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伊娜
概念教學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概念教學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小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影響小學數(shù)學概念教學的因素很多,有學生因素,學習材料因素,教師因素等,教師應認真研究這些影響因素對概念教學的影響。因此,教師應關注概念教學,認真分析影響概念教學的關鍵因素,并在教學實踐中探索出科學有效的概念教學策略,從而不斷強化學生對數(shù)學概念的理解與掌握,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效果。本文就影響小學數(shù)學概念教學的關鍵因素進行研究,以饗讀者。
一、緊扣學生實際,助力形成概念
在小學數(shù)學概念教學中,小學生自身因素是影響其概念建構與理解的關鍵因素之一,關注學生自身的影響因素,并找出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是改善小學數(shù)學概念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在學生自身因素中,主要有兩種因素:一是學生已有學習經驗。已有學習經驗對學生自身概念學習具有重要作用,經驗豐富的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更全面,概念學習效率自然就高,反之則低。二是小學生理解、抽象概括、想象、邏輯等綜合能力。具備這些能力的學生能迅速對所學概念進行分化、同化,并對概念進行比較、觀察、分析、總結等一系列心智操作過程,從而很快將概念內化為自己的知識。當然,這些綜合能力缺乏的學生在概念學習上便顯得略有吃力。
例如,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周長》的教學中,學生對“周長”概念的理解是本節(jié)課概念教學的重點內容。學生要想更全面掌握與靈活運用“周長”概念,學生已有經驗中必須具有“物體”“長度”“封閉圖形”等相關概念,一旦具備了這些概念,再加上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想理解周長概念的本質便顯得輕而易舉、游刃有余了。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實施生活化、合作探究教學,善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幫助學生積累生活化經驗,讓學生擁有更多的已知經驗,并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與創(chuàng)新精神,從而推動學生對數(shù)學概念的理解。
二、利用學習材料,強化概念理解
小學生對數(shù)學概念的形成、建構與理解是建立在一定的學習材料基礎之上的,缺少學習材料的概念學習便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故學習材料因素成為影響概念教學成敗與否的關鍵因素。鑒于此,教師應利好好學習材料,精心設計使學習材料更好地服務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學習材料因素主要包括三個,即學習材料數(shù)量的多少、學習材料組織是否科學,學習材料陳述是否得當。學習材料數(shù)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概念的理解,過少會導致學生感知不足,無法使其對概念表象進行深刻把握;過多則會干擾學生對概念本質的認識。另外,材料組織以及陳述方式也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數(shù)學概念的內化。
例如,在“平行四邊形”概念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方式呈現(xiàn)這一數(shù)學概念時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與學習規(guī)律,很多教師善于將概念進行肢解,并以不同的順序呈現(xiàn)出來(概念組織)但一定要注意優(yōu)化組織,科學呈現(xiàn)。再如,舊教材中對“平行四邊形”這一概念有這樣的定義:“兩組對邊分別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而新教材對這一概念陳述進行了優(yōu)化,去掉了“且”相等三個字,這樣的概念陳述更有助于學生對數(shù)學概念的理解。
三、發(fā)揮教師作用,深化概念教學
在影響小學數(shù)學概念教學的關鍵性因素中,教師因素是最為重要的關鍵性因素,無論是教師的學科素養(yǎng)、教學素養(yǎng)、職業(yè)素養(yǎng)等都對概念教學具有直接而深刻的影響。學科素養(yǎng)、教學素養(yǎng)、職業(yè)素養(yǎng)較高的數(shù)學教師總能不斷與時俱進、優(yōu)化教學手段,以最科學、有效、最新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構建溫馨、和諧、動態(tài)、生成性的學習情境,打破學生讀概念、背概念的尷尬局面,引導學生在愉悅輕松的學習氛圍中積極思考、勇于探究,喚起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培養(yǎng)其想象、歸納、邏輯等思維能力,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數(shù)學概念。
例如,在《圓的認識》的課堂教學中,學生要對圓、圓心、半徑、直徑等概念進行理解與掌握,以往的傳統(tǒng)概念教學法完全忽視了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地位,教師也只管讓學生將這些概念生硬的背誦下來,但是綜合素質高的教師便懂得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促進概念教學效率的提升。如,教師可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達到幫助學生掌握概念的目的:首先,讓學生感知實物硬幣、圓形瓶蓋等建立初步認識。其次,引導學生通過剪裁圓形紙片并折疊的方式認識圓心、半徑等概念。最后,師生共同感知與圓相關的概念??梢哉f,直觀的教學手段提升了學生對概念的認知,學生在接下來學習圓的周長,圓的面積公式時,他們的推理就會變得深刻和理性,這也正是概念教學的終極目的。
總之,概念是數(shù)學教學的基礎內容,新課標明確指出,小學生應對數(shù)學概念“了解,理解、掌握,并靈活運用”。教師要意識到概念在數(shù)學學習的重要作用,并緊扣概念的內涵,結合學生的認知基礎和思維水平,結合學習材料對概念理解的影響,充分發(fā)揮出教師的主體性地位,從而將學生置于概念學習的主體地位中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概念、掌握概念,最終獲得數(shù)學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尹春曉;淺談小學數(shù)學概念教學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2年19期.
[2]鄭小龍;淺談小學數(shù)學概念教學的引入策略[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1年03期.
(作者單位:福建省南安市溪美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