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武壹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教育是孩子通向社會的第一座橋梁。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父母們如何當好第一任老師、辦好第一所學校、搭建好第一座橋梁是家庭教育一個永恒的課題。下面結合我多年的實踐,粗略談三方面體會。
一、要正確看待孩子的成績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哪個孩子不希望自己考試能拿高分?哪個父母不希望孩子成績優(yōu)秀?所以如何正確看待孩子的成績很重要。如何正確看待孩子的成績呢?提幾點建議:
1.要正確認識考試。首先,考試前要為孩子營造寬松的氛圍。一要鼓勵孩子考好,但不要給孩子加壓;二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不要把自己的主觀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有的家長在考試前給孩子定分數指標,結果孩子的分數達不到要求,家長就一味地指責、訓斥、施壓。有些孩子平時成績優(yōu)秀,但一到考試就發(fā)揮不出來,往往是因為心理壓力太大所至。所以父母在考試前不要給孩子施壓,讓孩子在考試中保持平常心態(tài)。其次,考試后要好好和孩子總結。不論孩子是否考好,都要和孩子好好總結??己昧艘剟?,100分的要獎勵,從59分到60分,跨越了從不及格到及格,更應獎勵??荚伊艘以?,吸取教訓。再次,要讓孩子知道,分數只能代表過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后,重要的是那些答錯的題,因為答錯的題他們還不會,還要去領會、去掌握,避免下次犯同樣的錯誤,這樣孩子才會朝著進步的方向發(fā)展。
2.要從孩子的實際出發(fā),不要盲目比較。每個孩子的實際情況不一樣,都有長處和不足。但有些家長總愛拿自己孩子的低分和其他孩子的高分比,結果越比越氣憤,總免不了說一些偏激的話傷害孩子,比如說“你真笨”、“我怎么就生了你這么個蠢孩子啊”諸如此類的話,結果孩子被打擊了,信心沒了,越來越差了。其實,孩子先天的差距是很小的,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不比別的孩子笨。孩子存在差距的原因:一是后天教育的影響;二是孩子努力的程度。有些孩子很勤奮了,有些孩子還不夠勤奮,所以存在差距,但這個差距通過勤奮是可以補回來的。
3.鼓勵孩子全面發(fā)展。首先,家長不要只看語文、數學的成績,圖、音、體、美等各科的成績也很重要,都是孩子素質的反映。其次,孩子良好品德的養(yǎng)成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也很關鍵。再次,良好的行為習慣(如:善于思考、樂于探究、認真細心、學習有計劃等)也很重要,這些都是孩子應具備的,是孩子可以享用一生的東西,也要注意培養(yǎng)。
二、要為孩子營造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
1.要重視言傳身教??鬃釉疲骸捌渖碚?,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高喊千遍口號,不如一個以身作則的具體行動。父母的言行舉止在無形中感染和熏陶著孩子,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2.要有高尚的人格。父母的人格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如:要求孩子好好學習,你必須是一個好學的家長;要求孩子不貪玩,你必須是一個勤勞的家長;要求孩子孝敬老人,你必須是一個孝子;要求孩子團結同學,你必須要搞好家庭和鄰里關系……
3.要正確引導。有些父母教育孩子在外一味逞強,事事不讓人。有這樣一位家長,他的孩子被同學打了,皮外受了點傷,家長不問原因,跑來學校告狀,并且還不夠冷靜,當著雙方孩子的面,揚言說:“如果你再敢動我的兒子,我就收拾你”。他還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果別人打你,你一定要還手,不能太吃虧了”。這位家長操之過急,誤導了孩子。如果父母給孩子指引一個錯誤的方向,教育孩子還手打人,孩子可能會認為打架是對的,以后可能會變得喜歡打架,甚至會有暴力傾向。
4.要關愛不溺愛。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要注意方法,多愛在心上,少愛在面上,更不能溺愛。生活中,不少父母看到孩子有毛病,卻舍不得管,怕孩子受委屈,姑息遷就,放任自流,結果孩子是非不分,善惡不辯,缺點很多,甚至心中只有自我,沒有他人。
5.要營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如:調查中發(fā)現(xiàn),成長在吸煙家庭環(huán)境中的孩子,大部分長大后都染上吸煙;成長在賭博家庭的孩子,大部分長大后都染上賭博。正所謂是“種瓜的得瓜,種豆的收豆”。因此,父母要給孩子營造一個健康、文明、溫馨、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才可能使孩子健康成長。
三、多給孩子鼓勵,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因此要多給孩子表揚和鼓勵,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但鼓勵孩子必須建立在對孩子全面了解的基礎上,特別對后進的孩子,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的“閃光點”,要多鼓勵、少批評。對孩子的鼓勵要把握一個原則:要恰當,要真誠,要充滿愛,要激勵上進,要有導向作用。這樣才會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我,孩子的行為才會向好的方面轉變。
有這樣一篇文章:
一位母親與家長會
孩子上學了,作為媽媽哪個不希望聽到來自學校的好消息。然而,每次家長會,都令她失望,因為人家都有一個聰明乖順的孩子,而她的孩子卻愚頑不化。
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癥,在板凳上連三分鐘都坐不了,你最好帶他去醫(yī)院看一看?!?/p>
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她老師都說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點兒流下淚來,因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現(xiàn)最差;惟有對他,老師表現(xiàn)出不屑。然而。她這樣告訴了她的兒子。
“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鐘,現(xiàn)在能坐三分鐘了。其他的媽媽都非常羨慕媽媽,因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p>
那天晚上,她兒子破天荒地吃了兩碗米飯,并且沒讓她喂。
兒子上小學了。家長會上,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學考試,你兒子排第49名。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礙,您最好能帶他去醫(yī)院查一查。”
回家的路上,她流下了淚。然而當回到家里,她對坐在桌前的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他說了,你并不是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會超過你的同桌,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p>
說這話時,她發(fā)現(xiàn),兒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沮喪的臉也一下子舒展開來。她甚至還發(fā)現(xiàn),兒子溫順得讓她吃驚,好像長大了許多。第二天上學時,去得比平時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長會。她坐在兒子的座位上,等著老師點她兒子的名字,因為每次家長會,她兒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總是被點到。然而,這次卻出乎預料,直到結束,都沒聽到。她有些不習慣。臨別,去問老師,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xiàn)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兒危險?!?/p>
她懷著驚喜的心情走出校門,此時她發(fā)現(xiàn)兒子在等她。路上她扶著兒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甜蜜,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p>
高中畢業(yè)了。一個第一批大學通知書下達的日子。學校打電話讓她兒子到學校去一趟。她有一種預感,她兒子被清華錄取了,因為在報考時,她給兒子說過,她相信他能考取這所學校。
她兒子從學?;貋?,把一封印有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的特快專遞交到她的懷里,突然轉身跑到自己房間里大哭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是您……”
這時,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幾年來凝聚在心中的淚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這位母親充滿愛的話語猶如陽光雨露,“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滋潤著孩子,撫育著孩子茁壯成長。
父母們,你會夸獎孩子嗎?能否從這位母親的身上得到一些啟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