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晗
2
015年,一批高影響力的好萊塢系列電影紛紛投放全球市場。在這種壓力下,國產電影卻在市場上表現出色,票房收入占比高達61.58%。進口片市場份額則為10年來最低。年度票房收入最高的4部電影中,國產片占3部?!蹲窖洝芬?4.39億元成為年度票房收入冠軍,同時也成為截至2015年年底,中國歷史上票房最高的影片。從整體情況來看,2015年中國電影是高歌猛進的一年,但從某種程度來說,也不得不承認,電影是一種“控制風險的藝術”,畢竟“全年在影院投放的中外影片有300多部,但是票房收入排行前10位的電影貢獻了近35%的票房收入,排名前50位的電影,票房收入占比則高達80%。81部票房收入過億元的影片幾乎占據了市場90%的份額?!贝蟮仉娪霸壕€總經理方斌在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電影風險評估與風險管控專場論壇中表示。那么,在此情況下,2016年國產電影將會有怎樣的趨勢?《經濟》記者參加了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并試圖尋找答案。
趨勢一:“新媒體創(chuàng)業(yè)劇”填補影視空白
自2002年以來,傳統(tǒng)影視產業(yè)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變革中經歷風吹雨打;從2010年開始,新的信息傳播技術為中國的電影業(yè)、電視業(yè)帶來了新一輪結構性改變。一直以來中國電影對當下社會的新興事物和新新人類反應較遲緩、缺少表現。相比而言,美國電影和美劇在反映社會熱點方面表現迅速而優(yōu)秀,能夠積極地利用影像對焦點問題發(fā)聲討論,這對中國電影有很大啟發(fā)和借鑒意義。
2015年,美國新電影《實習生》,主要人物之一是一位創(chuàng)辦時尚購物網站的年輕女性,同時也是一位肩負家庭全部經濟來源的妻子、母親(其丈夫為在家照顧孩子的“全職爸爸”)。影片正面刻畫了該女性在職場遭遇的來自男性高層領導的不信任,以及生活中丈夫的偷情出軌等情節(jié)。女性角色在劇中做出的抉擇,沒有簡單走向“放棄事業(yè)回歸家庭”的性別窠臼,而是對新時代女性如何兼顧事業(yè)與生活進行了深入探討。另外,影片也呈現了當代特有的互聯網公司的工作模式與人際氛圍,令人耳目一新。
聯系到中國目前從國家戰(zhàn)略高度提出的“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互聯網+”等政策,“把一批新興產業(yè)培育成主導產業(yè)”,這將深刻變革現有的社會與人際模式。新興的人物形象、人物關系,新舊時代裂變引發(fā)的一系列問題將層出不窮,這將給電影創(chuàng)作帶來豐富的題材資源。《影視風口藍皮書:中國影視輿情與風控報告(2016)》編委會分析了2015年影視業(yè)熱門電影的情況,預測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新媒體創(chuàng)業(yè)劇將填補中國電影題材的空白。
趨勢二:未來電影傾向“私人定制”模式
當前中國的大眾文化中,“男色審美”成為一種重要的潮流?!靶□r肉”、“大叔”、“潮男”、“花美男”、“霸道總裁”、“都教授”、“腐女”等詞匯層出不窮,多位年輕男明星(如鹿晗、吳亦凡、張藝興、李易峰、TFBOYS等)擁有極高的粉絲基礎。例如鹿晗曾因單條微博評論量超過了1320萬,創(chuàng)下了“微博上評論最多博文”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其微博平均互動量超過50萬條。他在韓國出道,從2014年回國發(fā)展到成名僅用一年時間。與此不相匹配的是,這些年輕男明星雖然參演多部影視作品,卻往往是性格單一的配角,如鹿晗在《重返20歲》、《我是證人》等多部影視劇中扮演“弟弟”;吳亦凡在《老炮兒》中扮演性格刻板單一的反面角色富二代等,缺少適合的角色令其演技得不到錘煉與提升。很多電影作品選用年輕男明星只是在“消費”其過人的粉絲能量,對年輕男明星本身不啻為一種傷害。
明星魅力的養(yǎng)成,除了明星公眾形象的經營,更重要的是通過影視作品塑造明星的銀幕形象,使其形成自己獨特的魅力標簽。如果有影視公司能遵從藝術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從劇本階段開始為當紅的偶像男明星“私人定制”影視故事,使其通過銀幕形象綻放魅力、從偶像成為明星,將有可能收獲巨大的市場回報?!靶∩攘︷B(yǎng)成劇”極有可能成為未來中國電影市場的熱點,并催生出“私人定制”電影創(chuàng)作模式。
趨勢三:深度情感劇成未來電影市場亮點
2015年,中國電影《烈日灼心》以一起塵封多年的罪案為線索,呈現出復雜多樣的(異性、同性)情感與性愛關系。雖然該片在多個重要的情感關系節(jié)點進行了含蓄的處理,但是由此形成的巨大的遐想推理空間——尤其是警長伊谷春(段奕宏飾)與兇手辛小豐(鄧超飾)之間的曖昧互動——引發(fā)了觀眾熱烈討論。該片還以情節(jié)反轉為依據,巧妙地呈現了一場男男同性激吻的場景,突破性地通過審查,在中國商業(yè)電影院線得以公映。
中國電影在類型上的廣泛探索實踐,將使中國電影觀眾的觀影品位與需求不斷提升,漸至成熟。與此同時,中國電影的創(chuàng)作類型也將走向深入與復合。預計在未來的中國電影市場,類似《烈日灼心》這樣表現深度情感、情欲甚至情色的藝術電影將成為亮點之一。這一方面是類型發(fā)展走向深入的必然,更重要的是對現代社會復雜情感關系的呼應。
但該類型電影必須以對人性、情愛、社會關系的深度反思、挖掘為基礎,形成經得起推敲、耐人尋味的故事情節(jié),方能在此基礎上以情欲、性愛作為引人入勝的視覺奇觀。如果只以性愛場面作為庸俗的招牌,容易引發(fā)觀眾反感、過審困難、網絡抵制等反效應。
實際上,電影作為表達社會歷史文化特性的重要載體,越來越強調在全球化的世界里發(fā)出獨特的中國聲音,即所謂“講好中國故事”。而在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日益融合的大趨勢下,電影如何強調自身在視聽表達方面的獨特魅力,與電視、電腦等其他媒介拉大距離,成為吸引觀眾進入電影院的首要任務。而作為投資人,則更應看清電影市場的趨勢,謹慎投資,以免在風險中翻了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