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騰 鄒威
【摘要】我國的電信詐騙最早出現在臺灣地區(qū)向東南沿海城市慢慢滲透。進而逐漸傳遍整個內陸地區(qū)。因此,與臺灣一水相隔的廈門從一開始便是此類案件的重災區(qū)。該地從電信詐騙案件從最開始的被動逐一偵辦,涉及外便束手無策。到今天的主動出擊,系統(tǒng)構建度防御體系,從源頭扼殺,廈門地區(qū)為偵辦電信詐騙案件積累了大量的實戰(zhàn)經驗。值得各地學習、推廣。本文在反詐騙中心的成功經驗基礎上,總結一些關于虛假信息詐騙犯罪最新的防控手段。
【關鍵詞】反詐騙;電信詐騙;犯罪防控
引言:
全國電信詐騙類案件以每年百分之二三十的速度增長,群眾每年被騙金額上百億元。在傳統(tǒng)犯罪發(fā)案率逐年下降的同時,電信詐騙案件發(fā)案率卻在逐年提高。給人民群眾造成了巨大的財產損失。2015年7月以來,在廈門市政府辦公廳牽頭下,成立了由公安局、各大銀行、三大通信運營商等部門參與建立的反詐騙中心 ,封堵詐騙“信息來源”、“資金流動”,實現了電信詐騙犯罪率下降三成以上。
一、強強聯手,資源共享
從整個廈門市的層面,將公安局、電信運行商、銀行金融系統(tǒng)納入一個平臺,進行及時有效的打擊電信詐騙。
反詐騙中心是由市政府辦公廳牽頭,由公安局為主,聯合建行、工行、中行、農行、郵儲銀行,及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電信運營商派專人進駐公安局,并引入工作平臺可進行及時操作。
二、機制完善,反應迅速
當接到電信詐騙類警情的時候,立即將警情轉接到反詐騙中心,由反詐騙中心接在聯系報警人確認問清騙子的電話號碼、所使用的賬號、轉賬銀行、轉賬操作過程等情況,并同時錄入反詐騙案件接處警平臺。由當日值班的反詐騙中心組長進行研判審核后,通過反詐騙接處警平臺直接將需要攔截的號碼和凍結的資金分別反饋給金融和電信查控系統(tǒng)。向銀行發(fā)出緊急止付協(xié)作指令,提出資金查詢、凍結,同時向電信運營公司提出封堵、攔截的請求,將其拉入通訊黑名單。
銀行方面。之前,要啟動緊急止付程序。公安機關需要經過接處警、初審調查、立案、出具凍結資金、扣押等相關相關法律文書涉及等多個環(huán)節(jié),而且對于跨行、多地流轉的資金流,辦案民警還要拿著協(xié)查、資金凍結的手續(xù)在異地、多家銀行之間奔波。
針對此情況,廈門警方勇于承擔社會責任,敢于擔當,承諾“公安擔責、銀行實施”,與大多數主流的商業(yè)銀行簽訂了合作協(xié)議,建立了異地卡電信詐騙涉案資金快速查詢凍結機制,突破了制約電信詐騙案件偵辦的又一大瓶頸。如今反詐騙中心通過銀行系統(tǒng),可以馬上啟動緊急止付,減去中間環(huán)節(jié),實行7天×24小時運行。極大的提高的反應速度,壓榨了騙子的生存空間。
通信商方面。發(fā)送信息、撥打電話是電信詐騙案件的源頭,如果真能切斷這一源頭,就可以極大的降低人民群眾上當受騙的概率。以往由于商業(yè)利益等其他利害關系,一些電信通訊商攔截不及時,新的詐騙方法出現后騙子能夠迅速屢屢得手,表現為突然一時期某一類型的電信詐騙案件集中高發(fā)?,F如今,反詐騙中心整合了電信詐騙涉案電話的封堵系統(tǒng),實現了對詐騙所使用號碼的及時封堵與攔截。對市民舉報的詐騙信息和號碼,經過值班警組的組長審核、研判分析、比對后,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關停、攔截、封堵。警方與通信運營商數據聯動,建了“電信詐騙智能提醒平臺”,自動監(jiān)測出短期內多次呼出、連續(xù)撥打等異常通話,經過確認核實為電信詐騙電話的,列入“黑名單”內,進行封堵、攔截。同時,反詐騙中心把境外改號電話作為防控重點,將常被假冒的公檢法系統(tǒng)和黨政機關的辦公電話納入“白名單”。當對主叫號碼顯示為“白名單”中的號碼,卻又由長途網關局接入的本地的號碼,主動予以識別,將其加入詐騙電話“黑名單”。
三、尖刀隊伍,精確打擊
偽基站案件的偵辦,一直是電信詐騙類案件偵辦的難點。反詐騙中心為了對偽基站實現精準打擊,整合情報、網偵、刑偵等部門的精干警力進行研判分析,刻畫偽基站的行動軌跡,再結合路上,重要卡口的監(jiān)控視頻,對信息數據進行碰撞分析,最終鎖定嫌疑人和嫌疑車輛。同時,派出機動特勤大隊兵分多路,對嫌疑人員、車輛進行圍追堵截。形成合力一舉將其殲滅。
四、專門力量與群眾路線相結合
讓騙子難以立足。除了來自警方的力量外,也需要市民和社會團體的力量。招募培訓反詐騙志愿者,在經過專業(yè)培訓后,他們將利用閑暇時間,以講座的形式深入到學校、社區(qū)、企業(yè)等,針對不同的群體以案說法,宣傳防騙要領,進一步提高市民的防騙能力。做好“陣地控制”。發(fā)動銀行保安,大廳營業(yè)員大堂經理成為反詐騙志愿者,守護好“最后一道防線”。這樣在銀行,ATM取款機可由銀行工作人員做好宣傳防護,其他的地方的ATM機可由社區(qū)義工、大學生等志愿者進行防護宣傳。2015年7月至年底的半年以來,廈門地區(qū)反詐騙中心對預防和打擊電信犯罪起到了強有力的作用。總共對三千余起案件進行了現金止付,成功凍結涉案資金近兩千余萬元;共封堵攔截各類電信詐騙電話近萬余個。全市電信詐騙案件發(fā)案率下降三成。
目前,雖然打擊此類案件已有一定成效,但其他問題也日益凸顯出來。資金雖然得到有效止損。但一部分案件由于沒有抓獲犯罪嫌疑人無法進行判決,根據現有刑訴法的規(guī)定,也就無法啟動贓款返還的程序。資金仍不能及時歸還給被害人,相當是一筆“死錢”在銀行里面。因此,為最大限度的保障公民利益,我國的相應的法律也應盡快完善,建立完善的凍結資金原路返還機制。
作者簡介
李騰(1988-)內蒙古通遼人,廈門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科員,中國刑事警察學院警務碩士,從事涉網刑事案件偵查、電子物證方面研究。
鄒威(1987-)湖北孝感人,湖北省云夢縣公安局刑警大隊科員,中國刑事警察學院警務碩士,從事涉網刑事案件偵查、電子物證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