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立嵩
【摘 要】由于在高校軍事理論課程的現(xiàn)實教學設計中關于實踐內容活動的成型套路不多。實踐活動的內容設置的原則、方式尚無定論,也無統(tǒng)一的設置標準,大多軍事理論教育的實踐活動安排內容都是隨機性的或自成一說的個性化設計。筆者經(jīng)過多年教學實踐,對于系統(tǒng)性針對性地安排實踐活動內容有了些許的拙見,于此闡發(fā),以希引起相關教學同仁的關注。
【關鍵詞】高校軍事理論課程;實踐活動;內容設置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國際和我國周邊安全形勢的日趨嚴峻,特別是國家對大學生國防意識培養(yǎng)的不斷重視,高校的軍事理論課程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一般來說,軍事理論課程主要是圍繞教學大綱、依據(jù)教學計劃、以教材為準繩而以課堂內容講授為主的一種教學學科。但由于該課程與現(xiàn)實國情與國際局勢密切相關,若單純依靠理論的灌輸則難以達到真正觸及學生靈魂的實際效果,因此可考慮多開辟第二課堂的做法,來配合理論講授教學;多設置實踐活動內容,來進行知行統(tǒng)一的教學設計。這樣做不僅能讓學生“聽”進去,而且還能使其“動”起來,落實好這“兩條腿”走路的策略,在現(xiàn)實中不太容易實現(xiàn)。為探索好的教學思路,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jīng)歷,對高校軍事理論課程實踐活動內容設置進行了思考,針對該問題有了一些較為成熟的思路,如下是實踐活動內容安排的幾種樣式:
一、參觀活動
可組織學生參觀愛國主義、國防教育、黨員教育基地等。根據(jù)課程的安排、當?shù)氐娜宋木坝^或教育設施等條件,因地制宜、有所取舍地進行參觀活動。如戰(zhàn)爭遺址、紀念館、紀念碑、烈士陵園、博物館、展覽館等。要在整個教學計劃中留出時間段,如實踐周或實習時段。參觀時要結合課程內容進行適時的講解和教育,結束后要結合參觀的內容,進行思想認識的梳理和總結,鞏固或消化平時課堂所學的知識內容或提高戰(zhàn)爭觀念與國防意識。也可布置相關的作業(yè),與實踐學分評定、登記平時成績掛鉤,來作為全面衡量學生的依據(jù),如參觀抗美援朝紀念館之后,可布置學生寫期中命題論文《為了難以忘卻的紀念――參觀抗館有感》,這樣的活動加思想表述的模式使參觀活動能承載一定的學習任務,以防與課程脫節(jié)。
二、國防知識競賽
重視國防教育方面知識比賽的相關活動的開展,也是對本課程的一種促進。競賽要提高關注度,就需要對此做詳細的預案,以備長期的參考,使該項工作常規(guī)化,設置加分或榮譽稱號等獎勵措施來吸引學生參加,競賽的內容要緊扣課程內容、教學大綱,同時要有實用性和趣味性。
三、國防演講比賽
首先演講比賽的選題要緊扣時事熱點焦點來設置活動的議題;其次是密切配合國家的大政方針來決定活動的范圍;第三是充分做好宣傳和動員工作,來保證演講比賽的參與度;第四是把對國防教育活動的評價和考核工作與學生的學業(yè)評價結合起來。第五是多方征求意見,運用集體智慧,確定好的活動方案。第六是在活動中加強引導,不放任自流,圍繞主題,充分體現(xiàn)國防教育的學科特色。
演講題目可以是確定主題,圍繞主題自定題目;還可以確定同一題目,以便在同一平臺上來展示選手的水平。
四、國防教育征文比賽
征文比賽相對比較容易組織,占時占地少,不易受條件的限制,需要在保證參與人數(shù)、參講稿件質量、參賽學生現(xiàn)場發(fā)揮水平上下功夫。不僅要做好活動的組織安排,還應做好評選評議工作,以保證選拔的公正與客觀。
每個年度內組織一次國防主題征文活動為宜,根據(jù)國防教育日或國內重大紀念活動、紀念日來確定演講比賽主題為好。比如筆者所在的教研組今年確定的國防教育活動主題是弘揚偉大抗戰(zhàn)精神,同心共筑強大國防。今年正逢國家舉行紀念抗戰(zhàn)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大會,引導學生關注于此,來抒發(fā)愛國情懷以演講的形式就比較好。
五、安全教育活動
從大的方面來說,安全教育活動是開辟國防教育第二課堂,為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增加大學生的國防意識,舉辦以關心國防事業(yè),增強國家安全觀念,祖國在我心中為主題的一些大學生與的活動。
從細節(jié)方面來看,可安排在教學的實踐周內,組織有關專家來對大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座談或做安全主題報告。在軍事技能的訓練中加大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和戰(zhàn)爭安全演習的內容。安全內容不僅包括逃生、救護、野外生存演練,也可擴大到三防、防空、消防、生活中的安全自救等內容。不僅讓學生感到安全責任的重大,還讓他們感到安全教育對他們自身利益的重要性。
總之,堅持搞好國防教育活動,要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結合國家大政方針,努力擴大學生的參與面。積極營造條件,做好充分的預案,就可極大地調動廣大學生的參加熱情。活動真正展開了,就可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強了國防意識,最終完成培養(yǎng)其愛國精神和獻身國防事業(yè)的社會責任感的目標。只要這些活動擴大了軍事理論課程的影響力,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就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杜松彭,郭之珂.《軍事理論教程》.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2]王傳中.《大學國防教育》.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