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龍湖分校 高 燕
探索“初中英語閱讀課”之路
——兩節(jié)區(qū)級公開課的收獲
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龍湖分校 高 燕
英語閱讀教學是每個教學單元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高效學習,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得,筆者結合兩節(jié)區(qū)級公開課對此進行了探討。
英語閱讀;合作學習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倡導任務型教學,以及“在用中學,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提高課堂的互動性。其中英語閱讀教學是每個單元教學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任課教師通常都會將Reading部分分兩個課時完成。
2016年4月21日筆者旁聽了一次區(qū)級公開課,教學內容為譯林版牛津《英語》8B Unit 5 Manners in the UK。筆者摘錄了兩位教師的一些精彩教學片段進行探討。
3.1 片段1:創(chuàng)造情景,教授生詞
教師通過PPT呈現本班學生在學校不同場景中的照片。首先呈現學生在飯?zhí)门抨牬蝻埖那榫啊?/p>
T: Look at the pictures. Who are they?(圖1)
S: Our classmates.
T: Now they are in our dining hall. They should queue for their turn and never push in.
圖1
教師引出新單詞、短語:queue for、push in……教師呈現本班學生在操場上的照片。
T: In the playground, S1 bumps into S2(圖2). S1 should say “sorry”.
...
接下來,教師繼續(xù)借助類似情境又呈現了一些生詞,例如read or shout loudly、greet relatives or close friends。
圖2
分析:本課為閱讀課第一課時,教師首先要解決一些生詞,那該如何教授生詞呢?很多教師都會直接呈現,然后帶讀,解釋一下中文,就過去了。而本節(jié)英語課,教師能夠充分結合學生生活,創(chuàng)設情景,從而順利過渡到生詞學習。由于教師呈現的照片都是本班學生的,學生看到自己或者同學出現在屏幕上,馬上就變得很興奮,學習興致高昂。此外,在單詞教授過程中,教師還盡量運用肢體語言,例如在學到shake sb’s hand時,教師直接伸出了手和多位學生握手。相信和教師握手的學生,終身都不會忘記這節(jié)英語課。因此,就生詞教學而言,此節(jié)課的教學是生動、有趣的。正如著名語文教育家、語言學家呂叔湘所說,“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把課教活了”“如果說一種教學法是一把鑰匙,那么在各種教學法之上,還有一把總鑰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
3.2 片段2:用問題串聯
Activity 1
T: Give me some advice for greeting people in the UK.
...
T: What shall I say when I start a conversation?
...
T: Could you tell me the do’s and don’ts in public?
...
分析:此節(jié)課是閱讀課第二課時,主要任務就是學習一些重點單詞、短語及句型的用法。本節(jié)課中,教師將文本設計成四個場景,以四個問題串聯成一條主線。
兩節(jié)公開課下來收獲頗多,但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分析,認為這兩節(jié)課某些地方值得商榷。譬如第一位教師在閱讀教學前先為學生解決文中的生詞,認為學生只有掌握了詞匯和句法等基本知識,才能理解閱讀材料。但筆者認為該模式沒有重視語言篇章層次上的詞匯含義和閱讀理解必須有的分析、推斷等思維能力培養(yǎng)以及有關的社會文化知識。英語閱讀課的第一課時,其根本教學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所以,在文本中出現的生詞,筆者認為不必提前全部教授、講解。因為“閱讀是一個語言心理的猜測過程”,教師應幫助學生結合上下文,學會猜測生詞的意思,這樣反而更有利于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整個閱讀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與文章的交互過程。就閱讀過程而言實際可分成字面閱讀、推理閱讀和形象閱讀。字面閱讀(read the line)是對閱讀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低級層次閱讀(lower level skills of reading)。推理閱讀(read between the line)指讀者能依據文章的細節(jié)材料推測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根據字面意思進行必要的推理、推論。形象閱讀(read beyond the line)是讀者能將閱讀材料與真實的生活聯系起來,特別是與讀者自身的經歷、知識、觀點聯系起來。推理閱讀和形象閱讀都屬于閱讀的高級層次(higher level skills of reading)。只有當低層次閱讀和高層次閱讀共同作用時,才能實現流利閱讀的目的。
片段2是閱讀課的第二課時,其教學目標在于語言點的傳授,要求學生能夠理解閱讀文本的語言點表達,從而在現實生活表達中模仿運用這些語言。該課任教教師教學設計新穎、巧妙。學生可以在教師引領下輕松、繞有興趣地學習本節(jié)課內容。但是,筆者大膽設想換一種思路嘗試第二課時的教學。筆者認為應該嘗試“放開手”,讓學生自己在合作討論中質疑、解決文章中出現的重難點,把自主權還給學生,讓學生體驗到“跳一跳,就摘到蘋果”的成就感。教師應該相信自己的學生是可以通過自學、互學掌握一些語言點的。教師可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讓學生從個體活動轉向小組配合,活動開展由點到面。這也符合初中學生的特點——愛學習模仿、自我表現和獲得同伴認同感。所以,小組合作可以激勵各成員積極參與,創(chuàng)建思維導圖,共同探索新觀點和新思路,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實踐表明,合作學習不僅可有效實現教學目標,而且還可有效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此外,合作學習還給學生提供了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加強互動,增進友誼。教師要做的就是合理分組以及合理設計交流內容。這樣,就能使合作學習法在英語教學中充分發(fā)揮作用,使英語教學更加符合新形勢下的教育發(fā)展要求,使學生真正地參與到合作學習中,并從中受益。
正所謂“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努力做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感受到英語語言的魅力,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得。
宋厚成. 2016. 在語境視角下,演繹初中英語閱讀教學[J]. 瘋狂英語·教學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