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舟
【關鍵詞】初中物理 生活化教學 具體措施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4A-
0021-02
物理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和應用性較強的學科,物理知識來自于生活,是對生活現(xiàn)象的總結(jié)和歸納,又反饋于生活,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但事實上,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阻礙學生自主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學生對實際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不太注意觀察,問題意識較弱,在學習時不能把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造成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低。多年來,筆者一直致力于將物理課堂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現(xiàn)物理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的學科特點,引導學生將物理知識和生活體驗相結(jié)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xiàn)物理教學的“生活化”。
一、教學設計,提倡生活情境化
初中生總是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如果能在設計教學流程時利用好學生的好奇心理,以生活情境來導入新課,引出物理問題,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學習興趣。新課程提倡生活情境化,并且在教材上幾乎每一節(jié)都有情境主題圖,但是教材所提供的情境圖不一定適用于所有學生。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方案,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更快地進入物理知識的學習過程中。
例如,在學習《物質(zhì)的比熱容》時,筆者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在炎熱的夏天,人們喜歡游泳,為什么人走在泳池邊的石板上覺得很燙腳,而在水中卻會覺得涼快?這樣的問題學生都有實際經(jīng)驗而備感親切,但自己又不能用科學的方法來解釋,如此就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的興趣。在《大氣壓強》一課教學中,筆者一開始就用一系列動畫圖片完整地描述馬德堡半球的故事,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生動的故事情境,同時提出問題“是什么力量把兩個銅半球緊緊地壓在一起?”使學生似乎身臨其境,很快就進入了學習狀態(tài)。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時,筆者直接利用生活中一些不良小販所用的桿秤短斤缺量賺黑心錢“斬客”的事例,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這些情境學生雖然很熟悉,但就是不知其所以然,所以,這樣的情境會帶領學生紛紛討論并積極參與探究,充分激發(fā)了學生解決這些問題的欲望。
二、教學手段,落實生活形象化
在備課過程中,筆者充分利用身邊常見的生活資源為課程資源,設計學生感興趣的物理實驗。其實,很多生活物品都能在物理課堂上發(fā)揮重要作用。例如,在學習《大氣壓強》一課時,筆者利用生活中很常見的材料,如飲料瓶、氣球等制作了大氣壓強演示瓶(如圖1)。這個實驗操作很簡單,主要通過吹氣、吸氣就能生動地展現(xiàn)大氣壓的存在和作用。
此外,筆者還設計了模擬馬德堡半球?qū)嶒灒ㄈ鐖D2)、覆杯實驗(如圖3)、試管吞試管實驗(如圖4)、噴泉實驗、瓶吞氣球等實驗。當然,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課堂上能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還是有限的,如果能根據(jù)學生的生活體驗,利用學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來彌補課堂上觀察實驗的不足,就能讓學生順利地把生活體驗同物理知識結(jié)合起來。
除了常規(guī)的教學手段,筆者還充分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技術(shù),讓學生參與到生活中來。如初中物理有“家庭電路”的學習內(nèi)容,需要學生對家庭電路的布線方法、家電排列方式等有所了解。事實上,現(xiàn)在的家庭雖然電器設備眾多,但很少學生會去觀察,甚至很多學生都沒有使用過,加上家庭線路的裝修走線大多是埋在墻內(nèi),學生也沒有機會接觸到,所以在學習“家庭電路”和“生活用電常識”等內(nèi)容時,筆者會根據(jù)學習目標設置實際問題,事先拍一些家庭裝修電路時的圖片,通過電子白板展示家庭電路的組成圖,指導學生在自學教材內(nèi)容的基礎上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利用電子白板的圖片、視頻的插入、拖拽、書寫、熒光筆標注、改寫等功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生生之間互動、交流,筆者在電子白板上進行操作,幫助學生對家庭電路有直觀形象的了解,認識家庭電路、用電安全的相關知識。這樣的課堂給學生思考和活動留下了很大的展示空間,對突破教學難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作業(yè)布置,體現(xiàn)生活實踐化
學習了物理理論知識,還要學會解決生活中的物理問題,才是真正掌握了知識,鞏固了教學。例如,在學習《大氣壓強》一課后的課堂練習中,筆者提出問題:中醫(yī)常用的“拔火罐”治療方法是將一酒精棉球點燃放在一個廣口瓶中,過一會再將瓶子口扣在病痛的位置上,廣口瓶就會牢牢吸在皮膚上,這是為什么?如何能更快地把袋裝醬油倒入瓶中?同時,筆者注意引導學生在課后觀察生活中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各種事例:如帶有吸盤的掛鉤、疏通下水道用的橡皮吸盤、裝過熱水的礦泉水瓶蓋好后會變癟、醫(yī)院中病人打點滴的藥液瓶及輸液管裝置、護士用注射器吸取藥液等生活現(xiàn)象,學生學習起來備感親切,學習時就會更加積極主動,對知識的掌握也更牢固了。在學習《家庭電路》一課后,筆者讓學生回家觀察家中的各種電器的插頭樣式、用電器連接的導線的粗細等現(xiàn)象,還組織學生開展了制作音樂門鈴的課外活動。在組織學生制作音樂門鈴時,四人為一個小組,一個小組一副電烙鐵,給每個學生準備了一套門鈴元件,每個小組有意識地安排一個動手能力強的同學作為小組長,同時進行小組間的比賽,看誰的門鈴最先響起。整個活動過程中,學生們大膽動手、虛心請教、團結(jié)協(xié)作,課堂氣氛既緊張又愉快。雖然在活動課結(jié)束時,只有兩位學生的門鈴在教室中響了起來,但是大家并沒有因為下課鈴響起而停止操作。沒有成功的同學虛心學習,成功的同學主動幫助。第二天,有一半以上的學生的門鈴在教室中響起了動聽的旋律,有的學生還創(chuàng)造性地給門鈴做了小屋,大家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互助的快樂。后來有幾位學生還拿著自制的門鈴參加了學校的小制作作品展,獲得了兩個二等獎,三個三等獎。事實證明,只要想辦法讓學生體會到物理就在身邊,物理知識離他們并不遙遠,就能充分調(diào)動他們學習物理的積極性。
當然,在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探究生活問題、解決生活問題時,都需要立足于學生真實的生活情境,選擇那些被學生所熟知的、真實的生活材料。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有真實的感受,才能順利地走入文本,否則學生就會感到費解,致使教學“生活化”走樣、失真。
(責編 林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