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龍
摘 要:在每年的畢業(yè)典禮上,美國大學都會邀請社會各界名流到校作演講,其中一些成功的演講給畢業(yè)生上了精彩的最后一課,并流傳開來,本論文將選取一些美國大學畢業(yè)典禮演講并從演講結(jié)構(gòu)(語篇結(jié)構(gòu))、演講主題(語義)、演講功能(文體功能)方面來分析總結(jié)美國大學畢業(yè)典禮演講的特征。
關(guān)鍵詞:畢業(yè)演講;文體學;語篇結(jié)構(gòu);演講主題
[中圖分類號]:H1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15--02
引言:
美國的高中、大學都稱畢業(yè)典禮為commencement,在六月舉行。Commencement本身的含義并不是“畢業(yè)典禮”,而是“開始”,也就是說是一種新的開始。換句話說,就是將高中、大學階段所學的應用于實際社會上,開始為社會做事的日子。在諸如此類的畢業(yè)典禮上,學校一般會邀請一些典禮發(fā)言人——當然都是某個行業(yè)的佼佼者或者是在全國或全世界比較出名的人士,邀請他們來學校做演講,以此來紀念畢業(yè)這一特殊日子。
學校的不同、演講者風格的迥異等使得美國大學畢業(yè)典禮演講變得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然而,從文體學的角度分析,這些演講在演講結(jié)構(gòu)(語篇結(jié)構(gòu))、演講主題(語義)、演講風格 (語言風格)、演講策略 (語用策略)、演講功能(文體功能)方面也存在很多特征。下文將對此一一進行分析。
一、演講結(jié)構(gòu)(語篇結(jié)構(gòu))
在歷屆畢業(yè)典禮上,無論講演者身份如何不同,但大都遵循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即“致意聽眾、表達心情——演講主體——表達祝賀和美好祝愿”,因而在總體結(jié)構(gòu)上沒有多大差異,如出一轍。而且,從歷屆演講看,其前后兩端的這兩個部分,客套話較多,都表達了對即將畢業(yè)的學生一種忠告、鼓勵等一些正能量方面的東西,因而許多演講者在這部分的內(nèi)容甚至用詞都大同小異!中間的演講主體部分,大多含有:個人故事+忠告 的結(jié)構(gòu)模式。 喬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 I am honored to be with you today at your commencement from one of the finest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演講主體:個人故事+忠告:輟學后窘迫的生活以及與昔日的創(chuàng)業(yè)伙伴分道揚鑣而失去人生重心。忠告:你要有勇氣去聽從你直覺和心靈的指示——它們在某種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為什么樣子,所有其它的事情都是次要的。求知若饑,虛心若愚。演講結(jié)束:表達祝賀和美好祝愿:Stay hungry.Stay foolish. And I have always wished that for myself. And now, as you graduate to begin new, I wish that for you.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Thank you very much.
二、演講主題(語義)
演講主題是由其演講對象和目的決定的,大家都知道,其演講對象時即將離開學校步入社會闖蕩的學子,他們普遍都對未來人生迷茫和困惑,因此,學校請這些名人致辭就是校方為畢業(yè)生安排的離校前的最后一堂人生大課,就如同對即將遠行的孩子的叮囑一般,希冀即將畢業(yè)的學生們能夠以前輩的人生道路為鑒,積極汲取經(jīng)驗和教訓,為自己未來人生之路點亮一盞明燈,時時刻刻指引自己!因此被邀請的講演者都牢記這一目的,雖然演講的標題各不一樣,但從總的方面來看,這些演講的主題都不外乎于人格道德、人生志向、成功心得等,以此來教育即將走出校門的學生!
世界首富夫人梅琳達·蓋茨2013年杜克大學演講標題是Creating a brotherhood(締結(jié)人類的手足情誼),其演講主題是鼓勵大家利用自己掌握的先進,去打造世界人民溫暖和諧的情誼。前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珍妮特2011年在埃默里大學以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change to build a better world(變化中把握機遇,打造美好世界)為標題,告誡畢業(yè)生目前世界發(fā)生的巨大變化,在帶來挑戰(zhàn)的同時,又帶來機遇,要充分把握機遇! 因而,希望即將畢業(yè)的學生要善于捕捉時機,不斷獻身公共事業(yè),將自己的命運與整個人類命運練習起來,共同建設美麗家園。亞馬遜創(chuàng)始人杰夫貝佐斯2010年在普林斯頓大學We are what we choose(選擇塑造人生)號召學生們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抓住挑戰(zhàn)與機遇,改變正在遭受苦難的人們,尤其是正在遭受苦難的女性同胞們。
三、演講功能(文體功能)
英國著名語言學家Geoffrey Leech在他的《語義學》這本書中指出,語言至少有五種功能: (1)信息功能;(2)表達功能;(3)指示功能;(4)美學功能;(5)酬應功能。
從演講功能方面來說,美國大學畢業(yè)典禮演講屬于一種社會應酬,具有酬應功能。
酬應功能,即維護社會某一組織聯(lián)系的一種功能,比如說禮節(jié)性日常用語,語言表面的意思其實并不重要,但是這些話的作用卻不可小覷。我們與陌生人,見面時總能說出一套寒暄,也許是言過其實,但聽者卻很享受,也使得整個交談得以持續(xù)。其實,酬應語言更是人們相互安撫的一種形式。在公共場合,尤其對我們今天的演講稿中,語言的酬應作用則顯得非常作用。每次演講,一般都有必須要具備三個條件;演講者、聽眾和場所,此三者缺一不可。演講者要了解聽眾的需求,借助多種手段不斷拉近與聽者的距離,讓聽者產(chǎn)生一種共鳴,最終才能獲得聽眾的喝彩與掌聲。在畢業(yè)演講中,開場白、結(jié)尾甚至部分正文,往往無實際內(nèi)容,都是一些比較空泛的東西,都是一些比較崇高的用語,還有一部分是演講者本人的一些勵志故事。如可口可樂公司前總裁基奧先生在演講中,曾大談特談自己的一些故事,演講中充滿了應酬語言。隨后,又表達了對學校主辦方邀請他參加演講的感激之情,道之以情,曉之以理,可謂是聲淚俱下啊。
畢業(yè)典禮演說是校方給畢業(yè)生上的最后一課,其性質(zhì)決定了這種類型的演講不僅具有酬應功能,還兼有勸說功能,希望在座的聽者可以不同程度的改變一些舊有的態(tài)度或者想法,當然最好的情況就是將講演者的思想、觀點付諸現(xiàn)實行動。當然改變一個人的想法、觀念是非常難的事情,只有演講者的勸說功能讓聽者產(chǎn)生共鳴,他的這種演講勸說功能才能達到效果。
人的大腦就好比是一塊海綿。經(jīng)過長期的培養(yǎng)發(fā)育,它的主要功能還是學習知識和發(fā)展能力,以及學習各種各樣的事物……等我們以后入了社會,海綿漲得滿滿的,于是我們開始壓擠他。這就是我們傳授信息和智慧的一個過程。(唐納德·基奧)
面對眾多畢業(yè)生,美國可口可樂公司前總裁唐納德·基奧先生以親切的語言回顧自己在可口可樂的生涯。告誡青年人要充滿“激情”、“勇氣”,把握當下,創(chuàng)造至真、至善、至美。同時,勸勉青年人要像海綿吸水一樣,不斷獲取新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在不斷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同時,兼顧社會和時代的發(fā)展,真正做一名名副其實的“地球人”,做一個思想上沒有包袱的人,輝煌屬于過去,應該不斷進取。
從上述例子中可看出,演講者在實現(xiàn)表達勸說功能的同時,融合了引用、舉例、比較等多種表現(xiàn)形式,這樣才能更好表達自己的意圖,更好地傳遞自己的觀念。只有充分把握說話人和聽話人的心理,達到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狀態(tài),說話人誠懇的態(tài)度、樸實的語言才能更加具有說服力,能能使聽眾更加心悅誠服,這樣演講的勸說功能才表達得淋漓盡致。
四、結(jié)語
美國大學畢業(yè)典禮演講是眾多演講中的一種,在文體方面具有獨特的特征。內(nèi)容除了基本的應酬功能外,還兼顧有一些激發(fā)斗志、共筑未來、百折不撓、積極向上、蘊含哲理、醍醐灌頂?shù)慕?jīng)過千錘百煉的語言。通過分析歸納其特征,能更深地了解這一文體,在不斷提高演講能力的同時,也希望利用這些畢業(yè)演說來激勵正在學習路上的自己。
參考文獻:
[1]Byrns.J.H.Speak for Yourself- An Introduction to Public Speaking[M].New York:McGraw- Hill Companies,Inc,1997.
[2]王佐良.英語文體學引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7.
[3]徐有志.公共演講英語[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
[4]董英.演講與口才知識全集[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