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杏琳
年少的日子總是伴隨的迷茫與無知。輕狂,傲慢,自尊。還記得夏天穿著短袖坐在樹下伴隨林蔭看書的你,陽光猶如一杯香濃的咖啡,隨時間暈開的是淳淳的香味。一齊走過了這么多些時光,我也不想再多回憶,因為回憶是都沒徒勞無獲而又最無能為力的事。它那么卑微,空白。但是我又不得不回憶,我只想用短短一夜來審視我整飭的青春,雖然那么血跡斑斑,那么渾濁不堪。正如一個人所說:“一個人要舉足輕重并且誠懇無欺地面對自己的過去是一件多么困難的事。”
正如當下眾多年輕人一樣 你我不知何謂青春,這確實是你我最為困擾而卻最不愿面對的問題,這時候的我們急切的需要證明自己已經長大迫切的渴望得到認可和關注,所以我們張狂,高調,以至浮夸,隨之而來的是公眾給予我們的標簽,你我卻又順應這標簽麻痹自己一般的活著,其實在你內心心底確切是這樣的么,亦或是隨波逐流。曾經無知,而現在迷惘,究竟是否時代的潮流將我們打磨的圓滑處世。我以為每個人都是獨立存在的,雖然我們的一生要與萬億人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但個人思想、情緒 依然獨立支配你,讓你獨一無二的存在世界上。
關于世界,我正如絕大多數人一樣,樂于談論而羞于為伍,用時而憤怒,時而懷疑的眼光掩飾內心惶惶不安。害怕融入從而孤獨,渴望成為小眾卻一直被大眾推著走。甚至何為世界,也如襁褓中嬰兒般恍然不知,兒時經常在花園中看螞蟻,覺得螞蟻好自由,身軀那么小,花園那么大,其實對于世界,我們又如同螞蟻一般。佛說一花一世界,人又何嘗不是。也許之前的人生我們的世界在幾十平米的教室,在煙籠霧罩的酒吧,在一節(jié)節(jié)踏上歸途的車廂,在你與你戀人知道的樹下,總之,未來的世界一定會更加開闊,更加明媚。
關于未來,應是有美好憧憬的,念初中的時候憧憬高三,以為自己會認真努力扎進課本中學習再金榜題名,高三那年又在憧憬大學,以為可以激揚文字指點江山,到大學在憧憬畢業(yè),以為能事事如意平步青云?;蛟S時間將這些美好的夙愿變成了泡影,或許離我們預期有些距離,已然不是重要了,從中的付出,收獲的知識,遇到的人或事,全都是可以獲致一生的財富。懷揣的無法觸及的美好愿景是必要的,它們都是會遇到的挫折的解藥。也許真有那么一天,夢想悄然實現。
關于夢想,我經常思考它與理想之間的差別,不過夢想是年少異想天開給自己許下的天馬行空荒誕無理的理想,而理想是歲月磨礪后迎合現實甘于妥協的夢想,無論如何,我們應有其一。再往高一層次,那就是所謂的信仰,以前一直很樂于很朋友談論,什么是信仰,是無論世事變遷都不會在你內心磨滅的本真。人是一定要有信仰的,不然一生到頭卻不知道自己追求為何物,信仰是支持靈魂的燈芯,是人生終點的燈塔。所以我希望身邊的朋友,能騰出一點點,審視自身,找到你獨一無二的,就算旁人無法理解,我希望我們能為此奮斗不止,至死不渝。
送給每位在塵囂中,想安靜下來你。
(作者單位:湖南人文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