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少陽
向量是一個重要的數(shù)學工具,三角形是一個基本的數(shù)學模型,二者結(jié)合相得益彰、異彩紛呈,下面列舉三角形中的向量問題,展示向量工具的靈活性與重要性。
一、求內(nèi)角和邊長
例1.△ABC中,角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設向量=(a-c,a-b),=(b,c+a),若與共線,則角C的大小為( )
A. B. C. D.
解析:由與共線知(a-c)(c+a)=b(a-b),整理得a2+b2-c2=ab,由余弦定理知cosC==,故C=,選擇C。
例2.△ABC中,∠A=60o,∠A的平分線交BC于D點,若AB=4,且=+λ(λ∈R),則AD的長為( )
A.2 B.3 C.4 D.5
解析:由B、C、D三點共線知+λ=1,故λ=,則=+,
即-=3(-),=3,由內(nèi)角平分線性質(zhì)知||=3||,
則||2=(+)2=2+·+2=27,
故||=3,即AD長為3,選擇B。
二、判斷三角形的形狀
例3.△ABC滿足2=·+·+·,則△ABC是( )三角形。
A.等邊 B.銳角 C.直角 D.鈍角
解析:將已知條件整理得·=0,則CA⊥CB,故選擇C。
例4.O為△ABC所在平面內(nèi)一點,滿足(-)·(+-2)=0,則△ABC是( )三角形
A.等腰 B.直角 C.等邊 D.等腰直角
解析:取AB中點D,由-=,-=知+-2=+=2,又-=,
故·=0,則CD⊥AB,而CD為中線,故選擇A。
三、判斷三角形的心
例5.O為△ABC內(nèi)一點,滿足++=,則O為△ABC的( )
A.垂心 B.內(nèi)心 C.外心 D.重心
解析:取AB邊中點D,由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知+=2,條件轉(zhuǎn)化為=2,由重心性質(zhì)選擇A。
例6.M為平面內(nèi)一點,A、B、C是平面上不共線的三個點,動點P滿足條件=+λ(+) (λ>0),則P點的軌跡一定通過△ABC的( )
A.外心 B.內(nèi)心 C.垂心 D.重心
解析:令=(+),由向量加法法則知平分∠ABC,而-=,
由=λ知BP為∠ABC的平分線,故選擇B。
四、求三角形的面積(面積比)
例7.已知=(2,-1),=+、=-,若△AOB是以O為直角頂點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則△AOB的面積為( )
A.3 B.6 C.9 D.12
解析:由題意||=||且⊥,即|+|=|-|且(+)·(-)=0,整理得||=||且·=0,故||=|+|=
=3,則△AOB的面積為||2=9,選擇C。
五、證明三角形命題
例8.求證:三角形的三條高線共點。
已知:△ABC三邊上的高線分別為AD、BE、CF,求證:AD、BE、CF共點。
證明:由AD、BE相交,設交點為O,下面證明CO⊥AB,且CO與CF重合。
∵AD⊥BC,BE⊥AC, ∴⊥,⊥,
=+,=-,
則·=(+)·(-)=(-)·(-)=·(+-)=·=0。
故⊥,即CO⊥AB,已知CF⊥AB,
由平面內(nèi)過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垂線有且只有一條得CO與CF重合,故AD、BE、CF共點O。
說明:用向量法還可以證明三角形的三條中線共點,三條內(nèi)角平分線共點,三邊的中垂線共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