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夏娟
摘 要:語文課程是學生學習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語文教學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應在課堂中讓學生多讀多寫,日積月累,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訓練寫作技能,利用課文尋找教學突破口,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關鍵詞:作文教學 誤區(qū) 對策 能力訓練 有效講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4-0191-01
1 作文教學三大誤區(qū)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有這樣一種現(xiàn)象:學生一聽到作文就犯難,許多學生唉聲嘆氣。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完成作文,要么是缺少個性、創(chuàng)意,套用模式;要么是假話連篇。作文難,難在哪?筆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很多因素制約著學生的語文實踐,制約學生寫作能力的鍛煉與提高。
1.1作文教學缺少新穎性、靈活性,為完成課本教學任務而進行
現(xiàn)實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學生作文的思想、觀點、感情及一切材料都來自現(xiàn)實生活。學生作文又以他們已有的生活經(jīng)歷、情感體驗及一定的習作水平為前提。當前農(nóng)村作文教學只限于課本,每學年只完成16篇教學任務作文,作文教學內(nèi)容單一,枯燥,缺少新穎性、靈活性,學生習作思維受限,習作能力得不到真正的鍛煉。
想要寫好作文,就要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學會做生活的主人。從生活中積累素材是寫作的最好方法,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寫作空間,把學生帶出課堂,多與自然親近、社會接觸,讓學生參加實際活動,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周圍事物的同時,要認真去體驗,只有親身去體驗,寫出的文章才有特色。
1.2作文教學與課堂閱讀教學脫節(jié),缺少能力訓練
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訓練,或者說,輕視了學生寫作能力的養(yǎng)成訓練,包括:一培養(yǎng)用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能力。二進行與寫作過程有關的認知能力的訓練,如觀察、想象、分析、概括等的能力。只有進行上面兩個方面的訓練,作文教學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實際效果。
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借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巧”。語文課本中一篇篇互相進行作文指導和作文訓練,來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和技能。
1.2.1仿說能力的訓練
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應加強說話訓練:由詞到句,由句到段,由淺變深,逐漸訓練,讓學生有話可說,逐漸說好。如教學一年級課文《春雨的色彩》時,筆者通過圖片,引導學生仿說,學生可以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獲。
在教學中通過多說,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說話水平,又發(fā)散了學生思維,為學生以后寫話做好準備。
1.2.2仿寫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學中,筆者有意識地把學生的口語表達與書面作文直接掛鉤。由觀察到說話,由說到寫,讀寫結合,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自然會得到穩(wěn)步提高。如二年級《從現(xiàn)在開始》一文時,筆者讓學生先仿說再寫,有一生寫到:第四個星期,輪到松鼠上任了。松鼠神氣極了,它大聲叫道:“從現(xiàn)在開始,你們要像我一樣,住在樹上,天天吃松果。”大家聽了高興極了,它們天天練習爬樹,一個星期過去了,它們學會了爬樹,也吃到了可口的松果。學生寫得與眾不同,這樣的教學不正是我們所追求的嗎?教學中堅持以說促寫,穩(wěn)步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是有效的寫作指導方法。
1.3作文教學缺少有效指導與實效性講評
多寫、勤寫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一條捷徑,這是相當數(shù)量的語文教師都明白的道理。他們每周或每10天讓學生交一篇作文,不定要求,卻忽視了對作文布置前的指導,習作完成后的講評。有時只是布置寫作任務,卻不檢查完成情況,學生寫作五花八門,嚴重影響學生學習態(tài)度。
2 走出三大誤區(qū)的對策
2.1作文布置前進行有效指導
如在進行觀察作文習作前,要指導觀察順序,如何寫清楚觀察到的東西等??梢愿鶕?jù)有關課文進行閱讀,并指導學習有關觀察方法,如整體到部分,上到下,遠到近等方法,只有習作前進行指導,學生才會覺得作文好像不是那么難。
2.2習作完成后,交方法,讓學生學會改。
首先,學生習作后,指導學生自己獨立修改。做到“三讀、三看”:一讀,查看內(nèi)容是否切題;二讀,查看中心是否明確,語句是否通順;三讀,查看是否有錯別字,標點是否用錯。
其次,要求學生互改掌握“三遍法”:首遍快速瀏覽,勾出錯字、搭配不當、病句;二遍慢慢細讀,遇上好詞、優(yōu)美段落寫好眉批;三遍粗看,既檢查批改情況,又醞釀批語。指導學生批改要抓關鍵,抓重點。
2.3分小組,讓學生互改
班級學生按學習程度、學習能力搭配,分好學習小組。每組4—6人,任命一組長,批改時,教師將學生自己批改過的的作文分發(fā)給各小組內(nèi)傳閱作文,發(fā)現(xiàn)錯批、漏批或批語不當?shù)募皶r轉告主批人,然后由組長統(tǒng)計,也是豐富學生知識的一種方法。同時寫作資源共享,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2.4勤指導,讓學生改好改對
在學生批改過程中,教師指導是非常關鍵的。教師應巡回加強指導,學生遇到的各種繁雜的問題,如錯字,病句,批語等需要教師幫助,因此,教師應耐心指導并鼓勵學生多查字典、討論或查閱手頭資料,遇到問題多集思廣益 ,不輕易下結論,批語盡量做到準確無誤。任何一種能力的養(yǎng)成都是一個過程,在指導中既鍛煉了學生批改習作的能力,也是學習他人習作的最好方法,取長補短,也是提高習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2.5有效講評
作文完成后,通過學生自改,互改后,教師要對學生寫作、修改情況作出反饋,并抓住本次作文中普遍性的問題重點講評。如點評學生優(yōu)美詞句、寫作中運用到恰當?shù)姆椒?,存在問題等,講評要每次側重一兩個重點。
總之,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項技能的訓練需要持之以恒,教師教學方法也不是一層不變的。因此語文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不斷總結經(jīng)驗,只有不斷探索,才能獲得啟發(fā)。只有時常摸索著前進,用上好的方法,用上自己的時間和耐心,在教學中落實寫作能力的訓練,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參考文獻:
[1]孫云枝.小學作文教學的嘗試[J].教育教學論壇,2011.
[2]何建.作文批改,讓學生做主[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4.
[3]盧麗雪.寫話教學,想說愛你并不難[J].華夏教師,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