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敏
【摘要】課堂改革,已是大勢所趨。而小組合作學習就是顛覆傳統(tǒng)模式教學的有效方式。誠然,班主任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是一個重要的角色,小組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小組學習的質量,本文站在班主任角度上,就小組的前期工作,具體引導,一些疑惑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小組合作 引導 學習
一、課改的必要性、可行性
小組合作學習是顛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有效方式。例如,浙江一帶教堂就是實行小組合作模式,那里的學校實行小組合作。課堂教學不再是老師的滿堂灌,而是師生共同構建知識的過程;課堂不再是教師單極表演的過程。而是師生交流互動偵疑解答的過程更不是教師教學行為模式化的再次,而是教師與學生智慧的共同展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小班教學,小組合作的模式在很多地方得到了驗證,這也印證了小組合作是行之有效的。那么,如何把小組合作學習更好地運用到我們班級體里呢?這是值得思考的話題。下面就班主任角度談談如何進行小組建設。
二、小組建設的具體措施
第一,制定預期目標(心中的夢)
班級目標,可以分遠期、近期。遠期我希望學生學會“快樂,自律”;近期的我希望我班盡量拿文明班,期末考要比期中考進步,具體每門課的盡量達到年紀平均分。我常提醒,讓每位學生都知道,并形成合力,并利用好每次班會課做點點滴滴滲透。
第二,制度建設好好利用德育分
首先,可以借用學生的力量,一小組為單位制定班規(guī)制度,并在班級內討論,最后全班通過實施。
其次,重點解析制度的作用。1、所有推優(yōu)與德育分掛鉤。德育分高的可以直接評三好學生、優(yōu)秀干部、德育標兵等等。2、表現不佳的同學,德育分扣較頻繁的同學尤其宿舍內務方面的可以讓其在班會課上進行演講。所以一般學生對德育分比較看重。
另外,與科任形成合力。我會在學生面前樹起科任的形象。如,大力宣傳語文老師十分勤奮、認真、執(zhí)著;數學老師如何如何有魅力;政治老師是高級教師;政治老師教學效果非常了得等等。
最后,我每天都會看登記的情況。好的,會給你點贊,不好的有必要提醒下他,了解下情況等。這樣大部分的學生都會做到自律。
第三,班干部建設(培養(yǎng)核心人物、造夢團隊)
首先,讓小組長明確感受當小組長是一種很有好處的。我是這樣引導小組長的。給予好待遇。許諾評優(yōu)評先首選對象。給他們德育分加分,向家長發(fā)表揚或校訊通表揚等等。然后,分析小組長的好處,如班主任免費提供個管理平臺給組長等之類。管理得好說明你的能力強,能力也提升了。并且鼓勵他們如果管理得不好,班主任負責任,班主任引導不好,班主任再來想辦法,做到讓學生無后顧之憂。
然后,定期與小組長交流培訓。每周日我會用至少20分鐘與小組長交流。一來,可以聽聽他們的訴求。二來,遇到的問題,大家一起討論如何處理。大多時候,我得指導他們該如何處理一些問題。其實,這個交流很重要!是十分、非常的重要,因為每次與小組長培養(yǎng)交流。他們都會把自己的苦悶傾訴釋放出來,同時大家又能給予一些解決方法,也得到班主任的一些引導。更重要的是,班主任真的看重他們。所以,可以說每一次小組長會議,班里面的同學都會進步一點,班的夢想,也會有更多的力量去實現它。
三、小組建設的反思
反思小組學習,目前的形式上還是不錯的。個個小組都重視小組的分數,學生個人也很看重德育分,但是學習的內在動力不夠,學生似乎只為德育分學習,只為學校的獎品學習而已。當這些小組加分、獎品等把戲被學生看破后,代替“德育分、獎品”能夠激勵學生學習的又應該是什么呢?我想,這里的贊賞即是自我實現,別人對自我的認可。教育學者周彬在《叩問學堂》提到,在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要素中,除了愛與尊重之外,還有一個最為根本的要素,就是學生對自我實現的需要:激發(f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自我實現的需要,是讓學生獲得學習動機最為有效的方法。要激發(fā)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我們要了解學生需要什么,然后要創(chuàng)設一個平臺給他們,這才是正道。例如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努力:
首先,得讓學生覺得讀書活動本身有內在的價值與樂趣,而不是為了滿足外在的需要,實現外在的目的與利益。以學生現在的物質生活水平而論,利益是很快就難打動或者激發(fā)他們讀書的動機,因為他們對此的需要非常少。
其次,要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有更多自我展現的機會,當教師急著完成教學任務時,學生也就成了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障礙,這時的教師給予學生自我實現機會可能就很少了。我們值得反思。
再次,還給學生表達自己學習方法與能力的平臺,當學生在學習是取得了成績,此時的歸因對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fā)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學生認為自己學習成績的取得來自于外在的機會,那么他對下一階段的學習就不會有信心了;如果學生將學習成績的取得歸因于自己的學習方法與學習能力,那么他就會因為上一階段的學習成績而對下一階段充滿信心。
另外,要善于用學生的學習成績激勵學生,而不是用學生學習成績排名打擊學生。如果我們只注重學生學習總成績的排名,那么排行榜上每位學生都是每位學生的敵人,畢竟彼此是“敵進我退”與“我進敵退”的關系。此外,應該多為學生設成績進步排行榜,正如開學初我對班里提的那樣“不比起步,比進步;不比智,力不努力”。這樣可以讓學生在進步排行榜上印證自己成長的足跡。
最后,班主任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多種活動平臺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自我實現。例如:班口號設計、班歌評選、表演比賽等等。每個活動肯定都有不同優(yōu)秀者,那么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可以獲得自我實現的機會,自然對小組或者班級有歸宿感,自然會對學習抱有興趣。
誠然,班主任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是一個重要的角色,小組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小組學習的質量,所以,我把自己的一些做法、想法、疑惑記錄下來,希望能得到同行給予寶貴的建議。同時,自己一直覺得,班主任責無旁貸地把班級管理好,為小組學習保駕護航。成就學生,成就自己。
【參考文獻】
周彬著:《叩問課堂》,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萬瑋著:《遭遇問題學生》,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0版。
邱藝平:《小組合作模式下的班級特色建設促班級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