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世紀以來關于任伯年繪畫的研究很多,本文就任伯年繪畫風格、技法研究、任伯年人物畫的研究、任伯年繪畫思想的研究做了詳細論述。其中論述最為突出的是任伯年的人物畫研究,任伯年在中國繪畫史上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尤其在人物繪畫方面開創(chuàng)了新局面。
關鍵詞:任伯年;人物畫;繪畫思想;繪畫風格和技法
一、概述
任伯年晚清時期著名花鳥畫家和人物畫家,海派中的佼佼者,在“四任”中成就最為突出。其繪畫發(fā)源于民間,重視繼承傳統(tǒng),吸收西畫技法,形成風姿多采的獨特畫風,用筆用墨,豐富多變,構(gòu)圖新巧,主題突出,疏中有密,虛實相間,濃淡相生,富有詩情畫意,清新流暢是他的獨特風格。縱觀中國繪畫藝辟繪畫新天地。本文就任伯年的繪畫藝術風格和技法、人物畫藝術、繪畫思想等幾個方面總結(jié)的研究綜述如下:
二、關于任伯年繪畫風格的研究
任頤(1840—1895)初名潤,字小樓,后改字伯年,浙江紹興人。任伯年自幼受到他父親藝術的熏陶和指導,他初學雙勾,后學陳老蓮。中年起在上海賣畫,直至逝世。繪畫藝術談到近代的中國畫,人們會很自然地想到任伯年,因為他的畫體現(xiàn)了時代特點,反映了人民的心聲。在災難深重的近代歷史中,中國畫的發(fā)展,能透過沉沉的重壓,推陳出新,綻放新花,端推任伯年。武建華在《任伯年的繪畫藝術成就》對于任伯年藝術的看法則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分別從任伯年的藝術風格和藝術貢獻兩方面分析。他認為任伯年敢于創(chuàng)新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表現(xiàn)出自己獨有的藝術特色。他寫到任伯年不受舊藝術的束縛,在外師造化基礎上,從生活中提煉汲取題材,從內(nèi)容到形式創(chuàng)造了一種中西結(jié)合、工寫兼?zhèn)涞男庐嬶L,把傳統(tǒng)的中國畫推向近代化。對我國近代美術史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他的革新精神是可貴的,也是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
三、關于任伯年藝術繪畫技法的研究
湯永炎在《任伯年的繪畫藝術成就》中從任伯年繪畫的取材范圍、造型、用色、構(gòu)圖、社會預意等幾個方面做了很詳細的介紹。介紹了任伯年在繪畫技藝方面的藝術成就和特色。任伯年繪畫藝術以個性鮮明的藝術,為死氣沉沉的清末畫壇吹入了一股新鮮空氣。造型簡練、準確,生動傳神,手法多變。把民間藝術、傳統(tǒng)繪畫藝術、西方造型藝術有機相結(jié)合。在用色上“運用色破墨,墨破色,水沖色,粉沖色,水、色、粉、墨相互滲透,一色為主,眾色為輔。在構(gòu)圖上,運用傳統(tǒng)散點透視和西方焦點透視關系;疏密與躲藏關系;主從關系,以奇特構(gòu)圖稱奇。他的藝術風格,新穎生動,豐姿多采,明快清新,題材廣泛,意趣盎然,形象準確,神態(tài)逼真,構(gòu)圖新穎,設色妍雅,運筆如風,雅俗共賞,形神兼?zhèn)洌炔煌谮w之謙的樸素,虛谷的冷逸,更有別于吳昌碩的渾厚。
四、關于任伯年藝術之最之人物畫成就的研究
任伯年在人物畫上的成就最為顯著,他在題材、構(gòu)圖、造型、用線、設色等方面頗具特色,不但技藝高超還賦予了人物鮮活般的神韻,堪稱完美,他的作品適應時代潮流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勇敢的進行創(chuàng)新。
吳敏在《論任伯年肖像畫的用線特色》中從任伯年繪畫用線的角度進行分析,中國畫的精髓就是用線,他借用謝赫六法當中的骨法用比來表達用線在中國畫當中的作用。從線的角度講解任伯年繪畫的用筆,以及他線的造型。線條作為一種極具表現(xiàn)力的藝術語言,在繪畫領域里有著特殊的地位和意義。中國畫的表現(xiàn)技法中十分講究用線,可以說線條在中國畫中是最基本和最有效的藝術造型手段,從古至今的中國歷代畫家們,似乎始終都在探尋線條世界的奧秘,所以有人又把中國畫稱作線性藝術。幾千年來,眾多的畫家在用線條表現(xiàn)物象方面做出了積極地實踐與探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們也因為創(chuàng)作出不朽的作品而留名于后世,任伯年便是其中之一。
張雪梅在《任伯年人物畫師承關系研究》中任伯年繪畫的師承方面介紹了他的繪畫是怎么形成的,怎么聚萬千于一身的。任伯年繪畫題材涉略廣泛,山水、花鳥、人物皆備,尤以人物見長。風格迥異,獨樹一幟。他重視繼承傳統(tǒng),博采眾長,一生曾經(jīng)直接或間接向古人和時人習畫。同時借鑒了西畫的造型、速寫和設色,憑借自己的天賦和勤奮,中西合璧,完備自法,形成了自己的豐富多彩,新穎獨特的藝術風貌。
五、關于任伯年人物畫繪畫思想的研究
任伯年不但在人物畫上有很好成就,他的花鳥畫也別具特色富有神韻。任伯年的藝術在設色上也很大膽、奇特,敢于破舊立新,形成自己獨有的繪畫特色。任伯年所畫人物畫,有肖像,也有歷史故事、民間傳說,題材廣闊,內(nèi)容通俗易懂,思想傾向明確?!短K武牧羊圖》、《雪中送炭》、《鐘馗》、《女媧補天》、《關河一望蕭索》、《關山在望》、《故土難忘》、《群仙祝壽圖》等都反映出他的憂國憂民的情感和愛國熱情。當然除了人物畫外,在任伯年藝術的成熟期創(chuàng)作的花鳥畫最多,也很有特色。他常把鳥和花畫在一起,而且總是突出鳥的神韻,他的藝術構(gòu)思大膽創(chuàng)新跟隨時代潮流。
盧燕在《任伯年人物畫的藝術設計》中從任伯年的人物藝術設計構(gòu)思講述任伯年的藝術賦予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特征,他的畫不僅是超高技藝的表現(xiàn),更體現(xiàn)的是濃厚的民間藝術精神。他復興了中國的民間繪畫藝術,有力地促進了中國人物畫的發(fā)展。在他的作品中,“人物畫不再是簡單的民間伎倆,而發(fā)展為一種真正的藝術,流傳于世。可以說,任伯年的人物畫為中國人物畫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彰顯出當時的時代精神,因此他的作品不僅有巨大的藝術價值,更是一個時代精神的標桿。
本綜述主要講述了任伯年在多個方面的繪畫藝術的綜述,任伯年繪畫風格與技法研究、任伯年人物畫研究和任伯年繪畫思想研究,其中研究最為突出的是任伯年人物畫研究。同一個研究課題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就會有不同的見解。不同的作者對于任伯年繪畫藝術研究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在研究中我們要要善于抓住各個立場和觀點,在對比中總結(jié)最有價值的論述,掌握最權威和最全面的資料。對于同一角度的研究課題則可以在研究的內(nèi)容范圍上做更詳細的研究,或者在研究方法上進行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武建華《任伯年的繪畫藝術成就》(信陽職業(yè)技術學院藝術系)文化與藝術.2007
[2]《論任伯年人物畫的藝術特色》李菖春.河北成人教育學院院報.第4期,2011.12
[3]《任伯年人物畫的創(chuàng)作構(gòu)思再研究》孫淑芹.藝術百家核心期刊.第8期2010
作者簡介:
陳麗云(1991—),女,聊城大學美術學院14級研究生,專業(yè)為美術,研究方向為國畫。
(作者單位:聊城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