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小學階段教育的重要性得以突顯。數學,是小學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做好小學數學教學,對于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作用。概念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基礎。每接觸到一個新的數學知識,學生都需要先了解這個知識的概念。數學概念是數學知識體系的構成基礎,學生的數學概念掌握程度對于其數學知識牢固度有著直接影響。關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重要性及現狀,是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必經之路。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概念教學 教學策略
從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來看,小學階段的數學概念多達五百個。對于教師來講,數學概念是教學活動的開始,對于小學生來講,數學概念是構建數學知識體系的基礎。也正是因為如此,數學概念應當得到教學者與學習者的重視。數學概念教學是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思維的第一步,也是讓小學生認識知識與應用知識的關鍵。關注數學概念教學,認識到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有助于數學概念教學目標的實現。
一、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重要性
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活動,主要是對小學階段數學概念的定義、理解與運用方法進行傳授,涉及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教師需要在教學實踐中針對小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水平進行教學方法的選擇及教學原則的制定。加大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力度,有利于促進數學教學活動的全面開展,更能讓小學生打好數學學習的基礎。
數學概念來自于社會實踐活動,對數學概念進行學習,是為了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數學概念是最基礎不過的教學內容,小學生如果不能清楚地了解與掌握數學概念,其思維就會出現混亂,概念教學應當得到教育者的重視。數學概念,是小學生理解與學習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前提。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正確的教學思想,利用有效的溝通理論,實施科學的教學實踐活動。
二、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存在問題
1.數學概念教學脫離實際。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數學概念是濃縮度較高且較專業(yè)的數學化語言。受到理解能力與思維能力的影響,小學生還不能完全透徹地理解數學概念。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一些教師沒有考慮到數學概念與實際的聯系,往往讓小學生先把課本上的數學概念背下來,再進行講解。一些教師會通過練習的方法讓學生加強對數學概念的理解,但沒有結合實際講解,導致學生對于數學概念一直都是一知半解,無法理解數學概念的真正意義。脫離實際的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只會讓小學生成為做題的機器,在實際生活中根本不具備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2.數學概念教學過于孤立。
受到學校管理體制與個人教育思想的影響,大多數小學數學教師會根據學校的課時安排,對教學活動與內容進行設置。以課時為依據進行授課,教師很容易將概念分開來講,學習哪部分的知識,教師就講解相關的數學概念。這就使得小學生無法有效地將課本上的各個知識點聯系起來,更不能建立相互聯系的數學知識體系,影響了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孤立的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加大了小學生的數學難度與學習負擔。
3.數學概念教學略顯倉促。
數學概念意識的形成及對數學概念的理解能力的建立,都是在對數學概念進行建構與解構的過程中完成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導小學生清楚地理解數學概念,需要有意識地對數學概念進行擴展。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大多數教師很少引導小學生了解數學概念的形成過程,講解得過于倉促,使得小學生在意識到數學概念存在的時候就已經走到了概念的總結與歸納階段。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新知識接受能力不高,他們對于直觀形象東西的理解力更強,抽象思維能力沒有發(fā)展起來。特別是在講解一年級小學數學知識時,教師沒有結合小學生的特性進行教學,會影響小學生數學學習信心的建立,不利于小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
三、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正確方法
要提高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質量,需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具體教學策略如下。
1.利用生活實例,開展概念教學。
生活與各個學科之間的聯系是密切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接受生活化教學理念,利用生活化的教學內容與方法。小學數學知識較淺顯,與小學生的生活有著密切聯系。數學概念是抽象化的教學語言,教師需要利用生活實例對數學概念進行生活化處理,讓學生可以理解數學概念。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許多小學生數學教師都認為生活化教學過于麻煩,也無法從小學生的角度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極大地影響了生活實例在數學概念教學中的應用。教學改革的進行,讓小學數學教師有義務對教學進行生活化改革。教師要多觀察小學生的生活,選擇小學生能夠接觸與理解的生活現象進行教學。
比如在講解加法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選擇生活中買東西的實例對加法的概念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舉出這樣的例子:“小明去文具店買了5支藍色筆,3支紅色筆,他一共買了幾支筆呢?”這樣的問題對于小學生來說不算難,他們可以快速反應出來答案是8只。這時,教師再追問學生8與3、5的關系,讓學生說出針對這一生活實例的加法概念,再對學生總結出的語言進行專業(yè)化處理。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觀察了生活現象,認識到數學概念在生活中的存在,更成為數學概念的探索者,有利于數學概念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2.利用知識遷移,開展概念教學。
每個學科的各部分知識之間都存在一定的聯系,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數學概念之間的聯系,利用知識的正遷移作用,影響小學生“溫故而知新”。對于中高年級的小學生來講,教師可以利用知識遷移作用進行概念教學。先引導學生復習之前的知識,通過知識的擴展讓學生認識新的數學知識。
比如在學習有關于質數與合數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對約數進行復習,從約數的概念引出質數與合數的概念。從熟悉的數學知識出發(fā),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信心,促進小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發(fā)揮知識的遷移作用,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積極意義。
3.利用課堂情境,開展概念教學。
小學生正處于思維活躍發(fā)展的階段,一個形象、生動的課堂情境,會讓小學生樂于開展思維活動,也會讓小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積極思考。在概念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情境的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產生疑問,并對數學概念進行初步認知。
更可以利用課堂情境的創(chuàng)設,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或者合作學習,接觸到更多的學習方式,從中發(fā)現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手段。
比如在講解有關于體積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不同的立體圖形,讓學生動手制作一個正方體或者長方體,讓小學生發(fā)現體積的形象意義,再組織學生學習文字化的數學概念,促進小學數學概念教學質量的提高。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是小學教學的重點,對于學生數學素質的形成與發(fā)展都有重要的影響。在教學改革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開發(fā)更多符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的概念教學方法,運用合理的教學策略構建小學數學課堂,讓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 許中麗.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5,03:40-44
[2] 孫麗娟.淺論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策略[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10:178.
[3] 尹春曉.淺談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2,19:118.
[4] 童文學.影響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關鍵因素分析[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2,12:127-129.
[5] 譚慧.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策略[J].企業(yè)科技與發(fā)展,2014,2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