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1年9月創(chuàng)建“朗朗班”,至今已經(jīng)五個年頭了。能夠認識“朗朗班”的爸爸媽媽們,用我們班數(shù)學科陳老師的話說:“李殷你真是太幸福了!”
說我這個班主任“幸?!?,的確如此:每年的“六一”文藝匯演,小演員們化妝的工作都是媽媽們主動早早到校完成的,她們還會找我拿一張節(jié)目順序單,算好補妝的時間,臨上場前整理好孩子們的妝容,拍攝好照片和錄像之后上傳到家長QQ群保存。有時需要購買表演服,家長們會上網(wǎng)搜索各種圖片,討論哪種衣服最符合節(jié)目的需要,和我商量之后確定下來,然后買回兩三套給孩子們試穿過后,再一次性將剩下的都購買回來。每次戶外親子活動,前期準備時家長們會和我交流活動的主題、形式,然后寫出活動方案,派代表去踩點,需要購買活動物品時還會自主成立一個采購小組,分頭準備。教師節(jié)來臨,他們會教孩子們怎樣給老師送驚喜,既不用花太多錢,又能讓老師感受到孩子們的祝?!@樣的事例真是舉不勝舉,做這個班的班主任,怎能不幸福呢?
碰上了這么支持、配合我工作的優(yōu)秀的家長,我更是絲毫不敢懈怠,因為我深知為人父母的那一份期望,更深知自己肩膀上的那一份責任,所以在和“朗朗班”的家長們交往的這五年來,我經(jīng)常換位思考,努力把工作做足、做細,一切從“心”開始,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力爭實現(xiàn)家校合力最大化。
一、真心實意走近家長
1. 和家長建立伙伴關(guān)系
作為老師,我們和家長有著共同的目標,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科學地成長,所以我把每個家長都當作自己的合作伙伴,以朋友之心相待。比如,家長和我探討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我會耐心地傾聽他們吐苦水,然后用商量的語氣提出自己的建議,就像朋友之間的聊天一樣,營造和諧的交流氛圍,絕不居高臨下、疾言厲色。有時家長出了什么事情,我都及時關(guān)心,比如,圣明的媽媽患病入院檢查,我多次打電話給他爸爸,問檢查結(jié)果如何。偉達媽媽的腳被玻璃扎傷了,我就去他家看望傷勢。無論孩子的成績是好是壞,都不影響我對家長的態(tài)度,這樣一視同仁,使每一位家長都很樂意和我交往,也樂意配合我的工作。建立了這樣的伙伴關(guān)系,讓老師和家長站在了統(tǒng)一戰(zhàn)線,很容易就孩子的教育問題達成共識。
2. 保證與家長的交流時間
班主任的工作千頭萬緒,時間是非常緊張的,但是對于孩子在學校里的動態(tài),家長們又總是希望得到實時反饋,怎樣滿足家長的要求呢?我平時主要利用QQ群,每天午飯和晚飯后,和家長在群里聊上一會兒,反映班級最新的活動信息、孩子們的最新動向。有時是群聊,征求家長的意見和建議;有時是私聊,為了保護孩子和家長的自尊;有時是留言,方便不在線的家長可以查看。我們班的QQ群里還經(jīng)常有家庭教育的文章上傳,有些是我傳上去的,有些是家長自己看到了好文章,就推薦給其他家長一起學習。假如孩子出現(xiàn)的問題比較嚴重,我會電訪或者家訪,以引起家長的重視。長期堅持這樣做,是為了從時間上保證和家長有足夠的交流和溝通,方便家長能夠及時地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況,調(diào)整自己的教育方法。
二、盡心竭力幫助家長
1. 幫助家長量身訂制學習方案
每個孩子在學習上出現(xiàn)的問題是不同的,家長在輔導(dǎo)的時候就要有所側(cè)重,但是對于怎樣輔導(dǎo)自己的孩子,很多家長往往感覺束手無策,所以我會針對孩子的不同情況給予家長不同的建議,施行不同的方法。比如,孝旋、智恒、廣林這三個孩子,語文的基礎(chǔ)知識不過關(guān),每次測驗在“看拼音寫詞語”“形近字組詞”“按課文填空”這些題目上,都拿不到分,臨近期末考試,家長非常著急,覺得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普通話也說不好,問我該怎樣輔導(dǎo)孩子復(fù)習。我就把全冊八個單元需要掌握的詞語,用拼音寫出來,再把需要背誦的古詩、課文段落、每個單元的“日積月累”用填空的形式整理出來,把答案的頁碼也標注了,這樣一份復(fù)習資料交到家長手中,他們感覺可操作性很強,不再像以前那樣無從下手了。怡菲、燕燕這兩個孩子,語文成績特別優(yōu)異,家長非常希望孩子可以多看一些課外書,但是又不知道如何選書,我就把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校長竇桂梅老師列出來的一份閱讀書單發(fā)給家長,包括1-6年級的必讀書目和選讀書目。她們購買了其中一部分,覺得孩子看了之后很有收獲,又把這份書單上傳到家長QQ群,推薦給其他的家長參考。
2. 幫助家長糾正孩子不良習慣
孩子對于家長的話,有的時候聽不入耳,但是假如是老師說的,又會言聽計從,這源于孩子對于老師的尊重和遵從。上個學期,在QQ群和家長聊天時,悅林的媽媽說,孩子最近買零食特別多,吃零食特別厲害,其他家長一聽,紛紛反映自己家的孩子也是這樣,看看我能不能幫忙教育一下。在下一周的班會課上,我出示了各種零食包裝袋,讓孩子們讀一讀成分表,一個個化學名詞激發(fā)了他們的好奇心,我再上網(wǎng)查給他們看,看看他們吃進肚子里的究竟是什么東西。接著我播放視頻《是什么讓這個孩子患上白血病》,并提問:“以后還吃那么多零食嗎?”教室里沒人說話,特別安靜,我也沒強迫他們表態(tài),就宣布下課了。兩個星期后,悅林的媽媽在QQ群上告訴我:“李老師,我家孩子最近好像很少吃零食了,她說她不敢吃了?!迸逄m的媽媽也馬上說:“是的,是的,佩蘭也不怎么要我給她買零食了?!?/p>
3. 幫助家長體驗教育的成就感
我們常說,孩子最需要的是鼓勵和贊賞,體驗到成就感的孩子進步最快,其實,這個道理,放到家長身上也是一樣的。禮昌成績中等,人很乖,但進取精神不強,他的媽媽總是苦口婆心地教育他要積極趕超其他優(yōu)秀的同學,他卻沒有行動,時間長了,成績沒有起色,他的媽媽覺得挫敗極了,和我聊天的時候反映孩子的學習狀態(tài)讓她很頭痛。我告訴她,教育要慢慢來,只要不放棄,終會看到孩子進步的那一天。學校舉辦科技節(jié),讓學生回家做紙船載重的實驗,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禮昌的媽媽,讓她認認真真輔導(dǎo)禮昌完成,教她用拍照片的方法引導(dǎo)孩子觀察實驗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我又叮囑禮昌,回去好好做,把每一個步驟清清楚楚地寫進周記里,下周交來給我看看。禮昌答應(yīng)了,也如期交來了周記,寫得很具體。我利用課余時間修修改改,成了一篇作文《小紙船,大收獲》,拿去投稿,過了一段時間,竟然發(fā)表在了國家級的作文刊物《作文世界》上。拿著編輯部發(fā)來的樣刊,禮昌的媽媽非常激動,發(fā)了一條信息給我:“李老師,謝謝你,我真的不知說什么好,但這種感覺是我從來沒有過的。”后來,我們班無論開展什么活動,她都積極參與,因為體驗到了成功,現(xiàn)在她對孩子的成長也是信心滿滿。
三、匠心獨運引導(dǎo)家長
1. 一會一主題
學校每個學期都召開一次家長會,以前帶班,我都把班級各個方面的情況進行全面的總結(jié),事無巨細、一一羅列,結(jié)果是自己滔滔不絕,家長昏昏欲睡。自從帶“朗朗班”開始,我改變了這樣的做法,每次家長會,我只圍繞一個主題,解決一個問題。比如,一年級上學期家長會,我講“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觀念,明白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重要。二年級下學期,我講“讀出精彩,讀出未來”,讓家長明確新課程標準對課外閱讀的要求,成立家庭讀書角,鼓勵親子閱讀。三年級上學期家長會,我講“關(guān)注孩子變化,順利完成過渡”,請家長幫助孩子完成低年級向中年級的過渡。這個學期家長會,我講“抓住機會,迎接挑戰(zhàn)”,針對期末抽考,教會家長如何輔導(dǎo)孩子備考。這樣“一會一主題”,講的時間短了,但是內(nèi)容精煉、目的明確、重點突出,家長反而聽得認真了,印象更深刻了。
2. 戶外親子游
這個活動源于一位家長的提議,每個學期一次,以家庭為單位開展。每次活動之前,家委會的組長、也是QQ群的管理員——穎嵐的媽媽會征求大多數(shù)家長的意見,寫好活動方案,包括活動的目的、地點、時間、節(jié)目安排、參加人員、聯(lián)系方式等具體內(nèi)容,給每個參與的家庭發(fā)一份。如果需要購買物品,比如去潮連燒烤,家委會就成立籌備小組,列好清單,分工購買活動所需要的物品。如果是自駕游,比如去新會的圭峰山,家委會就提前算好人數(shù),安排車輛,盡量拼車前往。如果是跟旅行團,比如暑假去陽江海陵島,家委會就先對比幾個旅行社的方案和價格,選定旅行社后再收好費用報名。每次外出,家委會都會提前做好安全提示,帶好常用藥品,設(shè)計好游戲項目。由于這是家庭集體出游,很多爸爸都參與進來,在活動中表現(xiàn)踴躍,家庭的凝聚力強了,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感情也在一次次的旅行中越來越深厚。
五年來,“朗朗班”在老師、家長、學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天天成長,一天天進步,取得了許多驕人的成績。明代理學家薛宣說過:“心誠色溫,氣和辭婉,必能動人。”與“朗朗班”的爸爸媽媽們一路走來,是真心、是誠意,凝聚了家庭和學校兩股教育力量,讓我們成為了一個充滿愛的集體。我相信,為了孩子的成長,我和所有的家長會更加齊心協(xié)力地走下去。
本欄責任編輯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