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
2003年7月,新教育實驗第一屆研討會在江蘇昆山舉行。在本屆研討會上,新教育實驗首次提出了五大核心理念: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與人類的崇高精神對話;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重視精神狀態(tài)、倡導成功體驗;強調個性發(fā)展、注重特色教育。
第二屆
2004年7月,新教育實驗第二屆研討會在江蘇張家港舉行。本屆研討會的主題是“激情演繹新教育理想”。圍繞這一主題,新教育實驗首次提出了四個夢想(改變中國學生的生存狀態(tài),引領教師的成長,重塑中國教育的人文精神,改變“蘇州學派”狀況)、三大管理原則(自愿參加和行政推動相結合、網(wǎng)絡交流和資源共享相結合、項目帶動和典型引入相結合)、三大行動原則(公益性、真實性、可普及性),并首次回答了“何為新教育的問題”,提出了目標追求(“追尋理想,超越自我”)和價值取向(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只要堅持,就有奇跡)。同時,本屆研討會還是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新教育理論的實踐及推廣研究”開題會。
第三屆
2004年7月,新教育實驗第三屆研討會在江蘇省寶應翔宇教育集團舉行。本屆研討會的主題是“新教育實驗的理論與實踐”。圍繞這一主題,新教育實驗首次提出了教育的四大理想境界(成為學生享受成長快樂的理想樂園,成為教師實現(xiàn)專業(yè)發(fā)展的理想舞臺,成為學校提升教育品質的理想平臺,成為學生、教師、學校共同發(fā)展的理想空間)和“6+1”項目(“6”是指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同寫日記、聆聽窗外聲音、熟練運用雙語、建設數(shù)碼社區(qū)、創(chuàng)建特色學校;“1”是指新父母學校)。
第四屆
2005年7月,新教育實驗第四屆研討會在四川成都鹽道街外國語學校舉行。本屆研討會的主題是“新德育”。在本屆研討會上,新教育實驗發(fā)布了《新公民讀本》《新教育實驗指導手冊》,新公民和新生命教育開始進入新教育實驗的視野。同時,初步形成了新教育共同體、實驗網(wǎng)絡平臺、媒體平臺,著手組建新教育實驗基金。
第五屆
2005年12月,新教育實驗第五屆研討會在吉林市第一實驗小學舉行。本屆研討會的主題是“全國新教育實驗與教師專業(yè)化成長”。在本屆研討會上,新教育實驗首次提出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三專模式”的雛形,即以閱讀經(jīng)典為主要內容的“專業(yè)引領”,以寫作思考為主要內容的“行動反思”,以交流合作為主要內容的“同伴互助”。
第六屆
2006年7月,新教育實驗第六屆研討會在北京清華大學舉行。本屆研討會的主題是“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圍繞這一主題,新教育實驗正式、全面而系統(tǒng)地闡述了“四大改變”(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tài)、改變學校的發(fā)展模式、改變教育科研的范式)、“五大理念”(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讓師生和人類的崇高精神對話;教給孩子一生有用的東西;重視精神狀態(tài),倡導成功體驗;強調個性發(fā)展,注重特色教育)、“六大行動”(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yǎng)卓越口才、構筑理想課堂、建設數(shù)碼社區(qū))、“兩大愿景”(把新教育實驗打造成中國素質教育的一面旗幟,打造成植根于本土的新教育學派)。本屆研討會是一個重要節(jié)點,它既是第一次系統(tǒng)全面總結以往理論成果的會議,也是一次展望未來的重要會議。
第七屆
2007年,新教育實驗第七屆研討會在山西運城絳縣舉行。本屆研討會的主題是“共讀共寫共同生活”。圍繞這一主題,新教育實驗提出,從閱讀與社會生活、文化認同、共同價值、美好家園、校園文化等的價值關系,開展共讀,并恢復共讀的傳統(tǒng),共寫的實踐,從而奠定具有共同的核心價值體系與共同的思想基礎。從而,在未來,我們能夠擁有共同的語言與密碼,真正地共同生活在一起。所以,共讀,應該發(fā)生在家庭、學校、社會等一切時空中。由此,閱讀,開始成為新教育實驗的“重要工程”。
第八屆
2008年7月,新教育實驗第八屆研討會在浙江溫州蒼南舉行。本屆研討會的主題是“構筑理想課堂”。聚焦這一主題,在理論層面,新教育實驗提出了落實有效教學框架,發(fā)掘知識這一事物的偉大魅力,實現(xiàn)知識、生活與師生生命的深刻共鳴的理想課堂三重境界。在操作層面,新教育實驗提出了實踐理想課堂的六維度:即整合度、參與度、親和度、自由度、延展度、練習度,以此達至理想課堂的彼岸!
第八屆
2008年7月,新教育實驗第八屆研討會在浙江溫州蒼南舉行。本屆研討會的主題是“構筑理想課堂”。聚焦這一主題,在理論層面,新教育實驗提出了落實有效教學框架,發(fā)掘知識這一事物的偉大魅力,實現(xiàn)知識、生活與師生生命的深刻共鳴的理想課堂三重境界。在操作層面,新教育實驗提出了實踐理想課堂的六維度:即整合度、參與度、親和度、自由度、延展度、練習度,以此達至理想課堂的彼岸!
第十屆
2010年7月,新教育實驗第十屆研討會在河北石家莊橋西舉行。本屆研討會的主題是“文化為學校立魂”。聚焦這一主題,新教育實驗圍繞文化與學校文化、學校的文化使命、學校的文化表征、學校文化與校長的關系等維度,提出學校是一段旅程,學校文化,就是講述,和為了講述一個關于我們自己(包括校長、教師、學生)的傳奇故事,應該通過“底線+榜樣”的新教育管理方式,讓那些優(yōu)秀的師生個體,成為學校的英雄與榜樣,成為最有力的教育力量,成為學校敘事中的絕對主角。如此,學校便有了文化的“靈魂”。第十一屆
2011年9月,新教育實驗第十一屆研討會在內蒙古東勝舉行。本屆研討會的主題是“活出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聚焦這一主題,新教育實驗提出了“教育的真諦乃是文化的自我創(chuàng)生”等重要思想主張。
新教育實驗認為,教育的過程也是文化“選編”的過程。一種合宜的教育,在這個意義上,就是梳理自身的文化,對文化進行辨別、抉擇,把文化中的創(chuàng)造部分、開放包容部分,傳授給下一代,讓文化成為他們的生存方式,讓文化借他們而得以更新、重新顯現(xiàn)上述的這些根本精神。所以,非道弘人,人能弘道。
第十二屆
2012年7月,新教育實驗第十二屆研討會在山東臨淄舉行。本屆研討會的主題是“締造完美教室”。聚焦這一主題,新教育實驗提出,締造完美教室就是將愿景、文化、課程等融合在一間教室里,就是師生匯聚在偉大事物的周圍,穿越在偉大事物之中,吻醒故事和經(jīng)典,編織詩意的生活,最終讓教室里的每一個生命走向卓越。
在實踐操作層面,締造完美教室可以概括為“兩核三翼”?!皟珊恕笔侵搁喿x和家校合作。閱讀是新教育和完美教室一個最根本、最基礎的工程;家校合作是完美教室的關鍵。“三翼”是指匯聚美好事物、呵護每個生命、擦亮每個日子。
第十三屆
2013年7月,新教育實驗第十三屆研討會在浙江古越蕭山舉行。本屆研討會的主題是“研發(fā)卓越課程”。聚焦這一主題,新教育實驗首次提出了卓越課程的體系架構:以民族、國家、人類生存與發(fā)展為背景,以生命的幸福完整為終極目的,以哲學、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及相關學科理論為潛在的理論工具,以活生生的人為中心,以生命課程為基礎,以公民課程、藝術課程、智識課程作為主干,并以“特色課程”作為必要補充。
第十四屆
2014年,新教育實驗第十四屆研討會在江蘇古城蘇州舉行。本屆研討會的主題是“新藝術教育”。圍繞這一主題,新教育實驗提出了“藝術教育成人之美”這一重要思想主張。
新藝術教育,是一種讓學生在學習藝術的知識,欣賞優(yōu)秀的作品,習得藝術的技能的基礎上,掌握藝術的思維,擁有藝術的品位,具有藝術的精神,傳承人類的文化,陶冶豐富的情感,培養(yǎng)完善的人格,擁有幸福完整的人生的藝術教育,具有面向人人、注重個性,立足生活、吻合節(jié)律,學科滲透、走向綜合等特點。
新藝術教育,通過聽讀繪說課程、晨誦課程、生命敘事劇、電影課程、口頭作文課程等諸多綜合藝術課程來實施,既打破藝術與其他學科的壁壘,也為非專業(yè)藝術教師從事藝術教育探索出新的路徑。
第十五屆
2015年7月,新教育實驗第十五研討年會在天府花園水城四川金堂舉行。本屆研討會的主題是“新生命教育”。聚焦這一主題,新教育人圍繞人的自然生命、社會生命和精神生命展開,提出了“拓展生命的長寬高”這一重要思想理論主張。
新生命教育,是以“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核心理念,以“生命”為中心和原點,圍繞人的自然生命、社會生命和精神生命展開教育,旨在引導學生珍愛生命、積極生活、幸福人生,拓展生命的長寬高,讓有限生命實現(xiàn)最大的價值,讓每個生命成為最好的自己。
新生命教育,遵循以尊重生命為前提、以身體舒展為條件和以生命共同體為基石的原則,依托新教育研發(fā)的新生命教育專設課程,并且通過其他學科相關課程及相應的課程資源進行實施,以此彌合知識對生命的割裂,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