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守政
摘 要:在素質教育發(fā)展的今天,教師僅對知識進行傳授已經不能滿足教育的發(fā)展、社會的發(fā)展。教師不僅要為國家、社會培養(yǎng)知識型人才,更要為提高國民素質盡一份責。因此,在學校教育中,德育和法制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教育。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從課前導入、教學過程、課后活動三個方面來談談小學中年級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法制教育。
關鍵詞:法制教育;法律意識;情景導入;實踐活動
不論是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是法律意識、做人的道理都要從小開始培養(yǎng),小學生是祖國未來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發(fā)展前進的堅實力量。因此,作為小學語文老師一定要重視小學生的法制教育教學。
一、課前情境導入,激發(fā)小學生法律意識
在課堂教學中,課前導入尤為重要。教師選擇適當?shù)慕虒W導入,有利于激發(fā)小學生學習本節(jié)課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激發(fā)小學生的法律意識,教師在課堂導入時可以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促使小學生融入情境教學中,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且提高小學生的參與度。法制教育,如果單獨教授對于小學生來說比較難以接受和理解,因此,可以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更好地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四年級下冊《黃河是怎樣變化的》一文時,教師可以先從網上搜集黃河變化的相關圖片資料,制作成教學課件。在上課時借助多媒體播放相關資料。小學生直觀形象地看到黃河的變化,從內心更容易引起共鳴,借此教師抓住機會,向小學生提出:為什么黃河會變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呢?圖片中人們砍伐樹木的行為對嗎?森林被毀滅了,草原被破壞了引起的后果是什么呢?作為一位我們國家的小公民應該怎樣對待森林和草原呢?讓小學生帶著這些疑問學習本節(jié)課文,進而向小學生提出我們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使小學生明白要愛護環(huán)境,不能隨意破壞森林樹木和花草,否則要受到法律制裁的。這樣的教學導入,極大地激發(fā)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法律意識。
二、課堂教學過程,培養(yǎng)小學生法律意識
在小學語文的課文教學中,教師不能放過每個法制教育的機會。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前,要做好充分的備課工作,在教學過程中及時提出文中涉及的法律常識,使小學生在潛移默化的學習中學習法律知識,慢慢形成一種法律意識。在課文教學中,教師不僅可以在文章內容教學中滲透法律知識,在詞組的教學中也可以滲透相關的法律知識。例如,在學習三年級下冊《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時,在講到文中小姑娘“輸血迫在眉睫”“醫(yī)生問幾個孤兒是否有人愿意獻血?”時,老師可以先向小學生提問“如果你是這幾個孤兒中的一個,你愿意為小姑娘獻血嗎?”“大家見過獻血車嗎?”“知道我們國家相關的獻血法有什么規(guī)定嗎?”小學生的好奇心很重,教師可以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及時提問,然后順勢講解法律知識,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另外,文中的阮恒那么小就會為自己的朋友獻血,那么我們呢?我們國家的獻血法實行的是無償獻血制度,就是我們自愿獻血而不要求任何回報,且等我們長到18歲以后就可以獻血了。獻血車、獻血站的醫(yī)生都是把采集的血用于像文中的小姑娘受傷生病的時候的,都是為救命治病的,而且獻血對自己的身體是有好處的。因為獻血對于小學生來講,相對比較遙遠,所以教師不用過深講解,讓小學生明白獻血的行為是值得表揚的即可。
三、課后實踐活動,深化小學生法律意識
小學中年級是培養(yǎng)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這時的小學生有了自己的主見,學習接受能力慢慢增強。因此,此時是教師滲透法制教育的關鍵時期。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把握住課后實踐活動這一時間,積極為小學生學習法律知識創(chuàng)造機會。例如,在實踐活動課上,可以組織相應的法制演講比賽活動;組織模擬法庭現(xiàn)場分析法律故事;組織辯論賽分析生活中的法律等。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而不是強加給他們。例如,在學習完人教版三年級下冊《一面五星紅旗》后,組織小學生進行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的比賽活動,學習到我國國旗法從1990就開始實施了,每個公民和組織都必須尊重和愛護國旗,明白了學校為什么會每天升國旗等。這不僅使小學生了解到國旗對于我們國家、公民的意義,而且更加深化了小學生的相關法律知識及法律意識。
總之,小學生的法制教育是素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不能忽視法制教育,而要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滲透,積極培養(yǎng)小學生的法律意識,為小學生的成長發(fā)展打下良好的法律基礎,為提高公民素質盡一份力。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教師也要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積極研修法律常識與語文教學,增強少年兒童的法制觀念。
參考文獻:
[1]何朝敏.小議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法制教育[J].貴州教育,2015(21).
[2]李定林.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J].新課程:小學,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