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時期是兒童長身體與發(fā)展智力的重要階段,而且學齡前兒童在這一階段的身心發(fā)展對于其整個人生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針對如何通過游戲活動使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得以有效的激發(fā),與如何通過對幼兒進行賞識教育使其體驗到教師的關心與關愛兩方面內(nèi)容進行簡單探討,并對如何通過幼兒園與幼兒家長的互動使幼兒的發(fā)展得以促進進行簡單分析。
【關鍵詞】幼兒教育 學齡前兒童 教育活動
幼兒的健康發(fā)展作為人口素質(zhì)提高的重要基礎,其對學齡前兒童的整個人生都會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幼兒時期是兒童身體成長以及智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因此使學齡前兒童在這一階段的身心得以健康發(fā)展顯得尤為重要。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對多彩豐富的游戲活動進行精心的設計,并通過對幼兒給予關愛與贊賞,使學齡前幼兒的自信心得以有效的培養(yǎng),并使其身心得以健康全面且茁壯快樂的成長,與此同時,也使自身作為幼兒教師的擔當與職責得以體現(xiàn)。
一、通過游戲活動使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得以有效的激發(fā)
由于學齡前幼兒身心的不斷發(fā)展,使其對參與社會生活產(chǎn)生了相應的需求,因此隨著幼兒年齡的不斷增長,成人對其的要求也可以適當?shù)募右蕴岣撸梢砸笥變簩αλ芗暗氖虑楸M量獨立完成與承擔,例如要求幼兒獨立吃飯穿衣并且打掃衛(wèi)生、收拾玩具等。學齡前兒童對于成年人的社會活動通常有著極度的渴望,而由于其自身能力有限且缺乏知識經(jīng)驗,所以不能對自己的行為給予有效的控制,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游戲活動將這一矛盾進行解決,進而使幼兒的心理得以健康的發(fā)展[1]。在學齡前兒童的發(fā)展過程中,游戲活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游戲活動與學齡前兒童的動作、語言以及思維之間存在著較為緊密的聯(lián)系,而且游戲活動作為學齡前兒童的主要活動方式,亦是使兒童創(chuàng)造力得以產(chǎn)生的源泉,所以幼兒教師可以在游戲活動之中恰當?shù)娜谌虢逃顒幽繕耍瑥亩褂變旱膶W前教育活動游戲化。恰當?shù)挠螒蚧顒涌梢詾橛變簞?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兒童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養(yǎng)成往往需要一個較為開放且寬松的環(huán)境,因此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做自己想做且想自己所想的自由狀態(tài),便是為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養(yǎng)成提供了足以自由想象的寬闊空間,在此空間幼兒可以展開想象的翅膀并在自己的想象世界中從事自己所向往的活動,使幼兒的創(chuàng)造熱情與好奇之心在游戲中得以激發(fā)。由于幼兒對充滿新鮮感的未知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其在游戲活動中始終保持著的愉快情緒使其發(fā)展性思維得以鍛煉、使其智商得以提高并使其智力得以發(fā)展。
二、通過對幼兒進行賞識教育使其體驗到教師的關心與關愛
對于學齡前兒童而言,身體健康既包括身體各組織器官的功能全部正常,又包括兒童心理品質(zhì)的健康、情緒的樂觀向上、體型的健美、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以及對不同環(huán)境都能夠適應的能力,因此,在對學齡前兒童進行教育時較為提倡賞識教育,通過對幼兒給予適當賞識并對其進步給予適當肯定,使幼兒的自信心得以樹立并使其缺點得以有效的克服,利用幼兒崇拜教師的特點,通過鼓勵贊揚等教學手段使孩子們的積極性得以調(diào)動,在幼兒遇到失敗與挫折時,教師應給予其關心與理解,使其不因困難對自己失去信心。愛作為一種富有生命力的偉大而深沉的教育,使教師的一個微笑、一個眼神甚至一個動作都足以使幼兒感受到溫暖與關懷進而使其獲得自信,因此,教師的一句關心與鼓勵的話語更足以使幼兒受到啟迪,教師的一番耐心指導亦會使幼兒善于思考,幼兒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幼兒都會產(chǎn)生相應的影響,教師應該在對幼兒的教育過程中滲透自己的關愛之情,用愛心將情感溝通的平臺進行搭建,從而使幼兒的心扉得以打開,使幼兒能夠從教師的眼神中體會到鼓勵與信任。其實每個孩子都期待自己能成為教師所喜歡的孩子,希望教師對自己投以關注的目光,因此教師要對不同性格的孩子予以不同方式的關注,例如一些較為膽小的孩子在小聲回答問題時,教師可以向孩子投去期待的目光,以此鼓勵其開動腦筋并且更為大膽的發(fā)言,且在其回答的不夠完美時依然給予其肯定的目光。幼兒教師應該對幼兒做到如母親般的關愛,從而是自己得以走進孩子們的心靈深處,成為孩子們所喜歡愛戴的教師,教師要對幼兒的情緒變化予以敏感的觀察,對有幼兒的心理變化予以及時的了解,并善于發(fā)現(xiàn)與挖掘孩子的長處,要相信人人都是天才,要善于捕捉孩子們的閃光點,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繪畫、唱歌、足球以及舞蹈等方面的特長并對其報以支持的態(tài)度,使其得以鼓勵,進而使其全方面的發(fā)展得以有效的促進[2]。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以一顆寬容之心對幼兒給予足夠的包容,在原則范圍內(nèi)允許幼兒犯一些錯誤,對幼兒的教育需要教師用愛的眼光對其進行觀察,用愛的耳朵對其細心聆聽,用愛的心靈對其進行感受,從而體驗到幼兒心靈的純真與善良,愛是信任,是寬容,是理解,更是教育的呼喚,因此幼兒教師要做到愛幼兒、愛教育,并以愛為鑰匙開啟幼兒智慧的大門。
三、通過幼兒園與幼兒家長的互動使幼兒的發(fā)展得以促進
為了與幼兒家長建立聯(lián)系,很多幼兒園已采用了家長信箱等形式對家長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平臺進行搭建,從而使資源共享得以實現(xiàn),并利用社區(qū)與家庭教育資源使幼兒的求知欲得以有效激發(fā),通過由家長引導幼兒對日常生活中身邊的常見事物進行觀察,并引導其對這些事物的特點與變化規(guī)律進行了解,來使幼兒對自然的探究欲望得以激發(fā),使家長的作用得以充分的發(fā)揮,并使家長對幼兒的教育工作予以更大力度的關注與配合。幼兒園還可以向幼兒家長開放過果園、種植園等活動場地,使幼兒家長可以與幼兒一同前往實驗基地進行觀察與參觀,鼓勵幼兒家長積極參與科技教育活動,從而使教育資源得以拓展,使孩子的視野得以開闊,并使幼兒與家長之間的親情在共同參觀活動中變得更加融洽,使幼兒的活動空間得以擴展,使其生活經(jīng)驗也得以豐富,同時使其對于活動的興趣得以激發(fā)。
四、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學齡前兒童的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長是其全方面素質(zhì)得以有效發(fā)展的重要前提,亦是幼兒的品德、智力以及審美素質(zhì)得以有效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幼兒的身心健康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幸福以及我國未來人才的質(zhì)量,因此。學前教育機構(gòu)所肩負著的是教育與保育的雙重任務,而加強對學齡前兒童的教育工作使其得以健康茁長的成長自然應是當前教育機構(gòu)的工作重點。
參考文獻
[1]陳春陽.李晶,幼兒科學啟蒙教育的基本原則與途徑,學前教育研究,2008(4):15-16
[2]朱莉,幼兒園如何有效開展科學活動,教育科研論壇,2009(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