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彤
摘 要:國學蘊含著中華民族博大的精神內涵,在當今社會中發(fā)揮著重要的價值作用。在高校開展國學教育對于傳承中華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并有助于促進高校教學體系系統化。本文從高校國學教育的重要價值體現著手,深刻解析了高校國學教育的發(fā)展現狀,進行了高校國學教育的實現分析。
關鍵詞:高校;國學教育;價值;實現;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11--01
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優(yōu)秀文化歷史傳統,對國學的研究與學習,亦是在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弘揚與傳承。加強國學教育,要始終貫穿中華民族精神,掌握其精髓,并且注重革故鼎新。既注重保持民族性,又加強與時俱進。全面開展國學教育,將為我國傳統文化發(fā)展注入新鮮血液。
一、發(fā)展高校國學教育,突顯文化戰(zhàn)略意義
1、開展國學教育,有助于提升師生道德素養(yǎng)
學校的核心作用是實現教育,而教育的本質則是促使每個年輕人能夠形成獨立而正確的判斷力。國學教育具有深邃的文化內涵,在高校推廣國學教育,能夠讓廣大教職員工和學生充分吸納國學精髓,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養(yǎng),培養(yǎng)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更好地推動實現社會和個人價值。
2、開展國學教育,有助于完善高校教學體系
高校教學體系對于學生的學習成長事關重要。一個全面、科學的教學體系,有利于學生知識體系的形成,以及知識運用能力的提升。只有開展國學教育,高校才能建立一個系統、全面的教學體系,學生才能形成更加系統的知識體系,促使學生既具備科學文化素養(yǎng),又具備高尚的道德素養(yǎng),為社會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
3、開展國學教育,有助于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國學集中體現著中華民族精神,國學教育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與發(fā)揚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通過開展國學教育,促進傳統文化發(fā)展,有助于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推動建設精神文化家園。尤其是作為承載著祖國希望的年輕人,身上肩負著振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光榮使命,不僅要掌握熟練的社會生存技能,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更要擔負起傳承中華民族精神的使命,推動文化社會建設。
二、高校國學教育發(fā)展現狀不容樂觀,亟待解決
1、缺少國家相關配套政策
隨著國家對培育中華民族傳統精神的重視,陸續(xù)出臺了一系列舉措,然而,在實際落實過程中,還存在執(zhí)行不到位的情況。尤其是在國學教育的推廣中,相關配套措施不健全,不能更好地促進國學教育發(fā)展。
2、缺乏專業(yè)化教學隊伍
目前,在高校國學教育發(fā)展中,普遍缺乏專業(yè)國學老師,嚴重制約著高校的國學教育。并且,在國學教育實踐中,也沒有相應配套的國學教材。教學中使用的國學教材要么存在爭議,要么缺乏權威性。
3、師生對國學教育關注度不高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轉型期,社會實用主義風氣較重,大學生普遍關注各種證書的考試以及專業(yè)考試,由于國學教育這門學科沒有被列入正式考試學科中,導致師生忽略了對國學教育的關注,缺少學習主動性。
4、對國學教育的研究不夠深入
由于國學教材的限制,以及國學專業(yè)教師的缺乏,導致目前對國學的系統研究還比較片面化,缺乏更加深入的探索與研究,不能充分挖掘國學的精髓,普及國學精神內涵。
三、發(fā)展高校國學教育,切實措施實現分析
1、完善相關配套措施,保障國學教育順利實施
政府部門在推動國學教育發(fā)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須及時解決國學教育政策不到位的情況。安排專國學業(yè)人士對當前高校教育現狀進行科學調研,形成國學的系統教育措施,促進高校國學教育的進一步改革與優(yōu)化,推動高校國學教育發(fā)展。
2、建設專業(yè)化教學隊伍,為國學教育提供專業(yè)指導
高校應組建專門國學教育機構,做好國學教育的組織保障。加強國學教材建設,采取中西借鑒、古今結合的方式組建新教材,為高校國學教育提供科學基礎。同時,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高校教師國學素養(yǎng),積極引進專業(yè)國學人才,開發(fā)系統教學課程,構建科學、系統的國學教育課程體系。
3、營造良好學習氛圍,促進國學教育的推廣
必須提高全體師生,尤其是學校領導層對國學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加大宣傳教育力度,讓國學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督促教師調整自己的教學結構,積極提升自己的國學素養(yǎng),主動設計國學教學方案,如,組織學習弟子規(guī)、論語等國學經典科目。制定詳細課堂教學教案,把國學教育落實到教學工作中。大學生應認識到國學的重要性,積極主動參與到國學教育中,在掌握科學知識的同時提升自我的道德修養(yǎng)。
4、突出特色,深入研究國學教育
高校在開展國學教育的同時也要因地制宜,深入研究國學,結合本校具體情況,開展特色國學教育。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讓全體師生在活躍的氣氛中感受國學的精神內涵,充分調動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富有特色的國學教育模式。如,在理工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可進行中國古代科技史的穿插教學,分層次、有針對性的推進國學教育發(fā)展。
結束語:
推動高校開展國學教育,從宏觀層面上說,能夠促進我國文化事業(yè)建設,加快推動我國高等教育實現民族化,有助于高校建立更加系統、科學的教學體系。從微觀層面上說,在推行國學教育的過程中,廣大師生道德素養(yǎng)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有助于實現自我價值。
參考文獻:
[1]張潔. 高校開展國學教育的價值及實現路徑探析[J]. 大學教育,2013,13:32-33.
[2]陳東. 大學國學教育的價值與現實路徑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
[3]趙淑梅. 振興大學國學教育的現實路徑[J]. 現代教育科學,2008,07: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