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朝華
【摘 要】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化,信息技術早已廣泛應用于歷史教學中,微視頻憑借著自身的優(yōu)勢,大大豐富了歷史教學,使歷史課堂煥然一新,生機盎然。
【關鍵詞】信息技術;微視頻;歷史教學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fā)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充分利用優(yōu)質資源和先進技術,創(chuàng)新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現有資源,構建先進、高效、實用的數字化教育基礎設施。新課改的春風更為現代信息技術與歷史教學內容的整合提供了契機。經過幾年的“磨合”,信息技術在歷史教學中愈發(fā)地舉足輕重,游刃有余;而歷史教學也因信息技術而愈發(fā)地生機盎然,精彩紛呈!
采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可將抽象內容具體形象化,微觀事物宏觀化,復雜事物簡約化,并能多角度地向學生傳遞教學信息,大大提高課堂效率。更為重要的是,它的使用使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及課堂結構發(fā)生巨大的變化,使歷史課堂呈現出萬紫千紅的美景:
一、激發(fā)興趣,hold住學生眼球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興趣是學習的向導和動力,它能產生積極的學習動機,有了興趣,學生的學習才是積極的、主動的、進取的。教育家贊可夫說過:“凡是沒有發(fā)自內心的求知欲和興趣而學來的東西,都是很容易從記憶中揮發(fā)掉的”。恰當的運用多媒體信息會像磁鐵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聚攏起來,一下子就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fā)起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明朝君權的加強》一課中,設計了一個虛擬歷史人物張生,并通過多媒體以張生簡介、張生看榜、張生應試、張生當官的困惑、張生當官的惶恐、張生辭官投燕等“張生的一生”為線索,來探索明朝是如何加強君主專權的。巧妙的設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有創(chuàng)意的開講,點燃了學生思維的火花,促使學生很快投入對問題的思考之中。
二、重現歷史,撥動學生心弦
歷史教育的起點和歸宿都最終指向人——歷史上的人,生活中的人;課堂上的人,社會中的人。歷史不可再現,但我們卻能運用多媒體教學展示文物圖片、文獻資料、歷史地圖、歷史現象的模擬動畫以及歷史紀錄片等多種信息,把不可再現的歷史現象重新直觀、形象、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抽象的內容形象化、棘手的事物簡單化、平板的形象立體豐滿化,縮短時空的距離,使學生在學習中見其人、睹其物、聞其聲,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喚起了學生探索的欲望和心理上認知的共鳴。在《南京大屠殺》講述日軍對華侵略的暴行時,ppt緩慢的播放著日寇殘殺中國人的張張歷史真實照片,一根根白骨,一個個頭顱;殘缺的尸骸,冰冷的數字;低沉的解說,緩慢的鏡頭好像都幻化成遇難的同胞,他們在向我們講述那個夢魘般的時刻能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此時無需老師蒼白的說教,情感教育的目標悄然達成。
三、走進歷史,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英國歷史學家柯林伍德認為“應努力在內心構筑一個歷史的氛圍,這種氛圍能再現和還原歷史事件發(fā)生時代的特定局面,任何歷史都是現在的歷史,只有更加伸入一個特定時代人的心靈和思想,才能觸摸到歷史的脈搏。”“歷史是凝固的現實,現實是流動的歷史”,運用多媒體播放相關的影視作品引導學生站在歷史人物的立場上去體驗和思考,幫助學生“伸入歷史”,讓學生在歷史氛圍中探究歷史,在探究歷史過程中又在內心構筑了歷史氛圍,從而更好地增進了自己的歷史知識和歷史認識,比較準確地感悟了歷史,觸摸著歷史的脈搏。在學習《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一課時,播放了精心剪輯的張藝謀的電影《活著》的部分內容,讓學生通過福貴這樣一個小人物的命運來感知當時的社會。情景一:在福貴一家大煉鋼鐵的熱浪中,設問大煉鋼鐵的實際意義是什么?究竟對于經濟的發(fā)展,對于趕超歐美有沒有起到一定的效果?(從而體味當時人們思想的偏激以及時代所賦予的特殊意義)這樣,在視頻聲像的層層“誘惑下”,在教師的步步引導下,學生得以深刻理解當時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已走上誤區(qū),觸摸到那個時期歷史的脈搏。
通過筆者近幾年的教學實踐活動的探索,以及從學生所反饋的情況來看,信息技術與歷史教學的整合,仍然任重道遠。所以在實際操作中應明確多媒體手段只不過是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傳播信息的橋梁,是教學系統中的一個要素,是教學過程中的輔助工具,不能脫離課堂而存在,不能脫離歷史現實而存在,更不能脫離教師和學生而存在。多媒體手段能否發(fā)揮作用,關鍵在于如何恰到好處的使用。歷史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知識的形象性、豐富性和深廣性等特點,以結合課堂目標為中心,大量搜索需要的內容來精心備課,充實課堂,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歷史課!只要把握運用過程中應該遵循的原則,才能真正發(fā)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長處。使之為歷史教學注入活力生機的同時,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只要我們在歷史教學中巧妙地恰當地把握好信息技術的“風向”,我們就一定能夠在歷史教學中看到姹紫嫣紅的繁花世界!
【參考文獻】
[1]劉景榮.《淺談中小學教師創(chuàng)新素質的再提升》《教育探索》,2001
[2]何克抗.《多媒體教育應用的重大意義》人教網,2006.8
[3]康從英.《充分利用多媒體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教育與職業(yè),2006
[4]張漢林.《換種活法》摘自《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7.11
[5]《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