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榮霞
摘 要:在多媒體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小學語文課堂煥發(fā)出了更多生機。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增強了教學的趣味性、互動性、生動性,但同時也應看到在制作和使用中也容易出現(xiàn)主次不分、制作不精、使用不當?shù)葐栴}。我們要認真研究傳統(tǒng)教學和多媒體技術的結合點,以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為重要考量,讓多媒體技術更好地服務于小學語文教學。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課件;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7-0320-020
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社會,各種電子科技產品的出現(xiàn)給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了很大的改變,它使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的節(jié)奏變得越來越快,也越來越方便。同時,信息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也給課堂教學帶來了更多的選擇——更加高效和便利的條件。多媒體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對文字、數(shù)據(jù)、圖形、圖像、動畫、聲音等多種媒體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和管理,使用戶可以通過多種感官與計算機進行實時信息交互的技術,又稱為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從早先普遍的基于PowerPoint軟件制作開發(fā)的多媒體課件的廣泛應用,到最近幾年強調交互過程的大量硬件和軟件的開發(fā)和應用,多媒體技術正以其不能代替的功能和魅力成為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的應用以其形象生動、便捷高效、操作方便等優(yōu)點受到廣大同行的青睞。本文將圍繞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和使用談談如何更加合理地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小學語文的教學當中。
一、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應用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
多媒體課件是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而出現(xiàn)的,然而,在實踐中,很多教師卻容易把其作為主角,過分強調多媒體課件的應用,而忽視了其他方面,如教學語言的精確、必要的板書設計、師生之間充分的語言和情感溝通等。部分教師過分追求多媒體課件制作的精美,從審美的角度盡善盡美,不惜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設計制作課件,結果使得沒有更多精力對教學其他方面進行精雕細琢。這樣制作的課件容易導致舍本逐末的情況發(fā)生,課件本身很華麗,吸引了太多學生的注意力,反而會直接影響到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另外,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板書是要教師一筆一劃寫上去的,寫是一個慢的過程,也是一個教師給學生做示范的過程。在寫的過程中,教師一般會把相關的知識用語言傳達,而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卻容易讓部分教師忽視板書的作用,直接將本來應該用板書呈現(xiàn)的內容用課件制作出來。雖然過程看起來相似,然而,相對來說,用課件展示跟正常的書寫是有著很大不同,它不利于小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知和理解,速度過快的話,也影響學生的筆記。再有,也有很多的教師由于多媒體技術有限,課件本身的設計單調,內容乏味,素材選取不恰當,都大大影響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小學語文多媒體課件在制作中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我們要結合教學大綱認真研究教學目標和內容,在完成整堂課的教學設計之后,再著手進行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和制作。很多教師往往容易忽視這個問題,在對教學目標和內容不明確、教學設計不清晰的情況下就著手課件的制作,使得課件整體缺乏系統(tǒng)性,使內容缺乏條理性和連貫性。部分教師不愿自己制作而直接從網上下載,這種方式的弊端也非常明顯,因為每一堂課的教學設計都要結合教師本身的特點進行,會有個人的風格在其中,用別人的課件并不難清晰表達出自己的需要,使用中容易出現(xiàn)混亂的感覺。其次,根據(jù)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課件制作的素材選擇也值得我們認真研究,有些小故事、圖片和小視頻的選擇要考慮到學生是否了解、是否感興趣。如在講課中,我們經常會舉一些小故事、小例子來輔助說明,一定要注意我們和學生之間的代溝。我們小時候喜歡的動畫片、娛樂活動等都和現(xiàn)在的學生大不一樣,因此,要多從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選擇素材,否則,就收不到預期的課堂效果。另外,教師爭取做到一個學期的課件都有著統(tǒng)一的風格,如課件模板要一致,或者色調相統(tǒng)一,這種做法可以讓學生減少注意力的損耗,把有限的關注點放在內容上而不是“百變的”設計模板上,避免喧賓奪主的情況發(fā)生。最后,我們要增強課件的重復使用性。每一次課件的制作都會耗費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課件盡量要條理清晰、層次清楚,教學內容和例子要分開,這樣便于我們再次使用時方便做出細微的調整。
三、小學語文多媒體課件在使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課前,我們一定要將課件的前后順序熟記于心,將課件與我們的課堂設計融合起來,這樣才能在課堂中自然連貫的將其呈現(xiàn)出來。這就避免了諸如“該出來不出來,該退下不退下”這類尷尬情況的發(fā)生,這是很多教師在課堂中都曾經犯過的錯誤,看似不大,卻破壞了課堂的整體性和連貫性,打斷了教師和學生的思路,形成了不必要的干擾。其次,要注意課堂的節(jié)奏感,快慢適中,以讓學生能理解、能記下筆記為考慮,這就要求教師注意每一堂課的知識量、信息量,課件呈現(xiàn)的時間不宜太短,最好把重要的內容用板書再次重復書寫,與學生一起體會中華漢字書寫的過程,感受其中不一樣的精神涌動。另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隨著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針對特殊課堂氛圍的臨場發(fā)揮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而課件的應用卻容易讓教師不夠沉浸于課堂當中,容易使得課堂機械呆板,缺乏靈活性和情感的流動。因此,教師在講課中也要注意合理使用多媒體課件,把目光和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學生的身上,觀察他們的反應,給出適當?shù)姆答仯荒茏尪嗝襟w課件把我們的課堂變得毫無生趣。
總之,我們應明確多媒體技術只是一種教學輔助的手段,它并不是萬能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心須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揚長避短,靈活應用,使其成為提高教學效果的好助手。同時,在具體實施教學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并及時根據(jù)學生的反饋情況對教學計劃進行調整或修正,還可適當增強課件的智能化、互動性,這樣才算真正掌握了多媒體教學的精髓。我們應該努力尋求它和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結合點,各展所長,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吳偉民,李婷,楊玉潔.關于信息技術與中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再思考[J].電化教育研究,2011(6).
[2] 程翔.試論閱讀教學與多媒體的整合[J].教育研究,2004(8).
(責編 吳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