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臨床中,肋骨骨折是較為常見的外傷疾病,一般采用CT 掃描、X 線等方法進行診斷?,F(xiàn)本文主要是對肋骨骨折的診治現(xiàn)狀及進行探討,主要目的為骨科臨床提供有效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肋骨;骨折;診治現(xiàn)狀
近年,肋骨骨折發(fā)生率呈現(xiàn)逐年遞增趨勢。暴力、高處墜落、交通事故等均是導致其發(fā)生的主要原因[1]。本文從骨折部位、致傷原因、診斷方法、治療方法進行闡述,詳細如下。
1 骨折部位
一般來說,第1~3肋比較短,加之有肌肉、肩胛骨、鎖骨進行保護,骨折發(fā)生幾率很低,第11和12肋活動性較大且為浮肋,不容易發(fā)生骨折。大多數(shù)肋骨骨折發(fā)生在第4~7肋。但近年交通事故發(fā)生率不斷上升,導致第1~3肋骨折的發(fā)生率也隨之上升。肋軟骨骨折的現(xiàn)象比較少,大多數(shù)為肋骨和肋軟骨發(fā)生分離。如果有兩處以上3根發(fā)生骨折,發(fā)展形成反常呼吸以及浮動胸壁,則可以把這種現(xiàn)象稱之為枷胸。如果胸內臟器受到損傷或者胸廓穩(wěn)定性降低,容易導致患者呼吸循環(huán)功能出現(xiàn)障礙[2]。
2 致傷原因
直接暴力或者間接暴力都是導致肋骨骨折發(fā)生的主要原因。一般來說,直接暴力主要是胸部受到鈍器撞擊,使得承受暴力處向里彎曲而發(fā)生折斷,斷端會陷入到胸腔內,給胸膜、肺、肋間血管造成損傷[3]。間接暴力主要是因為前后胸壁受到了擠壓,導致肋骨向外過度彎曲最終發(fā)生折斷,骨折的斷端向外,肋骨中段為主要的發(fā)生位置。如果是槍彈導致的骨折多為粉碎性骨折。
3 診斷方法
當明確了致傷原因后,根據骨擦感、胸廓擠壓痛以及局部壓痛等各種臨床表現(xiàn)癥狀對肋骨骨折進行初步診斷。使用x線對傷側肋骨切線、胸部后前位進行檢查,不但可以清楚觀察到骨折的情況,還可以充分了解到內臟器的損傷程度,但X線對肋軟骨骨折不適用。X線檢查方法存在一定的漏診率,導致漏診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有血氣胸干擾、曝光程度以及體位等等。相關實踐調查指出,采用CT檢查可以更加精準掌握骨折位置、數(shù)量以及胸內臟器損傷的情況,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死亡率[4]。但是,有一部分較為隱匿的骨折即使使用CT檢查也不能發(fā)現(xiàn),需要等待傷后一段時間骨折位置形成骨痂之后才能進一步確診。
4 治療方法
采用內固定方法治療肋骨骨折,需要嚴格掌握適應癥,一般來說,適應癥主要包括一下幾點:①大量血氣胸且需要行開胸進行檢查患者。②連枷胸形成反常呼吸的患者。③使用機械治療效果不理想的患者。④骨折斷端發(fā)生移位、粉碎性骨折以及合并神經血管損傷的患者。⑤經濟條件較好、對外觀有著較高要求的患者[5]。
4.1克氏針、鋼絲固定 若單獨使用鋼絲固定,其穩(wěn)定性較差,一般與其它方法聯(lián)合使用。在髓腔內使用克氏針固定,操作步驟簡單,縮短了手術時間,尤其適用在外傷較為嚴重的病人,把內固定取出的時候也比較方便。僅需在局部麻醉、小切口即可完成??耸厢樀膬?yōu)點是不會進入到患者的胸腔內,不會給病人造成不適感,故也可以不用把其取出[6]。
4.2純鈦爪形肋骨接骨板 該類接骨板的具有較大強度的質韌,較好的組織兼容性以及可塑性,一般情況下不需要把其取出。安置爪片的時候需要較為寬敞的切口,固定過程中不需要把肋骨骨膜切開,也無需把肋間神經移開,肋骨由多個爪片共同環(huán)繞,骨折斷端發(fā)生移位可能性較低,若要取出難度較大,還需借助某種特殊工具[7]。
4.3鈦鎳合金記憶環(huán)抱器 記憶合金環(huán)抱器主要是環(huán)繞于骨折遠近段,在使用之前需要在低溫狀態(tài)下展開,固定過程中會自動發(fā)生閉合,操作步驟比較簡單,不管是在特殊部位進行固定還是在狹小操作空間內進行固定難度都會降低了很多,縮短了手術操作的時間,但其不足與接骨板類似[8]。
4.4剛子 剛子屬于一種可吸收材料,它在抗彎曲強度方面要比人體皮質要高,一般在3~5年可以完全降解,可以支撐長達8~10個月時間,內固定材料可以在體內自由發(fā)生降解且強度也會逐漸下降,不需要通過手術把其取出來,其應力會逐步向骨折部位進行轉移,給骨折斷造成刺激后逐漸愈合。但該方法在臨床應用中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強度、組織相容性、降解速度等問題都需要進一步解決改善[9]。但可吸收材料的出現(xiàn)促使骨科臨床治療又邁向了新臺階,是今后內固定發(fā)展的主要趨勢。對于肋骨骨折患者來說,主要在其第3~10肋上進行固定,因為第1~2肋有鎖骨、肩胛骨遮擋,且位置比較高。第11~12肋不會給胸廓穩(wěn)定性造成影響。若患者骨折斷端損傷情況較重并傷血管及臟器,也應該行內固定治療。在手術過程中,手術入路應要遵守肌肉損傷少、切口小的原則,入路時可選擇聽診三角、骨折線、腋下小切口深筋膜淺層作為入路途徑。
5 結論
近年,肋骨骨折的發(fā)生率越來越高,臨床中采用CT以及X線進行診斷。對于癥狀比較輕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療方法,對于傷情較為嚴重患者則需要相采取手術治療方式,主要結合患者實際情況正確選擇治療方法。采用可吸收內固定治療方法,不但符合生理需要,同時也滿足了強度要求,一般不需要把其取出。但對于骨膜損傷較為嚴重的患者,則需要絲線綁進行輔助性治療,不是用在粉碎性骨折以及骨折疏松患者。記憶合金環(huán)抱以及爪形接骨板對骨膜剝離較少,且操作簡單方便,固定效果較為理想,同樣適用在不規(guī)則肋骨骨折以及粉碎性骨折中,如果行二次手術把其取出帶給患者損傷較大。鋼絲和克氏針在臨床中逐漸被淘汰,但對于經濟條件不允許以及診斷情況不理想下可選擇??偠灾?,應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治療方案,促進骨折愈合,確保療效。
參考文獻:
[1]杜旭東.肋骨骨折的臨床治療分析[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5,14(17):110-113.
[2]王波,湯秉洪,王劍波.多發(fā)肋骨骨折的手術治療分析[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5,15(03):777-779.
[3]趙冰冰,包晶晶,王繼明.胸廓內固定手術治療胸部多發(fā)肋骨骨折療效分析[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15,18(06):445-447.
[4]何東權,張紹義,馬兵,等.改良肋骨內固定手術治療前支肋骨骨折[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15,18(01):116-118.
[5]駱峰,季惠.胸腔鏡下純鈦肋骨爪形接骨板治療多發(fā)性肋骨骨折19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5,17(16):123-125.
[6]駱峰,季惠.胸腔鏡下純鈦肋骨爪形接骨板治療多發(fā)性肋骨骨折19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5,20(16):77-79.
[7]黃進啟,黃小星,譚亞玲,等.克氏針內固定治療多根多處肋骨骨折20例[J].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2015,12(01):566-568.
[8]韋春暉,譚勇明,鄧濱,等.應用可吸收肋骨固定釘治療多根多段肋骨骨折20例報告[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5,10(06):99-101.
[9]Ayberk G, Ozveren M F, Altundal N, et al. Three column stabilization through posterior approach alone: transpedicular placement of distractable cage with transpedicular screw fixation[J]. Neurologia medico-chirurgica, 2008,48(1):8-14.
編輯/羅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