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勤 曹虎山
摘 要 文章分析了現代教育技術的含義,指出現代教育技術素質和能力是高職院校教師必備的素質,并結合目前信息化環(huán)境下高職院校教師的需求,探討提高高職院校教師現代教育素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機制,為高職院校對教師進行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 現代教育技術 培訓 高職院校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3.028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 the meaning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point out it is essential to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mbined with the demand of teachers under 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it discuss the training mechanism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eachers' training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rain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fā)展現代職業(yè)教育的決定》(國發(fā)〔2014〕19號)指出,要加快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加強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作為教師評聘考核的重要依據。高職院校教師教育技術素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引起了各級部門和高職學院的高度重視,提高高職院校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素質和能力成為一個迫切的需要。
目前高職院校教師缺乏系統(tǒng)的現代教育技術理論指導,對現代職業(yè)教育缺乏深入的理論研究,教育理念更新不快。往往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對現代教育技術、職業(yè)技能掌握和認識不充分。高職院校教師普遍只把多媒體設備和信息媒體作為教學演示的工具,沒有用來解決教學中的深層次問題,沒有充分發(fā)揮現代教育技術的最大效用,沒有把信息技術與課程有機地融合起來,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偏低。國內外研究表明,對高職院校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素質和能力培養(yǎng)機制的研究還處于探索階段,仍處在一般的理論研究層面上。高職院校教師作為職業(yè)教育工作的主力軍,非常有必要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自身的現代教育技術素質和能力,這對于提高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推進高職院校教育信息化進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現代教育技術的含義
現代教育技術理論是當前信息化背景下教師必須掌握的知識。首先,要掌握好現代教育技術的含義。在教育技術學界,教育技術的含義在不斷地發(fā)展完善,我國教育技術界給予高度的關注,許多專家和學者進行了積極討論、研究。從AECT94發(fā)展到了AECT2005,在2005年的《教育技術的含義》一書中,AECT2005定義為:教育技術是指通過創(chuàng)建、運用和管理適當的技術過程和資源來促進學習和提升績效的研究和符合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實踐。由此,我們可以得出2005定義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1)教育技術研究的兩個對象:適當的技術過程和資源。(2)教育技術研究的目的:促進學習和提升績效。(3)教育技術研究的內容:對適當的技術過程和資源的創(chuàng)建、運用和管理。(4)教育技術研究的兩個領域:研究和實踐。(5)教育技術的三個范疇:創(chuàng)建、利用、管理。因此,為提升教育績效,辦好人民滿意的職業(yè)教育,高職院校教師必須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理論知識,并提高素養(yǎng)和能力。
2 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是信息化環(huán)境下教師的必備素質
當今,我們面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fā)展趨勢,信息化已經引起了世界各個國家高度的關注和重視。高等職業(yè)教育教育同樣也面臨著信息化,在信息化大環(huán)境之下,高職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對學校教育教學各方面的工作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每個教師每天都會面對琳瑯滿目的信息,如何及時地搜索、分析、整理、應用有用信息,成為教師的必備素質之一。實踐證明,傳統(tǒng)的、死板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高速發(fā)展的信息化教學的需要。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教師必須要熟練掌握并充分發(fā)揮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這樣才能適應新的教學改革需要。根據教育教學的目標,恰到好處而又富有創(chuàng)造性地制作教學課件,并利用網絡資源充實教學內容、增加教學內容的信息含量,提高教學課件的教學性和藝術性。努力提高現代教育技術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的程度,努力提高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的融合程度,適應現代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
3 建立切實可行的培養(yǎng)機制
高職院校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素質與能力的培養(yǎng)工作需要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培養(yǎng)機制,在組織、經費、制度等方面予以保障,在培訓方式上做到科學合理,確保在培養(yǎng)的過程中,教師的素質和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
3.1 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和培訓小組
學校應針對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素質與能力,成立專門的培訓領導小組。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可以成立由分管院領導親自任組長、教務處牽頭、人事處協(xié)助、學校各部門相互配合的培訓領導小組,對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工作進行全面指導。同時,應根據具體的知識點或課程,成立具體的培訓小組,該小組應具備豐富的教育技術專業(yè)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需要擁有一支掌握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軟件開發(fā)技術的培訓小組,發(fā)揮這支隊伍在教育信息化建設中的關鍵作用,為他們提供技術培訓和充足的資金保障,專門負責全校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素質與能力培養(yǎng)這些方面的工作,專門承擔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所需要的師資培訓任務。
3.2 明確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素質和能力的培訓目標
在每次培訓之前,培訓小組應進行調查研究,深入調查各專業(yè)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理論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及對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能力的高低。根據教師實際情況和需要,確立準確的培訓目標。如果高職院校教師具有學歷高、計算機應用水平高的特點,培訓重點應放在提高他們的現代教育技術理論方面和使他們掌握好課堂教學設計方法、教學過程調控方法、教學媒體的選擇與優(yōu)化方法、教學模式的選擇、教學效果測評技巧等與課程教學有關的內容。并盡可能地培養(yǎng)教師信息技術與課程有機整合的意識,側重理論同時兼顧實踐。如果高職院校教師是文科類教師,他們的計算機應用水平一般不高,現代教育技術能力也不是很強,那么,培訓的目標就要定位在提高他們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教會他們應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的方法,培訓內容側重實踐,目標應側重提高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
3.3 定期對教師進行現代教育技術素質與能力評價考核
當今社會信息技術日新月異,計算機知識不斷更新,這就要求高職院校教師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技術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現代教育技術素質與能力。學院應同時制定一系列的評價考核制度,定期對教師的教育技術素質與能力進行考核,可采取一個學期考核一次的方式,把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水平納入年終考核與晉升晉級的條件指標之一,把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的情況納入督導考核范圍,以鞭策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不斷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技術水平。對新進學校的教師,在開展崗前培訓時,應對其開展現代教育技術專題培訓,提高其現代教育技術素質與能力,并嚴格評價考核,對考核不合格者,實行補課補考制度。
3.4 采取操作性強的現代教育技術培養(yǎng)方法
(1)舉辦專題講座。根據培訓的具體目標,培訓小組可舉辦有針對性的專題講座,邀請現代教育技術專業(yè)人員或者在某一方面突出的專業(yè)教師對教師進行專題講座,強化教師在某一方面的教育技術素質,增強在某一方面的教育技術能力。
(2)采用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法指為參加培訓的教師提供如何處理棘手問題的典型案例,讓參加培訓的教師分析、評價案例,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和方案的培訓方法。案例應具有真實性和代表性,不能隨意捏造。案例要和培訓內容相一致,培訓教師則要組成小組來完成整個過程,包括對案例進行分析、判斷、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隨后,在集體討論中發(fā)表自己小組的看法,同時聽取別人的意見,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通過案例的研究學習,提高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素質和能力。教師要根據自己在實際教學中碰到的案例,及時進行思考、歸納和總結,并爭取做到以此類推。
(3)實行師徒方式。這種方式是由一位在某一方面有經驗的教師或主管人員在工作崗位上對受訓教師進行培訓。負責指導的“師傅”的任務是教給受訓教師如何做,提出如何做好的意見,并對受訓教師進行鼓勵。這種方式一定要有詳細、完整的教學步驟。這樣能在培訓者與被培訓者之間形成良好的“師徒”關系,有助于工作的開展;一旦師傅有人事變動時,學校就能夠讓訓練有素的教師頂替他的工作。通過師傅的帶領,從事教學實踐工作,以此來促進徒弟的教育技術素質發(fā)展。
(4)鼓勵教師自學。鼓勵教師利用日常的空余時間自主學習。學校為教師征訂一些專業(yè)報刊雜志和購置一些專業(yè)書籍,發(fā)放給廣大教師,對積極學習者和優(yōu)秀者給予一定的物質或精神獎勵。鼓勵教師參加有關現代教育技術的專業(yè)探討會、交流會、進修教育技術碩士。根據自學成績,分別報銷一定比例的費用。
4 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素質和能力至關重要,現代教育技術素質和能力是考核一個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指標。高職院校應建立相應的培養(yǎng)機制,促進教師教育技術素質和能力的不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吳慧.高校教師現代教育素質和能力培養(yǎng)模式探究[J].科教導刊,2014(12).
[2] 董彥,孫宗凌.教師教育技術培訓模式探究[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11(5):110.
[3] 陳瑤琴.構建教學管理信息化新模式的策略[J].現代營銷,2011.7.
[4] 范斌,吳傳勇等.提高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素質和能力的研究[J].出國與就業(yè),2011(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