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崢
中圖分類號:G47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9949(2016)04—0038—02
校長與書記是學校管理的兩只“手”。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只有實現了校長與書記的完美組合,學校的管理格局才會科學,學校發(fā)展才會擁有無窮的力量。當然,學校在校長與書記的“黃金搭檔”下,就能資源共享、責任共擔、齊抓共管。這樣,學校發(fā)展也就沒有邁不過的坎、過不了的橋、闖不過的灘。校長與書記默契搭配,會給學校帶來安定發(fā)展的穩(wěn)定局面,會給老師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和諧向上的好形勢。所以,校長與書記的“和”對學校的發(fā)展來說太重要了。但在有的學校里,實際上校長與書記往往貌合神離,很不投緣,而且背后互相掣肘的情況并不少見。怎樣才能使校長與書記本著學校的發(fā)展考慮,使校長與書記的力量整合到最佳,優(yōu)化到最好?筆者通過對如下方面的探究,或許能為校長與書記的合作提供一些策略與思路。
一、相互助力,聚成合力
一些學校黨政分開,校長與書記的分工非常明確:書記主管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校長主管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在這樣的格局之下,便于書記和校長做好自己的工作,更有精力做優(yōu)自己的事情。書記與校長若不密切地分工與合作,往往會把學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與教育教學工作完全地割裂開來,就會出現“井水不犯河水”的工作狀態(tài)。同時,也可能會導致學校內部形成小幫派、小集體,既不利于團結,又不利于工作的開展。這里所說的“主管”,是主要傾向于某一方面,并非對其他方面撒手不管。
在有些學校里,校長和書記往往奉行明哲保身的處世哲學: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知不對,少說為佳。校長和書記都不作為,只要不是自己的事,干脆毫不過問;即使是自己的事,也是得過且過。這樣。就不能把書記和校長治校的理念與智慧,完全地聚合起來,也不能把書記與校長工作的精力,完全地凝聚起來。因此,只能簡單、勉強地做事,不能產生相互助力,形成合力的工作局面。
因此,校長和書記不僅要主管好各自的工作,還要兼管好其他的工作;既要有分工,更要有合作;既要做好分內的工作,還要幫助搭檔做好工作。這樣,校長與書記才能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起用,既消除個人封閉的現象,又有利于相互助力,形成管理上的合力。
二、齊心筑路,筑康莊路
只有共同筑路,才能把路越筑越寬、越筑越平。在一個學校里,若校長和書記既不廣開言路,又不拓寬工作思路,這樣只能各自走自己的路,也只能讓自己的路越走越窄,最終只能共擠“獨木橋”,出現互相擠壓、傷害的局面。更可怕的是校長和書記若存在不和,各自為了自身的利益,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互相掘路、制造障礙,甚至互相封路、各自堵路,這樣,不僅掘斷自己的發(fā)展之路,也會封鎖各自生存的后路,更嚴重的是掘死、封死學校發(fā)展之路,甚至截斷學校發(fā)展的后路。
若校長和書記廣開言路,就會拓寬學校發(fā)展之路;若為發(fā)展謀路,學校就會在校長和書記的齊心共力之下,鑄成學校輝煌發(fā)展之路;若在工作中不斷地拓寬工作思路,這樣會使工作的思路更活、工作的路子更多。
溝通是校長與書記合作的橋梁。只有溝通,校長與書記才能消除分歧,打破思想堡壘。校長與書記只有善于溝通、主動溝通,才能光明磊落地做事、堂堂正正地做人,也才能齊筑學校發(fā)展之路、筑成學校發(fā)展的康莊之路。
三、同心鑄夢,鑄輝煌夢
只要有共同的夢想,并為之努力,輝煌之夢指日可待。在一個學校里,校長和書記若同床異夢,那么各自為了自己的實際利益,爭權奪利、拉幫結派,劃分自己的勢力范圍,只能把學校發(fā)展引上更為可怕的方向。
校長和書記若不以學校發(fā)展為重,不把老師的利益當回事,那么他們的心思就會耗費在拉幫結派上,如何擴大自己的影響上,以及如何借自己的權力控制人上。在這樣的局面和形勢之下,學校里就會人心惶惶,老師的心思也只能在如何討好校長和書記上下工夫,以及在如何“站對隊”上費心思。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當然直接受害的就是老師和學生。在這樣現狀之下運行的學校,當然也就會出現“校將不校”的局面。
只有校長和書記同心鑄夢,一切以學校發(fā)展為重,才能消除各自的私利,求同存異、集思廣益,為學校發(fā)展而貢獻自己的心智;才能使自己的智慧在學校發(fā)展中充分彰顯;才能使自己的夢想在學校健康發(fā)展中如愿以償。
總之,校長和書記是學校發(fā)展的重要力量。只有校長與書記相互助力,才能凝神聚力,聚成學校發(fā)展的合力;才能齊心筑路,筑成學校發(fā)展的康莊之路:才能同心鑄夢,鑄成學校發(fā)展的輝煌之夢!
[責任編輯:嚴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