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新中國首份心理學系課程草案研究

      2016-05-25 10:27:04孫德玉

      許 露,孫德玉

      (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安徽 蕪湖,241000)

      ?

      新中國首份心理學系課程草案研究

      許露,孫德玉

      (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安徽 蕪湖,241000)

      摘要:國立安徽大學教育系是建國后安徽省心理學教育的源頭。1950年由國立安徽大學教育系起草的心理學系課程草案,是目前國內已知的首份經中央教育部批準的課程草案。其中的課程設置、基本內容具有文理兼收、社會再造、循序漸進和教學具體的特點,有傳承和史料的雙重價值。這一草案給當下的心理學課程建設以重要啟示:心理學課程要明確社會改造的目的;注重綜合化的趨勢;正確處理好必修和選修的關系,選修要以必修為基礎,從學術、技術和職業(yè)等各個方面完善必修課程。

      關鍵詞:國立安徽大學;心理學系;課程草案

      馬丁·海德格爾在其代表作《存在與時間》中,曾經表示“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求把審視存在的方式說清楚”[5]。本文根據安徽師范大學檔案館保存的珍貴檔案資料,以史料文獻為基礎,客觀、全面和準確地呈現建國初期,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的前身——國立安徽大學教育系起草的、經中央教育部批準的新中國第一份心理學系課程草案。展現其具體課程草案內容,分析課程草案特點,無疑具有分享和傳承精神財富的重要作用。

      一、 國立安徽大學教育系的發(fā)展脈絡

      國立安徽大學教育系心理學研究傳統(tǒng)久遠。省立安徽大學時期,學校位于南京和武漢之間,三地高校之間人員時常流動,容易受心理學思潮的影響。所以,早在1928年建校初期,校內就已經開設心理學相關課程。國立安徽大學時期,教師們針對文學院哲學教育系的不同年級,開設過“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發(fā)展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等課程。

      國立安徽大學教育系心理學研究師資優(yōu)良。劉廼敬教授早在1932年5月就是中國測驗學會編譯委員會委員,和潘菽先生并列[6]。馬客談副教授1936年經書面投票選舉成為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第一屆理事,和艾偉、汪敬熙、肖孝嶸等先生并列[7]317;1937年1月成為中國測驗學會編譯委員會委員,和高覺敷先生并列[8]192?!?924年在斯坦福大學取得教育碩士學位”[7]317的郝耀東先生,他是第一屆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候補委員[8]192,曾經任教國立安徽大學哲學教育系,講授“心理及教育測驗”和“發(fā)展心理學”兩門課程。1929年,畢業(yè)于國立中央大學教育系的汪德全先生,專門在國立安徽大學講授“教育心理學”課程。還有畢業(yè)于國立中央大學教育系的王光宇和倪世雄等先生,他們不光是國立安徽大學教育系心理學研究的中堅,還是建國后安徽師范學院心理學教師隊伍的主力。

      國立安徽大學和教育系極力支持設立心理學系。從國立安徽大學學校層面看,為心理學學科發(fā)展提供一定的設施基礎。比如,學校從緊巴巴的建設基金中抽錢購置心理學測量儀器;學校校務會議中曾鼓勵部分教師團結一致,努力申報辦理心理學系;學校對外挖掘心理學專業(yè)人才,如南京大學心理學系講師張義堯等。從教育系的層面看,教育系根據教師的專業(yè)特長,1950年初,單獨成立心理學教學小組,并適當地增加小組成員;對教育系本科生擴充心理學教育內容;逐漸培養(yǎng)和鍛煉年青一代的助教等等。

      1950年第二學期末,地理和心理教研小組同時向中央教育部申報成立國立安徽大學地理系和心理系,獲得批準。

      相比較地理系而言,心理學系的命運苦澀得多。從內因上考慮,一方面,國立安徽大學學術傳承斷裂,老教師年齡多在50歲以上,年輕教師在30歲以下,教師隊伍青黃不接;另一方面,新中國建國初期,國立安徽大學百廢待興,尤其是兩校合并之后,師生大增,辦學費用極度緊張,無力籌建大規(guī)模心理學實驗室和購置實驗儀器。

      雖然,國立安徽大學心理學系遲遲成立,但是,檔案中留下了當年的課程草案可供我們挖掘。通過研究,我們了解當時安徽省高等院校心理學學科發(fā)展的具體狀況,管窺華東地區(qū)心理學發(fā)展的特點,對今天心理學學科發(fā)展仍有一定的啟發(fā)意義。

      二、 新中國首份心理學課程草案的內容

      (一) 課程類型分析

      心理學系的課程一共分為四類:公共必修課程、本系必修課程、本系選修課程和輔修課程。四類課程的要求不盡相同。首先,公共必修課程包括外國語、體育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當時在國立安徽大學,外國語分為俄語和英語兩種,由學生自主選擇一種語言學習,由國立安徽大學文藝系外語組統(tǒng)一安排任課教師和考試;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的年級有不同的要求,低年級學生的學習內容往往是“新民主主義文化”,高年級學生則需要學習“辯證法唯物論”。每一學期還要定期開設時事政治的講座。

      其次,本系必修課程指的是心理學系的各項基本課程。根據《國立安徽大學心理學系課程草案第一次修正案》,規(guī)定的本系必修課程一共有十門,分別是“普通心理學”“心理衛(wèi)生”“統(tǒng)計學與心理測量”“高級心理學”“發(fā)展心理學”“生理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工業(yè)心理學”“近代心理學發(fā)展史”和“畢業(yè)論文”等。這些課程分四個學年進行修習,第一學年主要修習“普通心理學”和“心理衛(wèi)生”,觀察心理現象,掌握心理學基本原理,塑造健全人格,這些是心理學入門的基礎課程。第二學年再修習“統(tǒng)計學與心理測量”和“高級心理學”,提升心理學的專業(yè)知識和素養(yǎng)。第三學年的學習任務重、壓力大,修習“發(fā)展心理學” “生理心理學”(說明:學習本課之前須修習動物生理學)“教育心理學”和“工業(yè)心理學”四門課程,培養(yǎng)學生以廣域的視角和妥當的方法,研究心理現象和分析心理問題。第四學年開設“近代心理學發(fā)展史”和“畢業(yè)論文”,縱覽心理學發(fā)展歷程,確定心理學具體研究方向,為心理學專業(yè)大學四年畫上完美的句號。

      除此之外,本系選修課程是心理學必修課程的重要補充,按照文件的規(guī)定,國立安徽大學心理學系的學生,在校期間至少應選修48學時,否則不許畢業(yè)。一共有八門選修課程(詳見表1)。

      表1 心理學系選修課程

      最后,還有一些是輔修心理學課程。這是為了“使學生能在研究、或應用方面有適當的配合與訓練”[9]。學生應在教師的指導下,就外系開設重要綜合化課程,進行有目的地選修,如外國語(俄語或者英語),數學(統(tǒng)計學),物理學,生物學(生物解剖學),生理學,人類學,教育學,歷史學和文藝學等等。心理學系對輔助課程不作硬性規(guī)定,但是學生須至少選修60學時以上的綜合化知識,校方才予以承認合格畢業(yè)。

      (二)必修課程要點

      心理學必修課程是課程草案的重中之重,也是大部分選修課程的基礎。按照規(guī)范,正常的心理學課程教學應該以“演講與討論”[9]為主,兼顧“表演與實驗”[9]?!氨硌菖c實驗”需要利用儀器和設備,圍繞演講重點、難點和論點,恰當地反映演講內容?!秶不沾髮W心理學系課程草案第一次修正案》特別羅列心理學各門必修課程的重點、難點和論點(詳見表2到表10)。

      表2 普通心理學要點

      表3 心理衛(wèi)生要點

      表4 統(tǒng)計學與心理測量要點

      表5 高級心理學要點

      表6 教育心理學要點

      表7 發(fā)展心理學要點

      表8 生理心理學要點

      表9 工業(yè)心理學要點

      表10 近代心理學發(fā)展史要點

      三、 新中國首份心理學課程草案的特點

      (一)文理兼收

      建國初期,心理學系就能兼收文理,主要反映在三個方面。第一,培養(yǎng)對象面向文理科。課程草案的任務有明確規(guī)定:“俾能充任教育、醫(yī)護、產業(yè)等部門的工作人員、研究人員和心理學的師資”[9]。這里,從事教育事業(yè),培養(yǎng)心理學師資是偏向文科性質,然而從事醫(yī)護和產業(yè)工作人員顯然是偏向理科性質。第二,學科課程面向文理科。從心理學系開設的課程名稱上看,必修課的“統(tǒng)計學與心理學測量”“生理衛(wèi)生學”“工業(yè)心理學”等;選修課的“醫(yī)護心理學”“國防心理學”都是偏向理科的課程。第三,本系必修課的課程內容面向文理科。雖然,文理皆備的課程設置會大大增加學生的難度;但是,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務實學生的基礎,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更優(yōu)秀的人才。

      (二) 社會再造

      社會再造主義是教學與課程論的重要流派,指的是“強調社會對課程的制約,主張根據社會的需要確定教育目的和課程活動”[10]。課程草案中蘊含社會再造的萌芽。

      首先明確了課程草案開設的原則:“大學本科之心理學系應注意到目前國家建設需要及學??陀^條件”[9]。心理學專業(yè)除了講授專業(yè)的基本課程之外,還要悉心指導學生有重點地朝著某一方向發(fā)展。

      因此,課程草案的內容嚴格圍繞這一原則展開。聯系新中國培養(yǎng)大量師范人才的需要,開設教育心理學專業(yè)必修課程。主要研究“教育過程中心理現象變化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11];依據兒童的身心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合理編排中小學各門具體學科的內容和教法。同時,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何完善品格,但這似乎與品格教育略有差異。

      結合新中國初期社會經濟狀況,吸收美蘇工業(yè)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開設工業(yè)心理學專業(yè)必修課程,目的就是讓心理學的觸角和社會工業(yè)生產實際相結合,提高生產和操作的安全,充分調動工人生產的積極性,合理規(guī)劃工廠的人力資源分布,加強合作,預防事故,最終提高工廠的社會勞動生產率,多快好省地建設新民主主義中國。

      除此之外,課程草案的內容和國立安徽大學的客觀條件相契合。以心理衛(wèi)生為例,這是1951年在國立安徽大學教育系“普通心理學”課程中新增的內容,并經過國立安徽大學校務會議批準。為了塑造健全人格,“它表現為具有恰當的行為、愉快的情緒、對現實環(huán)境的正確認識和適應”[12],最終控制和預防導致疾病的心理因素。

      課程草案中并沒有開設“實驗心理學”,這也符合當時國立安徽大學的客觀實際,建國初期,安徽省兩所高校合并,確定校址設在蕪湖赭麓,校園建設資金極度緊張,無力籌辦大型的心理學實驗室,更不可能聘請專業(yè)人員維修和護養(yǎng)心理學實驗設備。雖然教育系內部有少量心理學實驗儀器,一部分是國立安徽大學在安慶帶來的老家當,一部分也是學校擠牙縫購買的。這些客觀實際直接限制了實驗心理學的發(fā)展。

      (三)循序漸進

      循序漸進既在心理學課程體系下有所反映,又體現每一門具體的課程當中。

      雖然心理學是一門交叉性和綜合性極強的學科,有多樣的研究方向,但是各門課程之間都有共同的起始點——普通心理學,這個共同的起始點也成為整個學科體系循序漸進的根基。按照課程草案設計者的思路,學習普通心理學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在此基礎上,可以展開心理衛(wèi)生、高級心理學等必修課程。學會以上諸門課程,又為展開社會心理學、醫(yī)護心理學、變態(tài)心理學、比較心理學等選修課程創(chuàng)造條件。就像滾雪球一樣,知識越積越多,視野越開越闊。這樣循序漸進的學科課程體系,幫助學生“掌握心理學及有關科學的基本知識”[9]。

      以近代心理學發(fā)展史這門課程為例,嚴格按照心理學流派的時間順序,依次安排課程內容。以馮特創(chuàng)辦的心理實驗室為標志,把古代心理學的思想和近代心理學實驗區(qū)分開來。古代的心理學思想含有中外兩方面,一方面包括墨家墨子“從物質到感覺和思維”[13]的唯物主義心理主張(詹劍峰先生多年在國立安徽大學教育系擔任教授,1950年入華中師范大學)和儒家孟子“心之觀則思”的唯心主義心理主張;另一方面包括西方以柏拉圖為代表的官能派心理學和以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聯想派心理學。馮特開創(chuàng)了構造派學說的先河,他強調利用自省的方法分析個體的心意,即“把意識分析為各個部分,以便發(fā)現意識的結構”[14]。與之相反,詹母士在美國提出了機能學派的主張,主張心理學“是生物對環(huán)境適應的科學”[15],研究個體意識在環(huán)境中的適應心理。20世紀初期,以華德生為代表的行為派學說,堅信心理學是行為的科學(science of behavior),以人類的活動與行為作研究對象,否認分析意識的科學性,主張以唯物主義觀點和純粹觀察、實驗的方式研究有“刺激——反應”特征的行為,從而預測行為和支配行為。以弗洛伊德為代表的精神分析派,是關于人格理論的專門學科,也是“研究心理內部機制的途徑和心理治療的方法”[16]。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心理學派,比如行為受到不變本能驅策的目的派心理學和意識理應整體呈現的完形派心理學。蘇聯新興心理學動向主要是指在活動中形成的條件反射和在活動中形成的個人心理,隨著社會的轉型,心理學學科需要“利用馬克思主義來改造傳統(tǒng)心理學”[17]。

      (四)教學具體

      通過心理學課程草案的只言片語,我們也很容易察覺教師為實現課堂教學行為的努力。心理學課堂教學內容具體生動,主要的教學方法是“演講和討論”,配合有“表演和實驗”等?!把葜v”反映的主要是教師一種陳述行為,教師是課堂主導,給學生傳遞正面的知識信息;同時,還伴隨有對課程進度的觀察和管理,依據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合理把握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討論”反映的主要是教師的一種提問行為,師生圍繞心理學相關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進行互動,在提問、思考和解答的一系列程序中,相互開動腦筋,啟發(fā)思維,實現教學相長;同時,“討論”中還伴隨有教師指導行為(指導學生擺脫思想誤區(qū))、反饋行為(對學生的知識掌握得以反饋)、傾聽行為和反思行為等等。“表演和實驗”反映的是一種展示行為,以教師為主導,增強學生對心理學抽象概念和理論的具體感知、生動體驗。

      四、影響和啟示

      (一)影響

      心理學課程草案在建國初的社會背景下是相對完善的,也從側面反映了國立安徽大學強大的辦學實力和專業(yè)配置。這份課程草案有著傳承和史料的雙重價值。

      從傳承看,課程草案反映的是新中國初期心理學發(fā)展的最新成果,但是成果的執(zhí)行者和內容多是國立中央大學心理學系的延續(xù)。學科創(chuàng)始人多和國立中央大學有千絲萬縷的聯系。這種傳承和延續(xù)牢牢扎根古城蕪湖;后隨合肥師范學院的興建,轉移到合肥,再后來在安徽省內遍地開花,直至今日。以心理學課程內容為依據,“課程是對文化的傳承,也是對文化的選擇”[18]。作為心理學學科基礎——“普通心理學”和“高級心理學”,都是以學科內部的一般原則為框架,構建龐大的學科體系。這個學科體系的構建,雖然現在看來,還是有些凌亂,不能明確劃分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征,但是對后來安徽省主編的幾本心理學教材,有著重要的影響。無論是1957年整風后,安徽師范學院主編的《心理學教學大綱》,還是1963年2月,合肥師范學院心理學教研組主編的《共同必修心理學講授提綱》,抑或是由李錚和姚本先主編的《心理學新論》,心理學內容結構上多有因襲。

      從史料看,心理學課程草案有助于我們更正對新中國建立初期心理學發(fā)展的錯誤認識。審視國立安徽大學教育系的實施情況,教育心理學這門課程,起初是根據杜威的實用主義理論和當時的國情,對原先的心理學體系進行批判和完善,并開始接觸和關注蘇聯心理學發(fā)展;但是隨著國內社會政治大環(huán)境的浸染,逐步嵌入蘇聯色彩,直至聯系學校教育心理學教學實際,部分地采用蘇聯模式,但自始至終沒有完全模仿蘇聯模式的教育心理學。因此學界的“中斷”論 、“學蘇”論和“改造”論,都是不符合高等院校心理學教學史實的。

      (二)啟示

      分析國立安徽大學心理學系課程草案的內容,提煉其課程草案的要點,留給全國心理學研究者三點重要的啟示:其一,心理學課程要明確社會改造的目的,為社會服務,符合社會的要求,和時局發(fā)展同軌;其二,課程要注重綜合化的趨勢,在精當的專業(yè)基礎課程之上,綜合分析社會領域中的重要問題和復雜現象;其三,課程需要處理好必修和選修的關系,選修以必修為基礎,從學術、技術和職業(yè)等各個方面完善必修課程。

      參考文獻:

      [1]水天同.培根論說文集[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180.

      [2]邵瑞珍,等.教育心理學——學與教的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9.

      [3]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第二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11.

      [4]劉恩久,李錚.心理學簡史[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6:41.

      [5]馬丁·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9.

      [6]楊鑫輝.心理學通史(第二卷)[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182.

      [7]陳志科.留學生與中國教育學[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317.

      [8]楊鑫輝.心理學通史(第二卷)[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192.

      [9]國立安徽大學心理學系課程草案第一次修正案[A].蕪湖:安徽師范大學檔案館,1951.

      [10]袁振國.當代教育學(第3版修訂本)[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139.

      [11]高覺敷,葉浩生.西方教育心理學發(fā)展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4.

      [12]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心理學》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心理學[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1:442.

      [13]詹劍峰.墨子的哲學與科學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29.

      [14]杜·舒爾茨. 現代心理學史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59.

      [15]車文博.西方心理學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315.

      [16]荊其誠.簡明心理學百科全書[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245.

      [17]楊鑫輝.心理學通史:第五卷[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544.

      [18]朱家存.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79.

      責任編校:汪沛

      培根曾經說過:“史鑒使人明智”[1]。只有弄明白一門學科的發(fā)展歷史,才能更好地展望這門學科的未來。然而,心理學學界對建國初期高等院校內部心理學學科的發(fā)展狀況尚存爭議,莫衷一是。以教育心理學為例,有的學者認為“在四十年代與五十年代,我國教育心理學的發(fā)展幾乎中斷”[2];有的學者卻認為“50年代主要學習和介紹前蘇聯的教育心理學理論和研究”[3];有的學者認為“對舊的心理學進行批判改造工作”[4]。其實,無論是“中斷”論,抑或是“學蘇”論,還是“改造”論,都無法客觀、全面和準確地反映當時高等院校內部心理學學科發(fā)展的實際狀況。

      On the First Draft of Psychological Course in New China

      XU Lu,SUN De-yu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 Anhui, China)

      Abstract: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National Anhui University was the fountainhead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of Anhui after the PRC was founded. The psychological course draft by the department in 1950 was the first approv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course design and basic contents are valuable as a heritage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since it considered students of science and liberal arts, emphasized social reform and was accumulative in teaching. It gives the following hints. Psychological courses should serve the purpose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stress integration. We should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elective course and compulsory courses, the latter being the basis. We need to improve the compulsory course from academic, technique and professional aspects.

      Key words:National Anhui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course draft

      中圖分類號:G642.3;B8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4730(2016)02-0134-06

      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6.02.030

      作者簡介:許露,男,安徽合肥人,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孫德玉,男,安徽蕪湖人,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

      收稿日期:2014-06-17

      網絡出版時間:2016-04-26 14:54網絡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60426.1454.030.html

      利辛县| 泾源县| 台山市| 历史| 古丈县| 昌平区| 公主岭市| 平远县| 安达市| 浦县| 酒泉市| 新巴尔虎左旗| 汉沽区| 安庆市| 增城市| 翁源县| 登封市| 高要市| 二连浩特市| 瑞安市| 辛集市| 唐河县| 于都县| 乌苏市| 张掖市| 来安县| 宁安市| 剑河县| 右玉县| 泰和县| 永年县| 东港市| 和平县| 讷河市| 通江县| 高雄市| 木里| 海林市| 镇宁| 嵊州市| 托克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