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蘭
【摘 要】青年教師是實施素質教育,推進教育現代化的生力軍,是未來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希望。為了培養(yǎng)和造就高素質教師隊伍,自2014年以來,教育部要求全國中小學教師進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訓學習。這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采取的一項重大舉措。通過這次的培訓學習,我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收獲匪淺,體會很深。
【關鍵詞】新時期;青年;教師
高中教學主體是學生,教師是起主導作用的,如何發(fā)揮主導作用,提高教師的素質,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是綜合性人才培養(yǎng)的關鍵。提高教師素質也是當前基礎教育教師隊伍結構發(fā)展變化的需要。據調查表明,在中學階段,有相當部分教師都不是師范學院畢業(yè)任教的;35歲以下教師在學校占的比例也較大;近幾年師范院校畢業(yè)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新教師,還缺乏教學實踐經驗,事業(yè)意識、工作意識、責任意識都有待修煉。青年教師所占比例逐年提高,他們學歷層次高,思想活躍,給學校帶來了新的生機、新的活力和新的希望。如何把他們培養(yǎng)成思想水平高、業(yè)務能力強的骨干教師、優(yōu)秀教師?為適應新形式,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已成為當前教育系統的一項十分重要的戰(zhàn)略性工作。
一、新時期青年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教師的基本素質,就是針對不同層次教師,按照教育教學規(guī)律,與時倶進完成教書育人、教學相長的工作任務所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和崇高品質。
一是青年教師應有崇高的師德(職業(yè)道德),這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靈魂。從教師勞動特點看,教師工作具有同質轉化性。教師道德風范本身對學生思想道德有著強化性的作用。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應該向“教書育人的杰出楷?!薄ⅰ爱敶袊R分子的優(yōu)秀代表”們學習,教師的師德必須是:進一步弘揚優(yōu)秀教師熱愛教育、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無私奉獻的精神;不斷增強以身立教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做為人民服務的教師,做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二是青年教師應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廣博的知識和較強的教學水平,這是教師的基本素質,是教師隊伍建設的基礎。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特別是信息互聯網進入百姓家庭,對傳播人類文明的教師,知識更新要求愈來愈強烈。有關資料表明,從20世紀80年代末起,知識更新周期越來越短,每到2~3年更新一次。這對于求知欲望強烈的學生,其掌握新知識新技能的欲望也會愈來愈強烈。在這種形勢下,教師要想踏準時代的節(jié)拍,就應促使自己提高教學能力,拓展專業(yè)知識的寬度和深度,不斷“充電”,進行持之以恒的學習。
三是青年教師應有堅持以人為本,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的教育教學理念,這是教師的根本素質,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習主席指出:“對教師來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堅持在教育教學中以學生為本,就是要正確處理師生關系。沒有學生,就談不上有老師,這是相輔相成的并證關系。這種關系,在政治上是平等的,教學上是相長的,情感上是愛生如子,愛生如弟妹,尊敬老師,和諧發(fā)展的關系。教師,在學生的人生道路、教育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上,起作主導的、決定性的啟蒙引導作用。教師,要知曉學生個性特點、行為方式、思維方法、興趣愛好、生活習慣、家庭情況等。教師,要幫助學生學會知識,學會動手、學會動腦、學會做事,學會感恩、學會做人。教師,要在教學上,做到“四個認真”,即認真?zhèn)湔n,因材施教,不用舊教案、舊課件;認真講課,向40分鐘要質量、效益;認真批改作業(yè),原則上每個學生的作業(yè)都要親自批改,不以綜合講評代替或學生代批改;認真精選參與教材和例題,減輕學生負擔,對所謂“后進生”,一個也不能放棄,做到抓兩頭帶中間,全面全員提高學生德智體健康成長。
四是青年教師應有改革創(chuàng)新意識,這是教師不可缺少的素質,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時代要求。在新時期,實施基礎教育的改革創(chuàng)新,教師要做到“三改革三創(chuàng)新”。改革教學方法,牢固樹立“學、思、知、行這四個方面結合”創(chuàng)新理念。變灌輸式教學為啟發(fā)式教學,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調動教師、學生兩個積極性,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學習,掌握認知的手段,而不僅在于知識的本身”。改革基礎教育課程,牢固樹立素質教育的創(chuàng)新觀念。全面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學生來講,要減負減壓,對教師來講,就是如何創(chuàng)新素質教育模式,對教育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更嚴更新的要求。有的學校探索出情景教育、愉快教育、賞識教育、取消半期考試、取消以分數排名次等等,這些富有創(chuàng)建性的素質教育模式,不妨可以試試。改革過去“只要有知識就能當教師”的成長發(fā)展模式,牢固樹立教師職業(yè)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意識。為此,必須做到“三個明確”即明確教師職業(yè)化是新時期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要求,需要教師用系統的現代化教育科學來支撐,用嫻熟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能來駕馭,用崇高的職業(yè)精神和較高的發(fā)展能力來維持;明確教師職業(yè)發(fā)展的主陣地在學校,職業(yè)能力和教學水平的提高在教學實踐中形成發(fā)展起來的;明確教師職業(yè)發(fā)展的“源頭活水”在于教師自身的教學實踐,實現自身職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新時期青年教師培養(yǎng)和成長的基本思考
青年教師的水平如何,關系到基礎教育的質量問題,整體水平的高低,也就決定了目前基礎教育水平的高低。優(yōu)質的教師資源永遠都是稀缺的。因此,如何幫助青年教師具備一個合格教師應有的修養(yǎng)、責任心、教學能力和人格魅力,不僅是一項緊迫而艱巨的任務,而且要上升到戰(zhàn)略的高度來認識,是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的關鍵??梢栽O想,沒有優(yōu)秀的師資力量做保證,提高基礎教育的質量就永遠只能是一句容許。因此,對青年教師培養(yǎng)和成長的著力點,必須放在以不斷提高教師能力為重點的繼續(xù)教育,終身教育上來。具體應做好四個方面的培訓工作。
一是脫崗培訓。學校領導有目的、有計劃的選拔一些年輕教師到師范院?;蚪處熯M修學院,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分類培養(yǎng)各類學科帶頭人,時間可一年或半年,以提高現代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和實際教學能力。
二是不脫崗的短期培訓。學校組織部分青年教師、骨干教師,利用雙休日的星期天,與相關師范大學簽訂合同,提出要求,聘請學科著名教授講課,相對集中培訓。旨在解決當前基礎教育教學中的共性問題、熱難點問題、前沿性的重大專題性問題。
三是實行“老帶新”的培訓。就是由學校組織統一安排,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對青年教師實行一對一,結對子,制定培養(yǎng)規(guī)劃,提出目標要求,時間至少兩年,通過嚴格的考核合格后,由學校支付老教師適當的報酬。實踐證明,這種帶研究生式的培養(yǎng)模式,效果是非常好的。
四是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比如,組織觀摩教學、集體備課、經驗交流、教研活動、專題研討、技能競賽、課件制作等活動。這種培訓活動,對青年教師掌握現實的課程教學能力,有效應對當前的教學工作,無疑會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富有實踐性和實效性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