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玲
初二的學生正值身心“聚變”時期,美國心理學家霍林沃斯稱為“心理性斷乳期”。初二階段也是“最危險”的階段,初二學生最難管理,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初二現(xiàn)象”。作為班主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經(jīng)過一年的學習生活,學生熟悉了環(huán)境,熟悉了同學,一些學生開始迫切想擺脫束縛,體驗與感受一些新鮮的東西;對一些問題學生也常常有自己的看法,喜歡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總之,對教師的指導和管理不像初一時那樣“聽話”了。如何因勢利導,順利地帶學生走過這段特殊時期呢?
大禹治水是古老簡單的故事,面對洪水泛濫,大禹的父親采用“堵”的方法,結果失敗了;大禹接過治水的重任,采用“疏”的辦法,最終成功了。這里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啟示,就是疏導。根據(jù)學生的特點,我嘗試利用小班會來解決班級問題,初見成效。
之所以叫“小班會”,是因為它具備即時性、臨時性的特點,一事一議,在短短十幾分鐘甚至幾分鐘內(nèi)明確問題、分析問題,最終解決問題。小班會完全由學生自己做主,六名班委結成兩人三組輪流策劃主持小班會,而班主任則完全放手退居幕后。這符合學生不想受束縛、體驗新鮮事物的特點。我們是這樣來開展小班會的:
“說說心里話”。逆反心理在學生中比較普遍和突出。如在課堂上對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不滿意,故意表現(xiàn)出不愛聽講的樣子,做小動作,提一些怪題刁難教師,有時說一些俏皮話引起哄堂大笑,擾亂課堂秩序,引以為樂。這些學生智力不低,思維活躍,不滿現(xiàn)狀。于是,班委在小班會上讓全班同學談論這個問題。主持人把平時表現(xiàn)“突出”的兩個學生叫到前面,問他們?yōu)槭裁匆@樣做,說說心里的想法。他們說是習慣了,也沒什么目的。這時,主持人給出了科學的分析:“這是逆反心理的表現(xiàn),處在我們這個年齡,有逆反心理是可以被理解的,但你們這樣做也是不成熟的行為,你們應該換位思考,我們的老師會有什么感受?;蛟S你們認為對人不禮貌的行為可以引起別人的注意。實際上,這里面有沒有想博他人一笑,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的想法呢?”這樣的分析似乎觸動了學生的內(nèi)心,他們倆很慚愧,在全班同學面前保證堅決改掉這個壞毛病。接下來,主持人發(fā)動全班學生一起督促他們,并且學生們還制定出了相應的懲罰措施,對同學的行為進行規(guī)約?,F(xiàn)在,據(jù)任課教師反映,這種現(xiàn)象基本杜絕了。
“我們來PK”。在學習方面,初二是一個分水嶺,一部分學生在初二進步很快,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存在畏難情緒,將心思用在學習之外,導致成績迅速下降,對學習失去興趣,自暴自棄。針對這種現(xiàn)象,全班學生在小班會上進行討論,制定出了兩人PK的對策。全班26人兩兩結合,組成了13個競爭組,建組原則是根據(jù)實力、水平自愿結合。為了使競爭組增加一點刺激性和趣味性,學生又設計了兌獎表格。自從引入了競爭機制,每個學科的每次測驗、聽寫、默寫等都成為了學生PK的內(nèi)容,學生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班級內(nèi)學風濃厚。在隨后的期中考試中,我們班有13名學生達到總分優(yōu)秀,這些成績給了學生們極大的鼓舞,使他們增強了自信心,并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
總之,小班會的主旨是:小班會匯聚班級熱點,小班會弘揚閃光精神,小班會帶領班級良性發(fā)展,小班會指引學生健康成長。前兩句揭示了小班會的內(nèi)容,后兩句道出了小班會的作用。利用小班會來解決班級問題效果明顯。學生們非常喜歡小班會,因為小班會營造了一種民主、自由、輕松、和諧的氛圍,這種氛圍滿足了他們表現(xiàn)自己、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愿望,如今學生們有話敢說,有話愿說,煩躁、逆反情緒獲得釋放。這些事情如果都靠教師去說教,效果會怎樣呢?小班會更親切,因為不管什么內(nèi)容,都是學生在操作,把教師提要求變成自己約束自己,這樣一來,學生們沒有絲毫抵觸心理,并且樂于接受。
編輯 肖佳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