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23.4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1-000-01
摘 要 三級跳遠是一項體育教學中比較常見的項目,它的技術比較復雜,難度系數很大,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是會出現很多錯誤動作。通常情況下,學生對基礎動作的模糊或者很早就接觸了這項運動,對理論知識模棱兩可,又不能完全應用到實踐中,就會出現諸多的技術問題,輕則運動無法進行,重則對運動者身體造成損傷。本文結合在教學中會遇到的問題和學生在進行訓練及比賽時出現的狀況進行分析總結。
關鍵詞 三級跳遠 教學訓練
一、在三級跳遠教學中經常出現的的錯誤動作及糾正方法
(一)進行第一跳的時候,換腿過早,在落地過程中要進行等待,影響第二跳的接連動作,出現這一錯誤動作的原因:首先,進行踏跳時,腿處于沒有伸直就著急收起跳躍時的腿;然后,起跳后,未完成騰空姿勢就過早地做落地前交換腿的動作;最后,在起跳時,身體過于向前傾,騰空時身體產生回旋,使太早的進行換腿工作。
糾正方法如下:第一,在機械上就進行腿的交換動作,借用兩腿之間的方向做交換動作。第二,在騰空中段進行放置一標志,在標志處立即進行換腿動作。第三,聽到信號再進行換腿,避免過早或過晚的換腿。
(二)第一跳直接換腿或彎曲髖關節(jié),小腿蜷縮換步;產生原因:對動作概念理解不清楚,起跳腿神經繃緊,起跳不充分,著急換腿。
糾正方法如下:教師要針對這一環(huán)節(jié)進行講解如何在正確的時間進行換腿;多做助跑單腳跳的動作練習,對學生的聯系操作,要以一定高度和遠度的起跳箱為標準,要求享受跳時大腿帶動小腿做彎曲膝蓋的動作,連續(xù)單腳跳躍,越過障礙物。
(三)第一二跳落地后無法繼續(xù)跳起;產生原因:在落地動作進行時腿部如果出現太大的限制,落地動作就會緩慢,第一跳騰空太高,落地點距離很遠,下肢就會出現動作配合不得當的問題,進而失去平衡力。
糾正方法:熟練動作要領,在進行落地時,腳要做扒地的動作;反復在不同高度向下跨越,緊接著做起跳動作,一定要使動作相協(xié)調,注意其是否連貫,而且要鍛煉腿部的力量。
(四)三跳的節(jié)奏不夠好;產生的原因:第一條進行的過于高遠,第二跳步伐較小,形成比例不適合。腿部力量不夠,不能進行支撐。
糾正方法如下:對第一跳進行改善,加大在起跳前動作的用力程度,降低騰空的高度;進行起跳動作時,要盡量保持扒地的姿勢,使身體整個中心向前移動,落地時在與起跳動作結合;酌情而定,進而改變結構。
(五)三跳直線性差,有明顯的橫向偏差;產生原因:起跳時送髖不積極,造成上體前沖。上體和兩臂擺動動作不協(xié)調。著地時放腳的位置左右偏斜,三跳的落地點不在一條直線上。身體向起跳腿一側傾斜。
糾正方法:練習分解動作,改進上、下肢動作的協(xié)調配合。用較短距離助跑,反復進行三級跳遠節(jié)奏練習,提高正確技術的熟練程度。沿直線進行三級跳遠練習,并強調放腳位置和著地時腳尖要正對前方。在所有練習中,強調身體姿勢要正確。
(六)腳落地重;沒有彈性,八字腳,繃腳尖著地;產生原因:腳著地的方法不對,腳掌、腳踝關節(jié)力量差。
糾正方法:反復練習正確著地方法;增加小腿肌肉關節(jié)力量的練習;兩腳內 緣沿直線或跑道線路;從小步跑過渡到加速跑練習;
(七)大腿抬得過低;腳掌著地生硬;前蹬過于用力;產生原因:骼腰肌力量較弱;大腿后部肌肉伸展性差;腳掌著地時不是從上向下;而是小腿向前鞭打著地。
糾正方法:發(fā)展骼腰肌力量;做高抬腿練習;要求擺動腿注意向前上方伸。出;反復做小步跑練習。
(八)騰空時平衡不好;產生原因:上、下肢配合不協(xié)調,上體姿勢不正確,落地時放腳位置不合適和放腳方法不正確。
糾正方法:練習分解技術,改進上、下肢動作的配合;做短、中程距離助跑 的三級跳遠練習,提高正確技術的熟練程度沿直線進行三級跳遠的專門練習。
二、三級跳遠技術重點與難點的提煉方法
依據動作技術的重點具有固定性以及難點具有變動性的特點,對田徑三級跳遠技術的重點與難點的提煉應分別采用理論分析法、歸納法和經驗總結法。例如,第一跳即從助跑最后一步擺動腿蹬離地面,起跳腿快速積極地踏板這一過程中,
有起跳腿著地、身體重心移過垂直支撐點和蹬離起跳板3個動作環(huán)節(jié)。此階段的技術目的是在跑跳結合的過程中,盡可能減少水平速度的損失。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控制過大的騰起角和較高的騰起軌跡有利于防止更多的水平速度的損失。這是因為,較高的騰空軌跡會增大第二跳起跳腿的負荷,對以后兩跳產生不良影響。通過上述的理論分析,不難認為,第一跳的技術重點應該是“起跳腿積極快速下壓、扒地、著地點盡可能靠近身體重心的投影”。又如,在三級跳遠中,各跳距離對成績有著直接影響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不難認為,合理的三跳距離和比例應該是三級跳遠的技術重點。
三、準確剖析三級跳遠技術重點與難點的意義
從運動技術分析的角度上看,準確剖析三級跳遠運動技術重點與難點的意義是弄清技術各動作環(huán)節(jié)的內在聯系,找出動作技術中最本質、最核心的問題,并使之簡單化和條理化。其最終目的首先是為了有效地運用教學方法。例如, 在運用講解法對第一跳動作方法講解時,如果教師能夠簡明扼要地向學生傳授“動作向前、起跳連貫、重心跟上”3個動作技術的重點,就能使學生準確地把握動作技術的關鍵部分,以利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形成正確的思維定勢,為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奠定基礎。其次是為了針對性地選擇有效的練習手段。例如,如果教師諳熟“起跳重心偏低,小腿前伸過大”這一單腳跳動作技術的難點,那么,就會刻意安排“離身體重心近的負重與不負重的起跳練習手段”。
四、結語
三級跳遠是沒有收錄在教學大綱之中的課程,但它是課余訓練的一個重要運動項目。只是,絕大多數的田徑教導員對三級跳遠很陌生,所以大部分教師也并沒有接觸過有關三級跳遠的運動,這在一定程度上就產生了訓練難度。根據從事三級跳遠的以往經驗,總結出,提高三級跳遠的訓練素質要清楚什么是錯誤的動作,怎樣去對錯誤動作進行糾正。并簡單總結了三級跳遠的理論方法與實踐分析,在一些具體方面還是存在許多不恰當,希望可以為從事此行業(yè)的相關人士有所借鑒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