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巴合?包拉提汗
摘 要:漢語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聽說讀寫能力培養(yǎng),而漢語學習的最終目標則是寫作能力。作文教學是學生的漢語教學的一個公認的大難題,特別是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尤為棘手。課程改革以來,如何搞好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學生的漢語作文教學成為了廣大教師共同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少數民族地區(qū);學生的漢語;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9-008-01
作文作為學生在雙語教學中的重要部分,是漢語理解能力、表達能力、運用能力等一系列能力的結合。在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學生的漢語寫作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應充分的認清教學現(xiàn)狀,積極的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引導學生練習的方面著手,全方位的去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教學效率。結合實踐談談幾點教學見解:
一、現(xiàn)階段少數民族地區(qū)學生的漢語寫作教學現(xiàn)狀分析
隨著課程改革的實施和進一步深入,我國教育事業(y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很多地方的教育教學都漸漸的走入了正軌。但是,在我國的少數民族地區(qū),特別是新疆地區(qū),受各方面原因的影響,我們的寫作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嚴重的制約著教學效率的進一步提高,不利于學生漢語寫作能力的發(fā)展。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缺乏學習漢語的環(huán)境:新疆少數民族地區(qū)學生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習漢語,由于受家庭環(huán)境、學校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在校期間除漢語課之外,基本都采用民族語言進行學習交流。升入學生的后,情況還是如此,很多學生到畢業(yè)的時候,都只能說一些簡單的漢語,在寫作方面,能寫出一篇像樣的漢語文章的學生寥寥無幾。其次,缺乏漢語思維能力: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學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其母語思維的直接影響,因而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學生普遍的缺乏漢語思維能力,他們寫作出來的漢語作文在感情色彩和邏輯性方面明顯不足,在詞語和語法方面,也經常出現(xiàn)詞語位置不當、句法成分殘缺,句法成分搭配不當等現(xiàn)象,長此以往,學生漸漸的失去了學習漢語的興趣,更別談什么寫作。最后,在師資力量方面,由于新疆地區(qū)自然條件不好,經濟條件又落后,很多專業(yè)的漢語教師都不愿意去哪里工作,這就使得教師資源缺乏,很多的現(xiàn)任教師都是聘用而來,缺乏專業(yè)知識,無法有效的指導學生學習。
二、有效落實少數民族地區(qū)學生的漢語寫作教學的策略分析
1、注重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fā),提高教學效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寫作的重要的內驅力,特別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學生,大部分聽到寫作文就會很“頭痛”,一方面原因是條件的制約,其主要原因還是缺乏寫作興趣。因此,在少數地區(qū)的學生的漢語寫作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我們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寫作教學中來,提高教學效率。為此,教學中,首先,我們教師應充分結合學生的性格、愛好等各方面特點,結合學生學習情況以及教學的實際需要,挖掘教學中存在的趣味因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我們教師還應注重改變學生寫作的被動局面,要通過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如可以在命題上給學生一定的自由,通過一個母命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確定自己的子命題,這樣,學生的寫作興趣就能被很好地調動。最后,由于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學生漢語基礎差,我們教師還應注重指導學生閱讀積累,不斷的豐富漢語詞匯量,打好基礎,寫作興趣自然而然得到提高。
2、因材施教,幫助學生樹立好寫作的信心
因材施教,是課程改革倡導的一種教學策略,它能有效的幫助學生學習好寫作。基于少數民族地區(qū)漢語的教學現(xiàn)狀以及特點,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想促進少數民族地區(qū)學生寫作水平的根本性提高,那么就必須對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學習情況和個性特點進行深入了解,在將這些基本信息掌握的前提下,有效的落實“因材施教”教學策略,有針對性的去培養(yǎng)學生、指導學生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俗話說的好:“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寫作之前如果能激起學生的寫作自信,那么學生將會如魚得水。因材施教教學策略與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學生的寫作教學相結合,我們教師在注重“施教”的同時,還應極其注重鼓舞以及引導,要幫助學生樹立好寫作的信心。對于學生思維能力差、漢語詞語、語法使用不當等諸多問題,教師應“因材”指導,積極的幫助他們理解、運用,積極的幫助他們去嘗試,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3、加強練習,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無論運用什么樣的語言寫作,其大量的練習是基礎,只有充分的經歷了各種各樣的訓練,掌握形形色色的寫作技巧和方法,學生的寫作水平才會提高,才能漸漸的寫出好文章。因此,教學中,我們教師在幫助學生打基礎、激興趣、樹立信心的同時,我們還應不斷的去引導學生進行練習,有針對性的去指導學生訓練,促使學生不斷提高。對于少數民族地區(qū)學生的寫作訓練來說,我們要特別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訓練:首先,口語訓練。漢語作為一門交際性語言,口語是基礎,也是學生寫作的關鍵,因此,學生的訓練應多注重口語訓練,只有學生會說了,他們才會寫。其次,我們教師還要不斷的引導學生進行漢語閱讀,利用漢語寫日記,寫短文等等,引導學生進行全方位的練習,不斷的去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總結:漢語難教,少數民族地區(qū)學生的漢語作文教學更難教。但是,世事無絕對,只要我們教師積極的轉變教學觀念,從學生的實際入手,不斷的總結、探索、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少數民族地區(qū)的雙語教學就一定會開花結果,出現(xiàn)新的、好的教育教學局面。
參考文獻:
[1] 陸 豐.關于學生的語文寫作教學的若干思考[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 2011
[2] 范曉玲.少數民族漢語寫作教學中的偏誤分析及對策[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