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偉熊 靈芝
斷句是今人學習文言文的基本功,也是文言文的一個??键c。文言文斷句的方法有哪些呢?首先語感對斷句有很大的幫助,除此之外,還可以借助以下方法進行斷句。
一、找虛詞,定句讀
古人寫文章,不用標點符號,他們明辨句讀,虛詞就成了重要的標志。尤其是一些語氣詞和連詞的前后,往往是應(yīng)該斷句的地方。
在文言文中,一些發(fā)語詞常常用在句子開頭,如“夫、惟、蓋、凡、竊、請、敬、微、今、初”在這些詞的前面一般需要斷開;還有一些常用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在這些詞的前面一般也需要斷開;還有一些用在句末的語氣詞,如“乎、哉、也、兮、矣、歟、焉、耳、耶、邪、而已”等語氣詞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句尾,在這些詞的后面一般需要斷開;還有復(fù)句中的一些關(guān)聯(lián)詞:“雖、雖然、縱、縱使、向使、假使、茍、故、是故、則、然則、或、況、而、而況、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豈、豈非等詞,在它們的前面一般也要斷開。這些特點,非常有助于斷句。
例如: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ス骞址浅V^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ス骞址浅V^/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二、找名詞或代詞,定句讀
和現(xiàn)代漢語一樣,名詞或代詞一般常用作句子的主語和賓語,因此找出文中反復(fù)出現(xiàn)的名詞或代詞,就可以確定停頓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往往和籍貫官職名連在一起,人名在第一次出現(xiàn)時往往用全稱,以后再出現(xiàn)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舉事亦然為其后可復(fù)者也則事寡敗矣。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舉事亦然/為其后可復(fù)者也/則事寡敗矣。
三、察對話引文,定句讀
文言文中對話、引文常常用“曰”“云”“言”“白”“語”“道”“謂”“對”等作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出現(xiàn)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根據(jù)上下文判斷對話的雙方來斷句。
例如:鐘毓鐘會少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鐘繇曰可令二子來于是敕見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對曰戰(zhàn)戰(zhàn)惶惶汗出如漿復(fù)問會卿何以不汗對曰戰(zhàn)戰(zhàn)栗栗汗不敢出
鐘毓/鐘會少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鐘繇曰/可令二子來/于是敕見/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對曰/戰(zhàn)戰(zhàn)惶惶/汗出如漿/復(fù)問會/卿何以不汗/對曰/戰(zhàn)戰(zhàn)栗栗/汗不敢出/
四、依總分結(jié)構(gòu),定句讀
文言文中,句子結(jié)構(gòu)也往往有總分、分總的形式,我們自然可以據(jù)此進行斷句。
例如: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zhàn)與不可以戰(zhàn)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zhàn)與不可以戰(zhàn)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例如: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而無告者也。
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而無告者也。
五、據(jù)修辭,定句讀
文言文也是講究修辭的,頂真、排比、對偶、反復(fù)是文言文中常見的修辭方法。文言文句式整齊,四六句居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點。利用這兩大特點,我們就可以比較好地斷句。比如:
頂真——頂真是文言文中常見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賓語的詞,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語。例如:
(1)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2)秦王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
對偶(對稱)——對偶是文言文中常見的修辭手法,句式整齊,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點。這一特點,又為我們斷句提供了方便。
例如:
積善多者雖有一惡是為過失未足以亡積惡多者雖有一善是為誤中未足以存人君聞此/可以悚懼/布衣聞此/可以改容。
積善多者/雖有一惡/是為過失/未足以亡/積惡多者/雖有一善/是為誤中/未足以存/人君聞此/可以悚懼/布衣聞此/可以改容。
君子之言寡而實小人之言多而虛君子之學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見終于不可及也。
君子之言寡而實/小人之言多而虛/君子之學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見/終于不可及也。
反復(fù)——反復(fù),特別是間隔反復(fù),在文言文中是相當常見的修辭方法。
例如: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六、辨句式,定句讀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別是文言文的固定結(jié)構(gòu)可以幫助我們斷句。
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斷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斷句,或表示判斷關(guān)系的詞,如“為、乃、即、則”等,都可以為我們斷句提供幫助);“不亦……乎”“孰與……乎”“其……乎”“安……哉”“何……為”等反問句式;“為……所……”“受……于……”“見……于……”等被動句式;還有“如……何”“況……乎”“何(以)……為”等固定句式。這些都是我們斷句時很好的“幫手”。
在平時的斷句考查中,應(yīng)綜合運用以上幾種方法,先易后難,逐層突破,兼顧上下文的聯(lián)系,仔細推敲。斷句過后,還應(yīng)該作些檢查。一是檢查斷句后意思是否講得通;二是檢查斷句后上下文內(nèi)容是否合理。
文言文斷句的考察,歸根結(jié)底是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考察,因而,除了掌握以上幾種方法外,還應(yīng)指導學生積累大量的文言知識,多種方法相輔相成,才可以收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戴偉,熊靈芝,教師,現(xiàn)居湖北孝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