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霞
摘 要:要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zhì)量,教師需要注重課堂教學的情感化、教學風格的個性化、課堂教學的生活化、教育模式的人性化。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教學質(zhì)量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4-0290-019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語文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要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就必須注重課堂教學的情感化、教學風格的個性化、課堂教學的生活化和教育模式的人性化。
一、語文教師要注重課堂教學的情感化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時刻注意教學課堂的情感化,要讓學生的學習情緒始終處于一種流動的狀態(tài),這樣,學生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去學習。因為語文具有濃郁的情感性,有道是“文章不是無情物”,不僅文章,就是我們的民族文字——漢字,也個個充滿了感情色彩。所以,語文具有營造情感化課堂的極佳素材。在語文教學實踐中,人們常有這樣的體會:課堂教學環(huán)境愈寬松愉悅,學生的心情就愈舒暢,其思維就愈活躍,也愈容易產(chǎn)生奇思妙想,愈利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而課堂的愉悅氣氛,需要教師去營造,如果教師只是知識的傳授者,不去做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輔導者和合作者,只是一味地限制學生,讓學生雙手后背,坐姿端正,認真聽講,不大聲說話,不交頭接耳……孰不知,這太多的限制反而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使課堂氣氛變得沉悶、枯燥、乏味。如果我們能夠降低身段,放下威嚴,做學生的朋友,與學生打成一片,以有趣的笑話開場,以風趣的語言講授,以幽默的故事結(jié)尾……營造出一種和諧、平等、寬松、愉悅的氛圍,那么,師生間情感的交流與溝通就會十分通暢;如果我們能夠再給予學生足夠的寬容與耐心,給予學生更多的呵護與關(guān)愛,再加之以合理地選擇、運用語文內(nèi)容中所蘊含的形形色色的喜、怒、哀、樂等血肉豐滿的頗具情感化的素材,讓學生的精神始終處于亢奮狀態(tài),我們的教學就一定能獲得成功。
二、語文教師要注重教學風格的個性化
個性化的教學風格體現(xiàn)在語文教學中,就是融獨創(chuàng)性的教學方法和與眾不同的教學手段為一體,形成與教師個性相契合的教學風格,從而在教學上對學生的個性教育產(chǎn)生最大的效果。開放性的語文課堂教學就是獨創(chuàng)式教學風格的具體體現(xiàn)。構(gòu)建開放性的語文教學課堂,就要努力拓寬教學資源,極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輕舞飛揚,讓師生的情感在課堂中感悟升華,讓學生的潛能在課堂里被深度喚醒;構(gòu)建開放性的語文教學課堂,就要力促師生交流,生生交流,讓學生的多種思想、多種觀點在激烈的碰撞下,觸發(fā)思維火花,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最大限度地激發(fā);構(gòu)建開放性語文教學課堂,就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批判能力,不迷信權(quán)威,敢于挑戰(zhàn)權(quán)威,勇于評價他人,敢于剖析自己,敢于發(fā)表不同見解,發(fā)展獨立自主與創(chuàng)新能力;構(gòu)建開放性語文教學課堂,就要積極拓展語文教學空間,努力開展第二課堂,要樹立“得法于課內(nèi),增益于課外”的教學觀,組織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門,走上社會,開闊其視野,擴大其社會接觸面,擴展其知識面。構(gòu)建開放的語文教學課堂,是語文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新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只有個性化的教學風格,才能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教育,培養(yǎng)出具有個性的學生。
三、語文教師要注重課堂教學的生活化
生活處處皆語文,五彩繽紛的生活為學生親近語文提供了用之不竭的源泉。生活又是知識的海洋,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善于并注重尋找實際生活與語文教學的結(jié)合點,使生活成為教學的資源。比如作文教學,學生寫作最有效的素材庫之一便是家庭生活,但是學生由于缺乏觀察或及時性的總結(jié),常常感到無話可寫,所以,教師要想方設(shè)法,逐步引導學生加強與親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累積家庭生活經(jīng)驗,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同時,我們還要根據(jù)教學實際與學生的個性成長特征,開展一些“我愛我家”的學習活動,讓學生主動地與父母交往和交流,在交流中了解父母的過去,交流自己對父母的許多不解與誤會,交流平時父母沒有在意的微不足道卻能打動學生心扉的些許小事……告訴學生如何與家人相處,如何學會包容,如何學會致歉,如何拉近與父母間的距離,讓學生明白親情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讓學生懂得如何在生活中探尋語文的蹤跡,從而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供更多的活力。
四、語文教師要注重教育模式的人性化
語文教育與其他學科教育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它是一種特殊的文化教育,是一種培養(yǎng)人的修養(yǎng)和素質(zhì)的學科。而要把每一個學生都培養(yǎng)成合格的人才,就必須讓語文教育回歸人性化。首先,要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根本出發(fā)擬訂教學計劃,制定教學目標。其次,要變傳統(tǒng)的、單一的傳授知識的教育模式為發(fā)展學生自身能力的教學目標模式,要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心理需求,以及學生的能力水平來擬定適合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教學方案。再次,在教學中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和空間,把學生從傳統(tǒng)的、單一的學習模式中解放出來,讓學生被禁錮的思想得到釋放,給學生心靈的夢想插上放飛的翅膀。第四,要貫徹新課程標準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精神,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語文教育中自由、自主、自信地發(fā)展。第五,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夠體現(xiàn)人性化教育的材料進行講解與分析,讓學生在閱讀與理解的過程中,進入文章的情感世界感悟作者的情感變化,從而引發(fā)學生的情感、立場、態(tài)度等因素的改變。第六,要以教師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和感悟素質(zhì),引導學生體會文章所體現(xiàn)的真、善、美境界與真正的人文世界,提升學生的人生觀和審美觀,讓學生感到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美好的、和諧的、彼此相容的,而不是血腥的、爭斗的、彼此仇視的。第七,極力改變長期以來對課文解讀的政治化、公式化有余,而人性化不足的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分辨人世間假、丑、惡的思維能力,批判諸如《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暖,培養(yǎng)學生的同情心,進而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總之,只要我們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堅持上述四個“注重”,教書育人的目的就一定能實現(xiàn),語文教學水平就一定能提高,語文教學成績就一定能實現(xiàn)質(zhì)的飛躍。
參考文獻:
[1] 馮勝明.新課標下語文課堂教學四化初探[J].課外閱讀:中旬,2011(9).
[2] 謝印玲.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四化”導控[J].新課堂:語文版,2012(7).
[3] 馬占蘭. 淺談初中語文“四化”教學模式[J].讀寫算,2013(25).
[4] 鐘紅. 初中語文作業(yè)設(shè)計實現(xiàn)“新四化”[J].現(xiàn)代教學,2008(15).
[責任編輯 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