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愈平
【關鍵詞】初中數學 課堂教學 情感體驗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1A-0117-01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情感體驗反映了他們對于學習過程的內心感知和主觀態(tài)度,它不僅包含了學生對于新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面對疑難時的焦慮和困惑,也表現為在學習探究中獲得認可時的愉悅和滿足。積極的情感體驗有助于促進學生在數學課堂中提升個性品質,凸顯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師要將情感與認知視為一個整體,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交叉融合,才能真正形成合力,讓學生在情知共育中實現數學綜合素質的持續(xù)、和諧發(fā)展。
一、加強情境渲染,喚醒認知需求
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情感并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需要教師通過精心預設進行醞釀與發(fā)酵的。創(chuàng)設恰當的教學情境,在情境的渲染中喚起學生的認知需求,可使學生對即將開始的新知學習充滿期待?!敖虒W的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鼻楦械尼j釀過程也是一個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動機的過程。因此,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貼合學生的現實生活,契合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使學生在主動、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多種感官處于亢奮狀態(tài),以飽滿的情緒、充沛的動力投入數學學習中。
如在教學《相反數》一課時,教師讓兩個學生在講臺前背靠背站好,要求兩人在聽到口令后往各自的正前方走。隨后教師發(fā)出“向前2步走”的口令,學生按要求完成動作。這樣的情境既簡單又別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了起來。然后教師啟發(fā)學生思考:規(guī)定向右為正,向右的同學記作+2步,那么向左怎么表示?讓學生在興致盎然中進入新課學習。
二、加強師生互動,促進認知效率
情感具有感染性,學生良好的學習情感需要教師運用自身的情感去傳遞,從而讓師生之間產生積極的情感共鳴。教師要調整好情緒,努力改變傳統的不茍言笑和嚴肅刻板,使課堂少一些壓抑、多一些輕松活潑;將自己置身于與學生平等交往的地位,用一個欣賞的眼神、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贊賞的話語,鼓勵和引導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獨特見解,進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潛能,提升認知效率。
如在教學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三角形的外角》的“歸納總結”階段,教師組織學生共同進行總結,鼓勵學生到臺前通過板書來完成結論的歸納。這種角色互換,不但可以讓學生對于本課時的結論印象更加深刻、全面,同時也讓學生在自我板書中完善了數學符號與文字表達的一致性,提升了學生的數學書面表達能力。
三、加強切身感悟,改進認知方式
學生對于數學的理解與感悟是教師無法替代的,它是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不斷與自身已有生活經驗與知識儲備進行同化的自我建構過程。將學習情感與感悟融合在一起,能夠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的個性化體驗,充分喚醒學生認知、感悟的自主性,形成積極主動的認知態(tài)度,自由、大膽地去嘗試各種符合自身認知特點的探究方式。
如在教學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下冊《勾股定理》一課時,教師沒有按部就班地按既定步驟展開教學,而是在進行充分的認知鋪墊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了各種文字、圖片以及實物等素材,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傾向通過“勾股圓方圖”“青朱出入圖”“趙爽弦圖”以及“歐幾里得證法”等展開自主探究,讓學生的思維空間得到有效拓展,讓學生的探究熱情高漲。
四、加強評價激勵,激活認知動力
要使學生數學學習情感的持續(xù)發(fā)展,離不開課堂上的有效評價。正確、合理的評價有利于維持學生的學生熱情,引發(fā)學生更進一步的數學思考,他們帶著來自教師和同伴的認同和期望,從一個成功走向下一個成功。教師要從關注學習結果的單一評價機制中脫離出來,從學生課堂行為態(tài)度、合作參與程度等,多角度、多方面去觀察學生的表現;同時引導學生展開自評、互評,幫助學生正確地評判自己和他人,增強學生的自我管理和約束能力,增強學生小組的凝聚力和榮譽感。
如教學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平方根》時,幫助學生確立“算術平方根”的概念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同時在得出“被開方數越大,對應的算術平方根也越大”這一結論中體現了從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方法。因此,教師在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中應弱化對于計算正確率方面的要求,而要從學生的推導、判斷、思辨等學習過程中尋找亮點,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在學習中得到恰當、中肯的評價。
數學課堂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情感的熏陶與共鳴。教師要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讓他們能夠主動地展開數學課堂信息的加工和內化,精神飽滿、興致盎然地進行吸收與積累,真正體現出情感體驗在課堂教學中的主要作用,使課堂教學更高效。(責編 林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