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也能夠促進學生審美情趣的提高,要想讓學生的閱讀更加深入,教師就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體驗語言文字的張力,感受作者豐富的思想情感,在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礎上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深度閱讀。
一、找準文眼,掌控全文
深度閱讀首先要從找到文章的文眼開始,讓學生掌控全文,所謂的文眼指的是全文之中最能表達作者寫作意圖的那些詞句,如果準確地把握住了文眼,就等于找到了探視文章主題的窗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控全文,把握住文章的線索。
在學習《煙臺的?!返臅r候,教師就可以從抓住文章的文眼入手,讓學生一邊閱讀文章一邊思索作者在這篇文章之中想要寫的是什么,從題目看,這篇文章名為《煙臺的?!?,那么應該是以介紹“海”為主,那么這篇文章是否真的只介紹了海的景色呢。在學習之中學生們很快發(fā)現(xiàn)這篇文章的確介紹了煙臺的海具有綺麗壯觀的特點,但是不僅如此,這篇文章還由景及人,說到了煙臺的人身上具有什么性格特點。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將文章中的關鍵詞句都找出來,嘗試列表,整理出這篇文章是如何描寫煙臺的海和煙臺的人的。在經(jīng)過了深入閱讀之后,學生把握住了全文的線索,他們很快發(fā)現(xiàn)這篇文章從春夏秋冬這四個方面來描寫煙臺的海,他們嘗試找到不同的詞來概括文章的內容,總結出了煙臺冬天海的“凝重”,人則具有“不畏嚴寒”的特點;春天的?!盎顫姟?,人則具有“勤勞播種”的特點;夏天的?!皩庫o”,人則具有“人海相依”的特點;秋天的海“高遠”,人則具有“充實忙碌”的特點。這樣他們就通過把握住文章中的重要詞句來找到了掌控全文的線索。
二、細節(jié)切入,體會情感
凡是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必然可以讓學生通過細節(jié)切入來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情感,在指導學生進行深度閱讀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側重細節(jié)分析,通過掌握細節(jié)來和作者形成情感的共鳴,從而更好地閱讀文章。
一篇精彩的文章往往少不了精彩的細節(jié)描寫,以《軍神》這篇文章來說,教師要通過文章中的側面描寫、細節(jié)描寫等讓學生明白如何才能夠更好地刻畫人物,展現(xiàn)人物的偉大精神和堅毅品格。教師可以讓學生反復閱讀文章中關于手術的細節(jié)描寫,讓學生找出“一聲不吭”“緊緊”等詞語,分析一下它們反映了什么。在閱讀中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些詞語對于體現(xiàn)劉伯承所承受的巨大痛苦并展現(xiàn)他的鋼鐵意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從文章中對沃克醫(yī)生神態(tài)、情緒變化的細節(jié)描寫進行分析,詢問學生:“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劉伯承,那么為什么還要用那么多筆墨來描寫沃克醫(yī)生呢?”學生們在思索后可以領悟,文章這么做是通過側面烘托的方法來體現(xiàn)劉伯承的堅強意志。他們在閱讀這篇文章的細節(jié)部分時,可以更好地領悟劉伯承身上體現(xiàn)的精神,同時也會和沃克醫(yī)生,更好地感受沃克醫(yī)生當時的震驚,從而對劉伯承更為敬佩。
深入揣摩細節(jié)能夠讓學生在閱讀中有一種探究的滿足感,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考驗學生的細心程度。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習情況設計相關文體,讓學生圍繞其進行分組討論。
三、鼓勵質疑,促進思考
一些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喜歡走馬觀花,雖然閱讀速度快,但是卻很難對文章有深入了解,更無法和作品進行思想共鳴。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在閱讀中深度思索,提出自己的問題,在反思閱讀中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在學習《菩薩兵》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嘗試針對這篇文章提出自己的疑問,在提出疑問的過程中進行思考,并嘗試解答這些疑問。有學生在閱讀了課文之后提出問題:“當時朱德是在長征的過程中路過藏民生活的地方,他那個時候應該很著急趕路啊,藏民的生活和他要趕到目的地完成任務相比,并沒有那么重要吧,那么為什么朱德要對當時藏民的生活那么著急呢?”還有學生提出:“文章中提到了耕地沒有人種,那么不種就不種吧,今年不種就明年再種好了?!睘榱俗寣W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可以讓學生通過自主搜索、小組討論等方式來解答這些問題。學生們在經(jīng)過思索之后發(fā)現(xiàn),原來春耕對于收獲莊稼是十分重要的,而朱德如此焦急其實就表示了朱德對藏族同胞的階級感情,他通過帶領紅軍幫助藏民耕種這件事情來讓藏民知道紅軍是一心為了人民群眾的,也正是如此,藏民才會稱呼紅軍為菩薩兵。在質疑和理解之中,學生對于文章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很好地促進了他們閱讀理解力的提高。
在語文課堂中鼓勵學生質疑,可以對學生進行及時指導,讓學生在閱讀中增強感知能力,根據(jù)自己的視野和閱歷來提出自己的問題,并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擴展自己的閱讀視野。
崔福學,教師,現(xiàn)居山東平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