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無聊”一詞今多理解為“精神空虛,心情煩悶”,在很大意義上變成了一個描述心理變化的雙音節(jié)詞匯,且具有其獨特意義。然“無聊”為何會有此種意義?它的意義又是如何發(fā)展變化的?經(jīng)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無聊”的此種意義是詞義引申的結(jié)果,“無聊”本是短語,“無”是“沒有”“聊”是“依賴、依靠”,后來隨著語言的發(fā)展變化,“無聊”逐步變成一個獨立的詞,這是詞匯化現(xiàn)象的表現(xiàn),多表示精神空虛,是一種精神狀態(tài)。
關(guān)鍵詞:聊;無聊;詞義引申;詞匯化
中圖分類號:H313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3-0000-01
《漢語大詞典》中對“無聊”有:釋義一,無可奈何;釋義二,貧窮無依;釋義三,郁悶,精神空虛。釋義四:沒有作用,沒有意義而令人生厭。 然而“無聊”這些意義從何而來,又是如何變化的?
“聊”本義“耳鳴”并無“依賴”之意。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聊,耳鳴也。從耳卯聲。洛蕭切?!蔽鳚h劉向的《九嘆其四·遠(yuǎn)逝》中“橫舟航而濟湘兮,耳聊啾而戃慌”的“聊”就用其本義“耳鳴”之意。
然“聊”的“依賴”之意從何而來?段玉裁認(rèn)為,“聊”假借于“憀”,有“依賴”意?!墩f文》段玉裁注中:“憀,憀然也。三字句。憀然猶了然也。《類篇》曰:力求切。賴也。且也。按聊者,憀之叚借字?!稇?zhàn)國策》:民無所聊。凡聊賴可作憀賴?!痹凇俄n非子》中有“主上不憀於吏,誅必死於私劍矣”,文中“憀”即“依賴”之意。在先秦時期“憀”既有“賴”意。西漢《淮南鴻烈》中也有:“若苦烈上下不相寧,吏民不相憀”。 可見段玉裁的說法是有根據(jù)的。
因“聊”假借“憀”之意,表示依賴?!盁o聊”在古文獻(xiàn)中多解釋為“無所依賴,沒有依靠”,且多表示家庭生活窘迫。然“聊”表“依賴”之意,可追溯到先秦文《荀子·卷二十》:“衣與繆與,不女聊?!笨墒恰盁o聊”組合在一起,在先秦文獻(xiàn)中幾乎沒有,到了漢朝開始出現(xiàn),西漢較少,到東漢以后使用較多。 舉例如下:
(1)慎戒外憂,上下俱搔,士民無聊。(漢·焦延壽《易林》)
(2)父母無聊,崔氏遂滅。(漢·劉向《古列女傳》)
(3)窮困無聊,犯法抵罪。(東漢·班固《漢書》)
(4)關(guān)中有無聊之民,非久長之策也。(東漢·班固《漢書》)
(5)血脈之動亦擾不安,不安則猶人勤苦無聊也。(東漢·王充《論衡》)
以上五例中,“無聊”與“士民、父母”或是表生活狀況的“窮困、饑寒”等詞連用,多指沒有生存所依賴的生活資料,表示生活窘迫,窮困到極致,無可奈何。此五例中“無聊”是一個短語, “無”是沒有,“聊”是依賴。與“無賴”取“無所依賴”意時相同。楊雄《方言》中:聊者,賴也。如:龍蛇所聚,大水來處滑滑泲泲,使我無賴。(漢·焦延壽《易林·泰之豐》)。而劉瑞明在《“無賴”詞義辯誤與梳理》中提出,“無聊”是“無賴”引申義顯然不妥。且“無賴”一詞的發(fā)展變化亦值得深入探究。
“無聊”與表示情感的詞連用,特別是在詩歌中,其詞義逐漸產(chǎn)生微妙的變化。如:
(7)心煩憒兮意無聊,嚴(yán)載駕兮出戲游。(東漢·王逸《九思·其一》)
(8)奈何愁兮愁無聊,恒惻惻兮心若抽。(魏晉·嵇康《思親詩》)
(9)幾度無聊倍惆悵,臨風(fēng)搔首獨興哀。((唐·牟融《客中作》)
(10)深院不關(guān)春寂寂,落花和雨夜迢迢,恨情殘醉卻無聊。(唐·韓偓《浣溪沙 ·其一 春夜》
(11)清明節(jié)物都誰賞,寂寞無聊戀故鄉(xiāng)。(宋·孔平仲《清明雨不果出》)
在以上示例中“無聊”不再具有明顯的“沒有依賴”之意,而且我們可以看到“無聊”均與表示情感的“煩憒、愁、惆悵、寂寞”等表示內(nèi)心情感的詞語連用,使得其本義變得模糊不清,又容易讓人理解為情感沒有依賴和寄托,在示例(7)(9)中,《漢語大詞典》解釋為“郁悶,精神空虛”但是在示例(8)(10)(11)中理解為“郁悶,精神空虛”也是符合詩的意義的。但是如果把他們理解為“感情的無所依從,無處寄托”也是合理的。可見,“郁悶,精神空虛”是“無聊”詞義引申的結(jié)果。當(dāng)“無聊”與不同性質(zhì)的詞語連用,其意義也會有相應(yīng)變化。
在現(xiàn)代社會中,“無聊”作為一個獨立的詞出現(xiàn),而且表示一種獨特的意義,是詞匯化現(xiàn)象的體現(xiàn)。Saussure(1983)曾指出:“在新單位的產(chǎn)生中,除類比以外,還有另一個因素,那就是粘合?!薄罢澈鲜侵竷蓚€或者幾個原來分開的但常在句子內(nèi)部的句段里相遇的要素互相熔合成為一個絕對的或者難于分析的單位?!雹俣惴荚凇对~匯化——雙音節(jié)詞的衍生和發(fā)展》中提出由非詞轉(zhuǎn)化為詞的現(xiàn)象,就是詞匯化現(xiàn)象。②西方語言學(xué)以及心理學(xué)的傳入,“在心理學(xué)上講,無聊是個體由于知覺到生活無意義而產(chǎn)生的負(fù)性情緒體驗,它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各種社會心理功能。從語言學(xué)上講,“無聊”起初是指生活窘困,無所依賴。后來經(jīng)過詞義引申逐漸與表示情感的詞語連用,具有了“精神空虛,無所事事”之意。否定動詞“無”加中心詞經(jīng)過粘合逐漸變成一個獨立使用的詞,與“無聊”相似的還有:
1)無妨,①沒有禍害,沒有妨害。《楚辭·招魂》:“歸反故室,敬而無妨些?!蓖跻葑ⅲ骸胺粒σ??!雹?不妨,沒有關(guān)系。唐·司空圖《爭名》詩:“只此共棲塵外境,無妨亦戀好文時?!?/p>
2)無能,①沒有才能,沒有能力《禮記·濡行》:“其難進(jìn)而易退也,粥粥若無能也?!雹谥t詞。猶不才:《三國志平話》卷上:“無能幽州泳郡大桑村人也?!?/p>
1)是否定動詞“無”與其后的名詞構(gòu)成的動賓短語演變?yōu)楦痹~的例子。2)是否定動詞“無”與名詞構(gòu)成的動賓短語演變?yōu)榱艘粋€名詞。這些都是漢語詞匯化現(xiàn)象的表現(xiàn)。
“無聊”原本是一個短語,本義為“沒有依靠,沒有依賴”,因常表示生活困苦,窮苦無依。在本義的基礎(chǔ)上,與“無聊”連用的對象逐漸擴展到事物、情感、疾病等對象,其意義也逐步延伸與擴展,可以表示情感的“郁悶,精神空虛”,也可以表示事物的“無意義,沒有作用”。特別是在現(xiàn)代生活中,“無聊”使用的比較廣泛,其“依賴”之意逐漸弱化。而且還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詞匯,比如“有聊”,“有聊”主要是針對“無聊”這個獨立詞的反義,并不具備“依賴”之意。
綜上所述, “無聊”經(jīng)過詞義引申與具有不同性質(zhì)的對象連用具有不同的意義。除此之外,“無聊”還具有“無所事事,沒有事情做”的意思。隨著語言的發(fā)展,“無聊”逐步詞匯化形成一個獨立的詞,且“沒有依賴”之意逐步弱化,在現(xiàn)代生活中偏重于人的精神空虛的狀態(tài)。
注解:
①Saussure《普通語言學(xué)教程》,高名凱譯,商務(wù)印書館,1983年,第248頁
②董秀芳 2002 詞匯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fā)展,四川民族出版社
參考文獻(xiàn):
[1]劉瑞明 1995 《“無賴”詞義辯誤與梳理》,湖北大學(xué)學(xué)報。
[2]董秀芳 2002 《詞匯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fā)展》,四川民族出版社。
[3]董秀芳 2003 《不”與所修飾的中心詞的粘合現(xiàn)象》,當(dāng)代語言學(xué)。
[4]王靜 2010 《漢語詞匯化研究綜述》,漢語學(xué)習(xí)。
[5]Saussure 1983《普通語言學(xué)教程》,高名凱譯,商務(wù)印書館。
作者簡介:李芳芳(1989)女,漢族,河南周口,14級研究生,中國古典文獻(xiàn),浙江師范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