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明
【摘 要】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是每一位歷史教師都想達到的目標。歷史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改變教學方式,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為學生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好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高效課堂是初中歷史教育教學的最高境界。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構建高效優(yōu)質的教學課堂。
【關鍵詞】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構建
當前,我國的青少年學生人數銳減,生源減少,學校招生受到嚴重影響,教育教學質量嚴重下滑,教育教學質量應怎么抓?這是擺在我們教育工作首面前的新課題?如何打造有效課堂、高效課堂和卓越課堂呢?
一、在學生源大幅度減少的情況下,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呢
目前,全國青少年學生生源少,素質差,意志弱。小班教學,勢在必行。如何適應當前形式,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呢?這是擺在我們老師面前的嚴重問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抓基礎。新生一踏入初中大門,我們就培養(yǎng)學生樹立遠大理想,打好基礎,當學生上第一堂課時,我們就問學生,你們到學校來干啥?長大了干什么呀?怎樣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呢?打好基礎呢?那就得從0做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夯實基礎,才能建立起高樓大廈;否則,就功虧一潰,前功盡棄。于是,學生就腳踏實地,實實在在地做學問,一絲不茍地求學,踏踏實實地學習,步步為營,他們掌握了牢固的基礎知識,為建造高樓大廈打好了堅實的基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勤學好問的習慣。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性、探究性。讓他們自己用腦去想,用手去拿,用心去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啟動他們的內燃機,讓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去研究。從而使學生主動積極,勤奮好學。提高課堂藝術,激發(fā)學生興趣,增強學生能力。老師必須備好課,上好課,使課堂真正成為優(yōu)質課,從而激發(fā)學生興趣,熱愛各門學科。歷史課內容繁多,上下幾千年,縱橫幾萬里,涉及面較廣,如何化繁為簡,化難為易,深入淺出地講解課文,讓學生在45分鐘內領會教學意圖,掌握所學知識。通過觀看一些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視頻以及自己的實踐,我覺得要教好一堂課應該在趣、實兩字上下苦功夫。
二、如何打造有效課堂、高效課堂和卓越課堂
課堂教育是向學生正確傳授知識,培養(yǎng)技能,提高素質的途徑。為何提高教學質量,打造有效課堂呢?又如何打造有效課堂呢?就是要求學生首先要通讀全文,寫出課文的提綱,重點語句,還要查閱與本課相關的資料,更要閱讀與本課相佑證的知識點,拓展有理,有力的知識面,找出中心句,尋找關鍵詞,歸納出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然后,老師再傳授知識,練練技能,訓導綜合能力。最后,讓學生進行實踐,從而達到有效課堂的目的。那就及廣積而薄發(fā),拓開知識面,收集大量的知識,博覽群書,查閱相關的資料。譬如,查《南方經濟的發(fā)展》文的建業(yè),就是“建康”,就是當今南京,南京是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多方的中心,是樞紐,是一個重要的城市,查了建業(yè),就知道了這是悠久歷史,是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礦業(yè)的文化重城。如查“都江堰”它是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的中心,它的歷史價值十分重要,也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向有經驗的人學習,吸取精華,去其糟粕,去粗取精,去偽成真,收到高效課堂的效果。如何打造卓越課堂呢?就是讓學生開動腦筋,自己動手去拿,去提取知識的精髓,去捕捉知識的精華,去抓住知識的重點,再將學生分成四個組,讓他們充分的閱讀課文,對課文有一個充分了解,熟悉,融會貫通的過程,能悟出其中的觀點、主張、意見、建議。然后讓各組的同學分析、概括、總結這堂課所學的知識,最后,由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主筆,寫出本課所學的知識點、重點、難點、中心句、關鍵句,整理清楚,疏理明白,就是一堂卓越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章節(jié)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只有準備多種教學方案,我們才能做到優(yōu)化選擇的目的,在最合適的課程選擇最合適的教學方式。在我們以前的教學模式中,就是簡單的形式,老師在上面講課,學生們在下面聽講。這樣的講課方式使得老師取代了學生們的主體地位,在這樣的教導下并不能使得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因此,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各種新穎的教學方式被運用到歷史課堂教學中,才能夠取到令人可喜的效果。教與學是交往、互動的,師生雙方相互啟發(f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情感,體驗觀念。從而達到共識,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通過開展高效課堂教學活動,根據學生的接受知識特點。我在上課時讓學生充分閱讀教材,以點撥為主,讓學生發(fā)揮想象,聯系已知知識,積極回答有關問題,然后由學生自己給于點評,不全面的進行補充,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學共同探討、教師步步引申,讓學生在知識生活海洋里盡情地暢游。使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得到極大的滿足,學習興趣愈來愈濃,課堂教學氣氛濃厚,記憶深刻,效果十分明顯。
三、運用多媒體,構建歷史高效課堂
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歷史教學,可讓學生從聲、形、色、圖等方面去感受歷史、了解歷史、發(fā)現歷史、理解歷史,會給歷史課堂教學帶來生機與活力,提高課堂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例如,在講《笫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擴大和轉折》時,莫斯科戰(zhàn)役錄像,太平洋戰(zhàn)場地圖、日軍偷襲珍珠港圖片、莫斯科紅場圖片、中途島錄像、德軍進攻斯大林格勒地圖、蘇軍反攻地圖、斯大林格勒錄像等素材通過多媒體計算機進行顯示。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的綜合信息的功能,可以利用視聽互動的功能,通過大量的文字、圖片、聲音、影視資料等素材,能有序地、生動地展示各個直觀素材,學生都被電腦屏幕的畫面深深感染了。同時,創(chuàng)設一種與課堂內容相適應的氣氛,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學習成績。
四、引導學生關注社會,構建歷史高效課堂
歷史是一種智慧,可以鑒往知來。我們的先人在不斷吸納、創(chuàng)造和豐富歷史文化的同時,也使人類從愚昧、野蠻走向了進步、文明。在講授歷史知識時,我盡量結合現實中一些國內、國際社會現象、具體事例進行講解,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比如“南京大屠殺”,是要了解日本帝國主義在侵華過程中屠殺中國人民的滔天罪行,在學這一課之前,我給學生布置作業(yè),上網查看有關南京大屠殺資料,及釣魚島事件,結合課本知識談感悟。由于釣魚島事件這半年來吵得沸沸揚揚,每一位學生都深有感觸,所以課堂效果很好,學生也易于接受,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關注社會,關注世界和平的責任感。
總之,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要打造優(yōu)質課堂,就要博覽群書,收集大量有用的知識,豐富課堂內容,調動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性、探究性,使課堂形成群言堂,隨心所欲,暢所欲言,課堂就會沸騰起來了。
【參考文獻】
[1]王芳.《中學時代:理論版》,2014(4):17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