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海軍
【摘 要】“語文主題學習”就是在語文學習過程中 ,依托文本構建學習主題,在大量閱讀的前提下豐富學生的認識、情感和體驗,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涵養(yǎng)學生的人生。
【關鍵詞】語文主題學習;認識;思考
3月28日,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赤峰,參加我市組織的中小學“語文主題學習”活動。懷揣一份夢想,帶著取經(jīng)之愿,走進松山五中、四中,用心聆聽12位教師的精彩課堂。短短的四天,意猶未盡,讓我深刻體會到語文主題學習獨有的魅力。
“盛開在記憶深處的師之花”“寸草春暉”“拾起童年的記憶”“小人物大情懷”“在詩歌中漫步”“成長如歌”“在父愛的天空下”“慈母情懷”“筆落驚風雨——走進詩圣杜甫”“舌尖上的鄉(xiāng)愁”“選點比讀,讓深刻的東西更深刻”這些獨具匠心的學習主題,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在課堂上一次又一次的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聽到七年級學生當堂寫出的作文,掌聲不由自主鼓起的那一刻,我心潮澎湃,語文主題學習的魅力在那一刻深深定格在我的腦海之中。
一、“語文主題學習”的認識
語文主題學習是對以往語文學習方式進行的戰(zhàn)略性的調整。他需要領導的高瞻遠矚;他需要老師的帷幄運籌。他要求我們首先要有思想高度,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語文學習,要充分認識到,閱讀才是全面提高學生養(yǎng)的重要途徑。過于注重文本分析,知識傳授的傳統(tǒng)式語文教學必須進行改革。大膽將課外閱讀引進課堂,使課外閱讀課內化,進而做到以讀引讀,以讀促讀,海量閱讀。在閱讀中反三歸一,提升能力,優(yōu)化自我。
要樹立大語文觀念。語文課標提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边@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也是語文學科的教學方向,語文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書寫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要對語文進行深入地理解,比如要教好《春酒》一文,你就要讀懂琦君這個人,還要把更多與之相似的文章放到一起比讀。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拓寬學生語文閱讀的視野增加學生語文閱讀量。
要抓好班級的小組建設。要讓我校的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在主題閱讀中盡顯風采,轉變學生的觀念是主要。要對小組成員進行閱讀方法指導,尤其是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注重其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培養(yǎng)其圈點勾畫作批注的能力。利用小組指導不同層次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更好地動起來,讓學生先讀起來。
我們還要有理論高度做支撐,有先進的理論來引導,我們才能在實踐中更好的落實語文主題學習。《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努力建設開放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開發(fā)利用好課程資源。要求學生會多種方法閱讀,能初步鑒賞文學作品,發(fā)展個性,豐富內心世界。九年課外閱讀總量需達到400萬字以上。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必須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擴大閱讀面,豐富語言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我們要積極學習有關素質教育的重要思想。學習赤峰教育和圍場教育的先進思想,少走彎路,不走彎路。努力推進我們的語文主題學習的進程。
語文主題學習要講究“技戰(zhàn)術”要求,作為一線教師要精心進行教學設計,尤其是閱讀篇目的整合,面對這一“浩大的工程”我們必須加強集體備課,群策群力,確立主題,盡早配置好各冊、各單元、各課的閱讀篇目。對于一些具體課型的設計,我們要潛心研究,確立好讀寫結合點,確立好主問題,精心設計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們進行語文主題學習,要關注自己的學情,要立足自己的學生進行校本研究,在借鑒別人經(jīng)驗的基礎上,走適合我們自己的主題學習道路。不可盲目照搬,要擇善而從,取之有道。
課堂設計的精妙也是我在這些靈動的課堂上很受觸動的地方。特別是松山四中兩天的課堂,所有的環(huán)節(jié)都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一點不拖沓,步步為營,一針見血。老師引領得精彩、準確,學生學習得輕松、扎實。而這一精妙的設計就在于目標的確定和主問題的選擇上了,這往往是我們教學中缺失的一角。求多求全,教得辛苦,學得麻木。
二、“語文主題學習”的思考
以往評價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只局限在分數(shù)上,認為學生只要考了高分,語文素養(yǎng)就高,正是這種狹隘的認識讓我們的課堂簡單、重復,缺乏了生機,束縛了孩子的思想,孩子們失去了語文學習的熱情,語文學科成了苦、累、煩的代名詞。走進松山五中、四中的課堂,學生們樂學、善學成為課堂的常態(tài)。在這里孩子的潛能被無限放大,孩子求知、求索的欲望不斷提升。這樣的課堂真正成為孩子自由翱翔的天地。
每每聽到或看到身邊不文明的現(xiàn)象,我們聽到的更多的是對當事方的指責、批判。做為一名語文教師我想此刻我們應該有一個深刻的思考,那就是假如當年我們在教這些孩子的時候,更多關注他們的精神領域,給予他們更多的精神養(yǎng)料,也許就不會出現(xiàn)國外媒體對中國人素質的懷疑,就不會出現(xiàn)來自于家庭、社會的不和諧之聲、不和諧現(xiàn)象。
可以說語文主題學習猶如一劑良藥,注入孩子的心靈。當閱讀成為一種常態(tài)、成為一種時尚、成為一種追求,長久下去,孩子們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一種心靈上的洗禮,有了這份洗禮,未來的他們不可限量。
作為語文教師,把培養(yǎng)讀書興趣,作為語文教學頭等大事來做。現(xiàn)實中語文教學弊病叢生,“病根”就在于少讀書、不讀書,現(xiàn)在的學生除了教科書和教輔,幾乎不怎么讀書,也不喜歡、不會讀書,更不會讀完整的書。而語文課也很少考慮如何培養(yǎng)讀書興趣,或者有所考慮,實踐中卻不到位。有時語文課還可能還起到負面作用,破壞學生讀書的口味和習慣。在松山四中和松山五中,我們看到,松山教師利用《語文主題學習》叢書,通過海量閱讀,群文閱讀,班級流水閱讀,并采用讀書匯報演講比賽、作文大賽、語文能力大賽、聽寫大會、課本劇展演、好書推薦會等活動,深化了語文主題閱讀學習,讓語文主題學習延伸到校園生活,增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因此看出松山教師始終把培養(yǎng)讀書興趣,作為主題語文閱讀教學的頭等大事來做的。這可能就是“牛鼻子”,是關鍵,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抓住了,就能給當下的語文教學“治病”,一舉兩得,既應對了中考,又讓學生考得好,真正地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語文主題學習讓我看到了語文教學的方向,讓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做為一名語文教師獨有的幸福,有志者事方成,愿乘教學改革之風踏上語文主題學習這趟列車,用自己的智慧,引領孩子走向多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