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閱讀教學既要引導學生向文本、向生活投去獨特的視線,又要引導學生以其獨特的學習方式對文本、對生活、對心靈進行剖析和描述,并運用到學習實踐中去,從而提高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
【關鍵詞】閱讀教學 課堂教學 培養(yǎng)個性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墩Z文課程標準》對閱讀教學進行了明確定位,強調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過程。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鼓勵學生對文本個性化的解讀與思考。小學語文教學必須扎實做好課內、外的閱讀、習作教學指導,以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知識積累能力和寫作能力。那么,如何做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呢?
一、強調學生充分自讀
閱讀貴在自悟自得,“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F在的許多教師,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學生,以為與其讓學生自己讀,不如教師多講點。于是,沒有給學生充分的的閱讀時間,教師就對課文的遣詞造句、布局謀篇大加分析,而學生因為對課文沒有充分的閱讀了解,對課文的認識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也不強烈。此時的學生,僅僅是一個聽眾而非真正意義上的讀者,他們體會到的“情”、感悟到的“理”,無非就是教師個人的讀書心得。這勢必會使原本富有個性的學生變成一個只用同一個腦袋思想,用同一張嘴巴說話的“機器”。因此教師不應以自己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一定要把讀書、思考的時間還原給學生。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充分閱讀,讓學生通過眼前所讀到的文字,自己去體會,去領悟,而老師只要退至后臺充當學生“學習的促進者、領導者”。
二、重視課堂教學中的點撥
學生的水平畢竟是有限的,教師應該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有重點,有目的地給予點撥、引導。引導他們細細品味好詞佳句的絕妙之處,揣摩布局謀篇、立意構思的獨到之處,深入探究、領悟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當然教師的點撥應以學生的讀為根本,以學生自己的領悟為主。教師的“點”必須“點”在關鍵之處,“撥”必須“撥”在疑難之處。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淚,讀者才會受感動;教師有熱情,學生才會被感動。閱讀的過程就是審美的過程,這個過程若缺乏審美熱情,閱讀就會變得索然無味。教師適當的煽情能激發(fā)學生的審美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欲望,引發(fā)學生深層次的思考,讓他們帶著積極主動的情感進行學習。
三、加強學生個性培養(yǎng)
在閱讀過程中,對文章產生感悟,必然會帶濃重的個性化傾向。同一年級的學生,雖然學過的課程一樣,但由于經歷上的差別,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個體的心理差異,因此所體現出來的“閱讀期待”也是千差萬別的,每位學生閱讀時有著自己注重的焦點。如有的想印證自己預想的結果,側重于情節(jié)的發(fā)展;有的則僅是獵奇,關注是否能獲得新奇的信息;有的想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對閱讀的方方面面都有興趣。作為教師首先應該保護好這寶貴的積極性,對學生這一傾向給予充分的肯定與理解。其次教師應引導學生把對課文內容的直接興趣轉化為間接興趣,即為提高語文素養(yǎng)而閱讀,為提升個人的審美情趣而閱讀。在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時,教師更應該尊重學生的性格特征,應是多元化的、開放性的?!耙磺€讀者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用一個讀者在不同的時候讀同一首詩,體會也會完全不一樣。學生在情趣、興趣、注意、思維諸多方面存在差異,用一種方法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學生。在傳授學法時盡可能提供更多的學習方法,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讓他們把不同的看法、獨特的見解都描述出來,從而使每個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發(fā)展。
四、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點評
小學生喜歡情節(jié),喜歡想象,預習了課文,他們就知道了課文的大致情節(jié),“閱讀期待”得到了滿足,這時,老師如果不能及時調整學生的閱讀期待,學生對進一步的學習就會失去興趣。因此,閱讀時要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那就是讓學生嘗試閱讀評論。閱讀教學中,應該引領學生走進其中,去解讀、去品味、去領悟、去陶醉。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規(guī),多一些不拘一格。教師要用自己智慧的火種去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使學生“小臉通紅、小眼發(fā)光、小手直舉、小嘴常開”。在文本、教師、學生的相互對話中,讓學生充分說出他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問題讓學生去提、讓學生去議,答案讓學生去辯,結論讓學生去得。學生要品出自己的味,品出自己的情,品出自己的疑……這時的讀已經不單純是對課文語言的忠實再現了,而是能夠表達自己情感與理解的“二度創(chuàng)作”了,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讀書最高境界,使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琢磨傳神的詞語。學生對語言的細致感受、揣摩、推敲,以至咬文嚼字,都是閱讀過程所必需的。傳神的詞語,其精妙之處在于既形象又包含豐富的內容。閱讀課文后,還需在整體上要對課文自覺地進行品評鑒賞,最終實現課文語言的內化。若讀罷課文后,引導學生掩卷深思,從寫作技巧、思想內容、知識信息等方面自覺地總結收獲,以指導自己的生活實踐,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總之,語文閱讀教學,只有運用新語文課程的全新理念,切實抓好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在需求,學生才能在閱讀活動中求愉悅,求新知,求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