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愛東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目前高校課堂的建立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盡管相比傳統(tǒng)教學而言,目前教學中的人文精神教育比重有較大的提高,但是同時也忽略了對字詞的教學,這制約了高效課堂的發(fā)展,因此在目前初中語文教學中必須重視字詞的教學,以提高初中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本文正是基于此,圍繞在高效課堂的環(huán)境下如何有效開展語文字詞教學開展探討,旨在為今后初中語文教學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高效課堂;初中語文;字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4-0142-02
隨著新課標理念的不斷深入,我國初中語文教學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都出現(xiàn)了變化,但是不管如何變化,語文教學的基礎仍然是學生聽、說、讀、寫方面的提高,不管是哪種類型的教學,其最終的目的都是對學生這幾方面能力的提高,并且語文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也應該圍繞以上四點要素開展,以語文閱讀和寫作來說,字詞是構成整個語文內容的基礎,因此只有實現(xiàn)字詞教育的高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課堂。對此,本文主要開展了以下研究。
1.工具書的合理應用
在《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要求:在教學中必須以多樣化的工具書來協(xié)助教學,并且對信息進行多種媒體的收集和處理。但是目前初中教學的現(xiàn)狀是,學生并未充分利用工具書,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學生對于工具書的重視度不足,另一方面則是教師也并未讓學生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使用工具書,對于字詞學習來說主要的工具書就是新華詞典,而學生在學習中如果遇到生詞生字懶得去翻閱詞典,要么直接忽略,要么敷衍帶過,導致下次遇到的時候仍舊不懂。針對這種不良情況,教師應該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上課時告訴學生使用工具書的重要性,并傳授正確的查閱方式,同時在家長會告知家長工具書的重要性,使其能夠在課下輔導學生作業(yè)時使用工具書;第二,教師可以組織工具書能力競賽,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查閱方式,并體會到查閱工具書的樂趣;第三,教師應該將工具書的使用融入到教學中,讓學生養(yǎng)成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在遇到字義不懂得字詞時,應該第一反應是利用工具書獲得正確的答案,以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引導學生歸納學習方法
初中階段,學生要掌握的字詞量還是很大的,作為教師,要引導學生歸納學習字詞的方法,快速地記住字詞的正確寫法,理解同一個字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思。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許多詞都有近義詞、反義詞,有些字還是多音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這些詞匯進行區(qū)別教學,在教一個新詞的同時拓展它的反義詞、近義詞,鼓勵學生進行積累訓練,這樣就可以不斷增加學生的詞匯量。字詞的積累達到一定的程度,學生就能夠在寫作中靈活地運用詞語。教師在進行字詞教學的過程中,要盡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進行引導,讓學生盡量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而不要一味地刻板灌輸,降低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在語文學習中,有許多詞語都有多個意思,放在不同的句子中理解其意思就完全不同。教師可以抓住語文字詞的這個特點,合理運用于教學過程中。例如在蘇教版語文教材《蘇州園林》一文中對于"寂寞"一詞的學習,原文中是說"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單純從這一句去感受"寂寞"這個詞的意思,其意義就是"冷落、孤單",但放在全文看,講的是蘇州園林的景色,這里"寂寞"的實際語言意思是指"冷清、單一"。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將這些不同的語境下的不同語意挑出來,不要使學生產生誤解,同時鼓勵學生進行朗讀,反復體驗某一個詞語的意境,引導學生質疑某一個詞的意思,這樣會營造出一個特別有趣的字詞學習氛圍,更加有利于學生學習字詞。
3.開展有趣的課后活動
學習字詞,不僅需要能夠正確地理解它的意思,還需要進行大量的鞏固練習,但如果總是枯燥地進行字詞書寫,很容易讓學生感到疲倦,有時候寫多了,反而會讓學生質疑字是不是寫錯了。鞏固字詞訓練的方式有很多,學生可以通過聽、說、讀、寫、用等幾個方面來加強對字詞的鞏固。教師要合理地將"語文來自于生活"的理念植入字詞教學中。
例如對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三顆枸杞豆》一課的字詞教學,重點詞匯有:枸杞、花蕊、螺旋形、殷紅、縫隙、紅暈等。對此完全可以進行實物教學,讓學生們有一個更具體的印象,從而加深對字詞的記憶。在課后,教師也可以開展豐富有趣的活動,例如摘抄、朗讀、演講、書寫比賽等,鼓勵學生將學到的詞語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描述出來,可以是聲音,可以是畫作,鼓勵學生進行開放性思維,讓學生們在玩樂中輕輕松松地學會字詞,記住字詞。
4.區(qū)分字詞的差異以及時代背景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不同的字詞進行對比,對比的詞語主要指學生容易混淆的同義詞和近義詞,讓學生了解這些詞語的差異所在,比較的重點應該是字而不是詞,因為容易讓學生感到困惑的主要是不同詞語之間的相近字,例如檢查和檢察中學生對于"查"和"察"的理解就容易出現(xiàn)混淆,對此教師可以選擇不同文章的情景來說明兩者之間的不同,不僅能夠讓學生鞏固已學的課文知識,還能夠讓學生直觀的了解到兩者的差別,避免寫作中出現(xiàn)混淆的問題。
我國的字詞博大精深,并在不同的歷史階段都有其特定的意思,例如在魯迅先生的《社戲》一文中,有"喝采"、"漂渺"等詞語,如果教師不說明那么學生可能在其他的地方使用這類字詞導致錯誤的出現(xiàn),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向學生闡述字詞特定的時代背景,避免學生對字詞的認識存在誤區(qū),同時學生也會了解到字詞都會接收到時代賦予其的特殊含義,在未來遇到相關詞語時也可以以發(fā)展的觀點看待。
綜上所述,字詞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合理的應用工具書,并利用背誦、抄寫等多種方式來擴充學生的詞匯量,利用詞語造句等方式來提高學生對字詞的應用能力,另外重點就字詞的差異進行教學,以深化學生對于字詞的認識。中國的字詞經過長期的發(fā)展,其蘊含的文化價值極大,而學好字詞也必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不應急于求成,而是要循序漸進的開展字詞教學,同時重視對字素的教學,讓學生更易于掌握字詞。總的來說,字詞是學生語文能力不斷提高的基本前提,也是學科中不容忽視的重點,教師應該了解到字詞教育的重要性,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的教學,不斷優(yōu)化教學手段,最終讓字詞教學的價值得到完全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