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婧琳
【摘要】“音樂”作為人類的第二種語言,以其獨特的形式對人的整體素質(zhì)有著全方位的影響。小學低年級的音樂教學是整個音樂教育的基礎,作為一名音樂老師,應該讓孩子在學習到知識的同時感受到這份知識帶給他的快樂。怎樣引導學生在欣賞樂曲的同時,快樂的去發(fā)現(xiàn)、體驗、創(chuàng)造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這是很重要的。
【關(guān)鍵詞】低年段;音樂課;教學
早在幾千年前中國的《樂記》就指出:音樂是樂(yue)者樂(le)也。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就有著這樣的音樂觀:“‘音樂是兒童生活的靈魂,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種抒發(fā)情感的活動?!币粋€人,不論男女,不論在哪個年齡階段對音樂都有著強烈的反響,這是一種自發(fā)的需求?!耙魳贰弊鳛槿祟惖牡诙N語言,以其獨特的形式對人的整體素質(zhì)有著全方位的影響。作為一名音樂老師,應該讓孩子在學習到知識的同時感受到這份知識帶給他的快樂。怎樣引導學生在欣賞樂曲的同時,快樂的去發(fā)現(xiàn)、體驗、創(chuàng)造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這是很重要的。
孩子天性天真、活潑、好動,他們喜歡被肯定、被表揚。特別是低段的孩子自我表現(xiàn)的欲望特別強烈,他們對音樂的感受除了用嘴巴唱,還會不由自主的通過身體表現(xiàn)出來。他們想象力豐富,很容易被吸引,但是也很容易從這份吸引中游離出去。能不能讓他們的小耳朵小眼睛始終跟隨著你,潛移默化的把要學的知識轉(zhuǎn)移到他們身上,這就著實需要下一番的功夫了。下面就這個問題談談筆者的一些理解和體會:
一、端正紀律,制定音樂課堂秩序
教低段的老師肯定都深有體會,特別是一年級的孩子,剛從鬧喳喳的幼兒園升到小學這么講紀律的課堂,孩子們諸多不適應,老師們也是諸多的狼狽、勞累。為了他們的課堂紀律,為了他們能認真聽講操碎了心。沒有課堂紀律,教學就會變得異常艱難。所以,首先一堂課最重要的基礎就是好的紀律。對音樂老師來說,有個獨特的法寶,那就是美妙的音樂。
在筆者的音樂課堂,筆者準備的第一段音樂是比較剛勁有力的樂曲,用來提醒保持安靜。一般用在剛上課,或者課間剛活動完比較吵鬧的時候。這時候過于柔和的音樂聲是吸引不了他們注意的;第二段音樂是上課提示的旋律,課堂組織好了以后讓孩子們有開始上課的意識,從而自覺的保證維持好課堂紀律;第三段是下課提示的旋律,讓孩子們有結(jié)束感,從開始上課到下課有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的模式。上下課的提示旋律一般都以師生對唱的形式來進行,這樣一來增加了跟學生之間的互動,讓他們更有參與感。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熟悉和訓練,孩子們都能根據(jù)旋律或者節(jié)奏做到相應的要求。所以課堂上就很少出現(xiàn)老師要高聲提醒學生遵守紀律,有孩子走神了,筆者就用音樂把他們拉回來,這招很管用。
當然在實際教學中,筆者還會根據(jù)當課的情況適當?shù)难a充一些旋律,或者是節(jié)奏。這樣不僅能起到整頓課堂秩序的作用,無形中還能對學生起到節(jié)奏訓練的目的。
二、認真?zhèn)湔n,豐富音樂教學方法
對于剛上小學的孩子們來說,一節(jié)課40分鐘一直盯著你不走神,沒有東西吸引他們的話是不可能做到的。小學低年級的音樂教學是整個音樂教育的基礎,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因材施教,還要注意提高個人的音樂素養(yǎng),不斷學習,認真?zhèn)湔n,不斷更新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讓他們在這個過程匯總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主動參與學習。下面,筆者總結(jié)了一些平時教學積累的一些方法:
首先,愛玩是孩子們共同的天性,無論什么樣的游戲?qū)Φ投蔚暮⒆佣季哂袕娪辛Φ奈?。例如《理發(fā)師》一課中,筆者就設計了“小小理發(fā)師”這個游戲。讓孩子們充當理發(fā)店里的老爺爺親自理發(fā),在一遍遍的理發(fā)過程中,自然的就把難記的歌詞給記牢了,自然而然的就哼唱出樂曲旋律了。然后在游戲結(jié)束稍加規(guī)范,一首樂曲孩子們不知不覺就完整掌握了。這時,他們可能還沒玩夠呢!
其次,可以抓住孩子們好勝心強的這一特點,以“賽”激趣。在激烈的競爭氛圍中,學生最易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表演唱”,以個人或者小組為單位,以此來實現(xiàn)教學目標。筆者會事先準備一些小紅花、小貼紙等,將它獎勵給最先會唱,或者唱得最動聽,或者合作的最好的小組等等。為了不輸給其他人或者為了能得到獎勵,孩子們會很認真的配合。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設置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還可以輔助打擊樂等器樂來活躍課堂氣氛。為了讓學生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在享受美妙樂曲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現(xiàn)在的學校基本都配有簡單的打擊樂器,低段教學中筆者經(jīng)常使用,效果很好。通過打擊樂器不僅能夠讓學生快速掌握節(jié)奏,增強他們的樂感,還能有效的調(diào)動學生積極的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意識,幫助他們主動的進行音樂創(chuàng)造。不同樂器由于不同特性,適用范圍也不盡相同:碰鐘、三角鐵常配合優(yōu)美抒情的曲調(diào)演奏;木魚適合輕快、活潑的曲調(diào);雙響筒模仿馬蹄的聲音惟妙惟肖;小鑼、小鈸特別適宜表現(xiàn)歡快、熱鬧的場面;小鼓演奏較密集的音型是拿手好戲;大鼓從鼓心到鼓邊可發(fā)出不同的音高,音色各異,力度變化大,對情緒及氣氛的渲染能起較大的作用……這里要注意在打擊樂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意打擊樂器的演奏姿勢與方法。孩子們有不規(guī)范的時候要及時給予修正和引導。
作為教師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去鉆研教材,站在孩子們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統(tǒng)籌安排自己的教學方法,多方面的吸收知識,不斷的學習來充實自己,做好音樂與學生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
三、打好基礎,掌握基本樂理知識
首先是節(jié)奏。節(jié)奏可以說是音樂的靈魂了。它可以從旋律中單獨的脫離出來,并且不失自身的表現(xiàn)力。在音樂教學中,節(jié)奏訓練先行,才能保證視唱教學中的重難點得到更好的解決。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在音樂教學中一般先把樂譜中重難點的樂句節(jié)奏先提出來單獨掌握,難度大的可以先放慢速度進行練習,通過練習達到準確、穩(wěn)定并且鞏固之后再逐步回到原速。然后再讓學生帶入到樂譜中去感受,一般情況下學生都能掌握。因為放慢速度練習,把難點降到最低,有利于學生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學習。
其次是聽辨旋律音高。旋律音高也就是樂曲中的旋律。它可以無窮的變化,隨著不同的需要高低起伏。如果離開了準確的音高,再動聽的旋律也會失去它的美感。在教學過程中,聆聽是很重要的一項基本技能。一切的旋律聽唱任務都必須依賴學生的聽力能力。所以,這方面的訓練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許多學生都分不清不同音符在琴上的音高。他們對聲音的高低、長短以及大小沒什么具體的概念。為此,筆者在課堂中會適當加入這方面的訓練。例如,以游戲的形式帶領(lǐng)學生學習“柯達伊”手勢。用具體的高低動作把抽象的高低概念具體形象化。低年段的學生可以從簡單的單音聽辨練起,慢慢的再開始聽簡單的樂句,在聽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辨別音高的能力。最后結(jié)合樂曲,分辨樂曲中不同的音高樂句。引導學生用心聆聽,放生去唱,逐步的讓學生唱準曲調(diào)。只有在低段教學中為學生打好聽辨的基礎,在中高段的教學中,學生才能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聽辨能力。
四、恰當評價,增加學生學習信心
老師對學生的表揚不能只停留在“你真棒!唱得真好!不錯!”等老套的表揚詞語。時間一久,學生容易產(chǎn)生厭煩,這樣起不到激勵的作用。評價學生要有針對性,要適時且恰當,要發(fā)自內(nèi)心,語言要豐富有感染力激勵性。比如演唱時,可以從音色、表情或者情感方面給予評價;伴奏時可以從演奏姿勢、節(jié)奏掌握等方面給予評價;表演時又可以從動作與音樂的結(jié)合、表情等方面進行評價。不一定每一位學生都能做的很好,但是每一個孩子總有自己的閃光點。作為教師要懂得尋找孩子們身上的閃光點,適時的表揚,能讓孩子有意想不到的進步??傊畬W會正確的評價,不僅能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更能讓他們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這對他們的成長影響是具有深遠意義的。
總的來說,低段的教學需要的是更多的創(chuàng)意,更多的耐心和更多的用心。這些祖國的小花朵需要音樂的滋養(yǎng),需要快樂的歌唱,需要自由的舞蹈。筆者將更加用心的在音樂的教育事業(yè)上繼續(xù)努力,繼續(xù)學習,讓他們更加快樂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