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情感教學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程中的教學意義以及應用策略,以期為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工作有所助益。
【關鍵詞】 初中生 思想品德 情感教學法 應用
引言:思想品德課程是初中階段對學生進行思想行為規(guī)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課程,在目前的教學環(huán)境下,許多學校以及思想品德教師對于該課程給予的重視不夠,同時在教學中難以融入真情實感,導致初中生在思想道德培養(yǎng)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重應試教育輕情感教育。目前在初中教育體系中,應試教育仍然占據著主導地位,教師和學生在課程實踐中會將大部分的精力集中在如何應付考試和如何提高成績上,而忽視了在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滲透,這樣的教學情況必然會對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產生消極影響;二、教學方法單一僵化,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傳統(tǒng)說教的方式仍然占據著主導地位,許多教師為了保證教學進度,在課堂采取“滿堂灌”的方式進行思想灌輸,或者從形式上轉變教學方法,一味地依賴現代化教學設備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培養(yǎng),而這些教學方法都沒有從本質上融入真實的教學情感,而學生面對這樣生硬、僵化的教學方法也很難參與其中,甚至產生消極抵抗的學習態(tài)度,進而影響了思想品德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
二、情感教學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1.有利于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的總目標為:“幫助學生提高道德素質,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樹立法律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進而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根據這一目標,傳統(tǒng)的說教教學方法已經不適應現代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而情感教學法則是將課程教學的總目標融入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并引導學生不斷提高道德素質,為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公民打下基礎。
2.有利于教師提高教學水平
德育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在傳統(tǒng)教學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師的主要教學方法就是根據教材目標要求以及實際案例,通過語言講解引導學生從案例中感悟到理,而這種教學方法由于與學生存在情感隔閡,其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師應該革新教學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而情感教學就是新時期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主要途徑,通過情感教學教師不僅可以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還可以利用潛移默化的思想滲透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3.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對一個人思想觀念的塑造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初中生正處于“三觀”塑造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學生一方面渴望樹立成熟的思想觀念,另一方面又由于生活經驗和思維水平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心理誤區(qū),因此為緩解初中生的心理壓力,教師應該合理采用情感教學法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心里疏導。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通過寓理于情的闡述,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程的興趣,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使其在教師的語言以及教學案例的引導下,不斷反思自己思想、行為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自我批判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三、情感教學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情感溝通,融洽師生關系
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進行情感教學的前提。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在課堂中的角色也發(fā)生了改變,他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識“壟斷者”,而成為了課堂的組織者和教學的指導者。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在實踐中應該正確認識到這種轉變,并通過主動的情感溝通與學生建立真誠平等、相互尊重的師生關系。在課程實踐中,教師應該通過自身的言行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如教師要善于用眼神提示學生,當學生積極發(fā)言時,要用眼神示意表揚;當學生搞小動作時,要用眼神加以制止。師生關系的建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只有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投入真情實感,學生才能夠慢慢地接受并信任教師,進而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教學效果。
2.激發(fā)興趣,優(yōu)化教學過程
興趣是推動學生探求知識的一種心理體驗,這種體驗會隨著情感的深化而不斷增強,進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在傳統(tǒng)教學背景下,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程普遍缺少學習興趣,而情感教學法恰恰就針對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出了答案。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首先要從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出發(fā),切實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并以此整合教材內容,從而讓學生在信任與鼓勵中獲得學習的信心;其次,教師要善于從教材中挖掘教學資源,讓學生在豐富的教學素材中形成學習興趣;最后,從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出發(fā),拉近課堂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之間的距離,以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
3.合作互動,激發(fā)學生情感
首先,創(chuàng)設多向交流的互動平臺。在課堂上,教師不僅要實現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還要實現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材之間的互動交流,而在多向交流中,學生可以通過教具操作、合作實驗、實踐測量、游戲競賽等方式,共同探究知識,并在思想碰撞中相互啟發(fā),拓展思維;其次,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作為獨立的學習主體,其對于同一問題必然會存在不同的見解,因此,教師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自我展示空間,激發(fā)他們敢于質疑,主動解疑的熱情;最后,充分發(fā)揮學習小組的作用。教師應該通過組建學習小組,指導學生通過互助合作,自主解決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從而讓學生在融洽的氣氛中更快樂、更有效地學習。
結論
總之,思想品德課程是初中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實踐中融入情感也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沒有情感教育,思想品德教學就失去了神韻和靈魂。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師要將情感教學法滲透在教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并使情感的作用得到最大化的發(fā)揮,同時做好學生的榜樣,與學生共同進步,進而全面實現思想品德課程教學的總目標。
參考文獻
[1] 4楊水兒.情感教學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亞太教育,2015,32:142-143.
[2] 吳征.探討情感教學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學周刊,2016,06:60.
[3] 張永瑜.情感教學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0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