒼山頂上的晨星,又圓又亮;一雙泉水般純凈的眼睛里,含著柔和的光亮;他圓臉上的那兩只眼睛,就像在葫蘆頭上挖了兩個洞等等。從這一些例子當中,我們可以看出直接描寫人物眼睛的并不多,更多的是通過修辭手法來表現(xiàn)人物的眼睛,例如“他圓臉上的那兩只眼睛,就像是葫蘆頭上挖了兩個洞”一句,很明顯是運用了明喻的手法。因此,在教育學生寫作文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將多種修辭手法運用到寫作當中去。學生可以運用擬人、比喻、擬聲等手法,這樣做的好處在于學生對某一事物的描寫能夠極為生動具體而又形象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使讀者對所描寫的事物產(chǎn)生鮮明的印象,從而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引起共鳴。
課本中的文章是最好的作文范例,小學作文的寫作基本是記敘文的寫作,而課本中的文章大多也是記敘文,因此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要做到講課與講解作文技巧相結(jié)合,詳細講解記敘文的寫法。例如一篇文章的開頭是如何寫的,中間又是怎樣過渡的,最后又是怎樣結(jié)尾的,好的作文標準是鳳頭、豬肚、豹尾。而記敘文的四大要素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這四個要素缺一不可,學生一定要將這四個要素表述清楚,讓讀者明白什么人在什么地方發(fā)生了什么事,同時必須把事情發(fā)生的環(huán)境寫清楚,環(huán)境要盡量寫得有特點,這樣既能讓讀者深切感受環(huán)境,同時還能渲染氣氛,表達感情,使文章更加生動。
另外,很多學生在進行記敘文寫作的時候,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要做到詳略得當,把握住自己要講述的重點,重點內(nèi)容詳寫,非重點內(nèi)容或者是起襯托作用的內(nèi)容略寫。寫一件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做到邏輯思維清晰,不能隨想隨寫,不能顛三倒四,一定要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寫清楚。記敘文中的一大要素是人物的描寫,對于人物的描寫一般有肖像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語言描寫、神態(tài)描寫等。好的作文中的人物描寫可以通過這些因素來凸顯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質(zhì),表達作者想要展現(xiàn)的中心思想。在描寫人物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將人物的心理、動作、語言、神態(tài)、肖像相結(jié)合,通過不同角度的刻畫來提升自己作文的水平。寫作都是有一定意義的,寫作最后要落實到表達思想感情上來,思想感情的抒發(fā)可以是通過直抒胸臆直接表現(xiàn)出來,也可以是通過描寫環(huán)境渲染氣氛表現(xiàn)出來。
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在進行作文寫作的過程中不能只用陳述句來進行寫作,這樣的表達方式在讀者們看來會有單調(diào)枯燥的傾向。學生應(yīng)該將所學充分運用到寫作當中,除陳述句之外還可以運用疑問句、設(shè)問句、感嘆句、祈使句甚至是修辭手法中的排比句式等不同句式來增加文章的可讀性,增強文章的氣勢,給讀者帶來可讀之感,提高讀者的閱讀趣味,那么這樣的作文寫作也就成功了。
教師應(yīng)該讓學生養(yǎng)成勤讀好書的習慣,只有通過不斷的閱讀精讀細讀,學生才能更多地了解各種事物的寫法和情感的表達方式,因此教師要拿出固定的時間讓學生去圖書閱覽室進行閱讀,指導學生從閱讀中積累材料,將好詞好句積累下來,吸收良好的寫作方法,必要的時候應(yīng)該將好詞好句進行記憶。教師還可以將自己看過的一些優(yōu)秀作文在課堂上進行解讀,讓學生感受優(yōu)秀作文的妙處,同時還可以將作文中運用的較好的成語羅列出來讓學生在適當?shù)臅r機進行運用,同時對于寫作優(yōu)秀的學生的作文進行朗讀,對其進行鼓勵。
掌握寫好作文的方法,不僅要求學生認真聽取教師講授的內(nèi)容,而且要求學生養(yǎng)成仔細觀察的習慣。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這句話告誡我們要寫好作文就要植根于現(xiàn)實生活,從現(xiàn)實生活中汲取土壤,教師應(yīng)該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例如對于下雨天的描寫,雨滴是怎樣打濕地面的?雨滴剛落到地面上的時候會激起輕微的塵土,然后慢慢滲入到土地中去。所以說,作文的素材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關(guān)鍵就是要用心。
小學是學生接觸寫作學習的最初階段,這一階段至關(guān)重要,在此過程中學生更多的是要靠教師的啟發(fā)和引導,對此教師應(yīng)該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幫助學生探索寫作的途徑,讓學生在課本的學習和生活的仔細觀察中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寫作習慣,為學生以后寫作、學習語文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