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小娜
【摘要】民間借貸在我國很早就存在了,在現(xiàn)代這個金融相當發(fā)達的社會依然有其一席之地。但是,不得不承認這個由來已久的融資方式,在目前中國這個法律相對比較健全的社會竟然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不是很完善,其缺陷和不足不言而喻,有幾個相對突出的問題:民眾普遍對民間借貸的認識不是相當透徹,甚至存在認知上的偏差,可能究其緣由受我國傳統(tǒng)的思維制約,將民間借貸和一般的高利貸相提并論并加以類似,并沒有很好的客觀的分析其中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本文綜合了目前學界有關民間借貸法關系的研究現(xiàn)狀,結合我國實際國情,分析民間借貸發(fā)生糾紛的形式以及法律制度中存在的缺陷,進而提出自己在市場經(jīng)濟體制條件下對民間借貸的建議。
【關鍵詞】民間借貸 合法 融資
一、民間借貸在我國的現(xiàn)狀
(一)民間借貸的法律規(guī)定
截止到現(xiàn)在我國還沒有專門規(guī)范民間借貸的法律或者法規(guī),只有在《合同法》和最高法院司法解釋中出現(xiàn)過民間借貸?!逗贤ā分幸?guī)定:“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貸款時生效?!?,“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視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息不得違反國家有關利率限制的規(guī)定?!?;在2016年最高法院司法解釋中又詳細闡述了民間借貸的問題,很顯然,《合同法》和最高法院司法解釋對民間借貸合同是和其他合同有區(qū)別對待的,主要表現(xiàn)在:借款主體以及對利息的推定上。民間借貸是借貸合同的其中一種形式而已,就應該和其他相關的借貸有類似的對待。
(二)現(xiàn)有民間借貸法律規(guī)定存在相互沖突
舉個例子:在《意見》中規(guī)定,“借貸雙方對有無約定利率發(fā)生爭議又不能證明的,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利息計息。借貸雙方對約定的利率發(fā)生爭議,又不能證明的,可參照本意見第6條規(guī)定計息”。而在《合同法》中規(guī)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視為不支付利息”,這代表做了無息推定,很顯然,這兩條規(guī)定是相互矛盾的?!兑庖姟芬?guī)定在民間借貸過程中如果利息約定不明按照同期銀行貸款利息計息,而《合同法》規(guī)定的是無息。在司法實踐過程中難免會存在到底適用什么?這樣的法律沖突在司法實踐過程中是一大難題。
二、當前我國民間借貸糾紛的幾種典型的形式
(一)典型案例
案例1:本色集團法定代表人吳英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在2007年2月10日被依法采取強制措施,隨后媒體在網(wǎng)上開始宣傳這些詞語:非法集資、詐騙、高利貸、民間游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字眼,由此可見大家對這一案件背后的定性很是關注。
案例2:孫大午,這個曾經(jīng)家喻戶曉的名字,在2003年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批捕,消息一出舉國震驚。很多法學家認為:孫大午的融資行為屬于合理合法的企業(yè)融資行為,該案是典型的“定罪擴大的例子。法吸收公眾存款”
通過以上兩個典型案例,我們不難看出中國民間借貸的地位如何;在中國民間大量資金限制銀行利率很低,老百姓在高額利息的趨勢下,加之國家對民間借貸的監(jiān)管不是很到位,才會出現(xiàn)“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界定模糊。
(二)民間借貸合同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糾紛
在日常生活中當朋友來借款或者其他情形時,我們有時候需要打一些憑證證明存在借貸這個事實,最常見的有三種:借條、欠條以及收條。雖然僅有一字之差,但是在法律層面上可是千差萬別,合同名稱雖然不是當事人合同關系的唯一決定因素,但在現(xiàn)實中它所起的作用幾乎是舉足輕重,有時直接能影響法官對案件的定性,用于判定合同的履行情況。
借條和欠條雖然都是債券債務的證明,但是他們之間的差別還是挺明顯的。借條代表的是借貸關系形成的原因——因借貸而形成;而欠條無法從字面上看出到底因為什么原因形成的債權關系。當債權已經(jīng)發(fā)生了可能當事人最關系的問題是我還能不能主張我的債權——訴訟時效的計算問題,如果借條以借貸關系成立的話,適用訴訟時效為兩年,如果是欠條,其應當適用幾年的訴訟時效則依據(jù)欠條形成的原因確定。
三、完善我國民間民間借貸制度的法律建議
民間借貸的出現(xiàn)在今天這個社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微企業(yè)與銀行供給資金不足的矛盾,以及解決公民之間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中遇到的臨時性資金困難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國必須盡快完善關于民間借貸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制度,促進民間借貸的健康發(fā)展。
(一)加快民間借貸立法
結合民間借貸的特點針對我國現(xiàn)階段關于民間借貸的法律法規(guī)過于零散的問題,需要制定一部規(guī)范并能適合國情的《民間借貸條例》。在條例中應包含下列內(nèi)容:
1,完善并確定民間借貸的概念、主體、范圍等方面,對相關的類似概念進行嚴格區(qū)分:民間借貸、借款合同、民間投資等,讓民間借貸朝著有序、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2,應當對放貸人的條件、放貸對象、放貸利率在哪些范圍浮動作出相應的規(guī)定,并且對民間借貸主體雙方的權利義務、利率管制、稅務征收、違約責任和權益保障等方面加以明確。
(二)規(guī)范借貸合同
《合同法》規(guī)定:“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即民間借貸合同是實踐合同,不以書面形式為生效要件。鑒于民間借貸的隨意性,如果對方不認同或者約定不明確而發(fā)生借貸糾紛時,由于沒有書面的或者直觀明了的證據(jù)認定借貸關系這一事實,而導致一系列糾紛。
(三)規(guī)范借款用途
任何一個合同行為都要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如果出借人知道借款人從事不法活動任然把錢借出,應明確這個借貸行為屬于非法借貸。對于非法借貸的出借人依法不但不能實現(xiàn)自己的債權,反而要追究相應的民事、行政制裁,甚至刑事責任。
參考文獻:
[1]蘇永欽.私法自治中的國家強制.中國法制,2009.104-105.
[2]懷效峰.高級法官案件講壇-民商法卷2.北京大學,2009.75-76.
[3]傅解秋.企業(yè)融資結構研究.復旦大學,201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