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萬向職業(yè)技術學院,浙江 杭州 310023)
[摘 要] “Office Hours”制度是國外高校教師為學生課外輔導的一種方式,該項制度在國內高職院校很有推廣必要。對該制度引入高職院校的意義進行分析,并就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建議。
[關 鍵 詞] 高職院校;“Office Hours”制度;課后輔導;師生關系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30-0012-02
“Office Hours”制度起源于歐美國家,目前在亞洲地區(qū)有日本、韓國和我國臺灣等地開展實施。在大多數(shù)國外高等學校中該制度是課后師生交往互動的主要模式,屬于教師日常工作內容,也是學生學習經(jīng)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從2000年起,“Office Hours”制度在國內部分本科高校中引入實施。但到目前為止,“Office Hours”制度的實施在國內高職院校中鮮有開展。
一、“office hours”制度引入高職院校的意義
簡單而言,“Office Hours”制度是指教師課后安排固定的時間在辦公室為學生提供課后輔導,學生可以向其咨詢學習方面的事宜。該制度在國外高校運行的時間很長,形成了非常成熟的運行機制。在高職院校引入該制度對于推動課外輔導機制建設、提升學生職業(yè)素質、任職能力、改善師生關系等方面有很大幫助。
(一)有利于在高職院校形成系統(tǒng)的教師課外輔導機制
目前高職院校教師的課外輔導形式較為松散,方式單一。具體表現(xiàn)為師生自發(fā)在課后交流討論。學校對教師的課外輔導工作沒有具體規(guī)定,也缺乏必要的監(jiān)管。因此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存在重課堂教學輕課外輔導現(xiàn)象。有些高職院校雖然對此項工作給予重視,但依然沒有形成制度化的執(zhí)行體制進行約束和強化?!癘ffice Hours”制度的引入將為高職院校提供現(xiàn)成的課外輔導模式,有利于課外輔導工作的制度化。
首先,該制度的引入將課外輔導工作常規(guī)化,使輔導工作的開展有了制度上的保障?!癘ffice Hours”制度將教師課外輔導工作納入日常教學工作,每周的課外輔導是教師必須完成的工作內容。教師的“Office Hours”安排與上課安排一樣向學生公布,對教師形成強制性約束。
其次,該制度規(guī)定了教師實施課外輔導的具體形式和內容。制度規(guī)定教師每周必須提供一小時以上的課外輔導。規(guī)定時間段,教師必須在辦公室等候學生,由學生主動上門或通過預約形式安排輔導。引入“Office Hours”制度后,高職院??梢詫⑦@種課外輔導模式直接用于課外輔導工作。
另外,“Office Hours”制度設定了評鑒規(guī)則,對教師的課外輔導工作進行監(jiān)管和激勵。比如在臺灣的高校,教師執(zhí)行“Office Hours”制度的情況是教師評鑒的重要內容,完成情況不好的老師將受到批評和相應處罰。雖然相關評鑒規(guī)則對于高職院校不能完全適用,但至少為高職院校提供了可供借鑒的藍本,可在此基礎上進行調整從而形成匹配的規(guī)則。
(二)有利于充分發(fā)揮課外輔導在教學工作中的作用
國內高職院校與國外高校以及國內本科院校在校情、學情、教育重點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但是如果對該制度進行創(chuàng)新和調整,就能有力推動高職院校課后輔導機制的建設,并使其發(fā)揮最大功效。
1.常規(guī)化課外輔導機制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其對課堂教學的補充作用
通過實施“Office Hours”制度,師生課后有了固定交流的時間和場所。將方便學生與老師進行相關問題的討論,解決了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時間、場合受限問題,將課堂上無法完成的交流、咨詢環(huán)節(jié)延續(xù)到課后。
2.有利于在高職院校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
雖然制度的設立初衷是為了解答學生課程相關的問題,但由于為師生提供了直接有效的溝通渠道,對融洽師生關系有明顯作用。很顯然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使整個教學過程在融洽的氛圍中完成,能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二、高職院校實施“Office Hours”制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從制度引入到被接受需要較長時間
“Office Hours”制度對國內高職院校依然是一種新生事物。引入初期,師生首先要知道該制度的實質、形式和作用。了解后才能開展相應的輔導活動。這需要學校開展大量宣傳引導。另外新事物的嘗試往往要改變原有的教、學平衡,要求師生適應新的課后輔導模式,特別是對教師增加了時間和責任上的約束,因此該制度從引入到被師生接受并樂于實施的時間會比較長。
(二)國內外學情、教情不同對制度實施效果產(chǎn)生影響
國內外的學情、教情有較大差異。國外高校大多是啟發(fā)式教學,老師在課堂上著眼于對學生的引導,要求學生在課后進行資料和信息收集,并進行獨立思考完成相關問題的分析和論述。因此,學生課后迫切需要與老師交流討論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使國外高校課外輔導資源得以充分利用,甚至出現(xiàn)學生排隊約見老師的情況。此背景下,“Office Hours”制度實施對于師生互動和課堂教學的補充作用能夠充分體現(xiàn)。
國內高校近年來已經(jīng)開始重視啟發(fā)式教學模式的運用,但由于長期以來形成的教學習慣很難立即轉變。國內學生從小學到高中都習慣于被老師灌輸知識,到了大學課堂上通常還是被動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和觀點,這使學生在課外只需進行單純記憶和運用就可以達到學習要求,與老師進行課后交流的需求較少。國內高校的這種教情和學情會使“Office Hours”制度的實施效果受到影響。一方面學生主動約見老師的動力和積極性不足,輔導時間沒有學生前來接受輔導。另一方面即使學生參與課外輔導,師生之間缺乏互動話題,交流討論氛圍不足,對課堂教學的補充功能無法體現(xiàn)。
(三)高職院校學生素質水平和職教特點加大了該制度實施難度
國內高職院校錄取分數(shù)較普通高校低一些,課外輔導活動中,學生主動學習自覺性不如本科院校學生,輔導初期需依托老師主導和強制性實施,這對該制度的順利實施造成很大困難。
同時高職院校教學具有職業(yè)導向性,更注重學生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對理論學習要求相對較低。因此“Office Hours”制度課外輔導活動需要與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方向相匹配,實施的難度較普通高校更大。
(四)監(jiān)管、激勵等配套制度存在與高職院?,F(xiàn)狀不匹配
情況
在國外高校該制度的實行已經(jīng)有很長時間,有完善的監(jiān)管和激勵機制。學校的老師對相關的制度已經(jīng)很自然地接受,因此能夠自覺執(zhí)行和實施該制度,執(zhí)行好的和不佳的教師由相關部門進行獎懲,這對老師形成約束和激勵,保證該制度能夠長期有效實施。而在國內高職院校引入“Office Hours”制度,初期只能模仿和借鑒國外高校的監(jiān)管和激勵形式,但這些形式往往與國內高校的現(xiàn)狀不夠匹配,會出現(xiàn)監(jiān)管、激勵等機制的不配套現(xiàn)象,需要在制度管理方面進行本土化創(chuàng)新。
三、對策分析
(一)實施前做好充分準備
1.制訂詳細有序的實施方案
在實施方案中對制度引入和開展作全方位規(guī)劃。方案中明確引入“Office Hours”制度各階段的目標和任務,為制度落實提供導向。
2.做好宣傳和推廣工作
制度引入前,應對制度進行廣泛宣傳。如向教師介紹國外該制度實施的案例,使教師對該制度的含義、作用等有清晰了解,并從內心接受并樂于實施。另外以專業(yè)為單位,由教師向學生宣傳“Office Hours”制度,并派發(fā)活潑生動的宣傳冊,使學生對該模式有良好印象,利于學生后期接受。同時可通過在醒目位置張貼宣傳標語等方式加強師生對該制度的了解。
3.改善軟硬件條件,營造舒適溫馨的輔導環(huán)境
考慮到國內高職院校辦公條件和學生隱私問題,可以專設輔導場所。通過設置相對獨立的交流場所,方便老師與學生自由交流。同時在交流場所安排小點心供交流時食用,營造出輕松活躍的互動氛圍。
(二)引入制度初期應加強本土化調整
“Office Hours”制度引入初期,應根據(jù)國內高職院校實際情況對制度進行本土化調整。
1.創(chuàng)新課外輔導的內容和形式,激發(fā)學生參加輔導活動的
興趣
國外高校實施課外輔導采用一對一討論模式。這種模式對國內高職學生不太適用,需要通過創(chuàng)新使輔導形式多樣化,增強活動的趣味性,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輔導活動。
首先,考慮到國內高職學生比較內斂,不愿意主動約老師交流,在引入制度初期可以改用一對多形式,老師邀請多名學生一起參與輔導活動,化解學生獨自面對老師的緊張感。
其次,輔導交流內容可以擴展至生活、時事、就業(yè)等各方面,擴展師生交流話題,縮短師生距離感,在相互親近信任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主動向老師咨詢課程問題。
此外輔導活動開展方式靈活設置。比如,師生交流場所既可以放在辦公室,也可以放在氣氛輕松的咖啡吧、圖書館等地;又如,交流方式多樣化設置,既可以講座式、競賽式,也可以辯論式。
2.根據(jù)高職特點設置職業(yè)導向輔導內容
課外輔導實施在高職院校應充分體現(xiàn)職業(yè)導向特點。比如在輔導的內容中加入技能大賽輔導內容。各專業(yè)教師團隊將技能大賽的輔導工作融入課外輔導活動,使輔導工作具有較強針對性、實用性,同時以賽促學,提升學生職業(yè)技能。此外可以將職業(yè)考證輔導納入課外輔導范疇,充分利用課外輔導提升職業(yè)考證的通過率。
3.做好監(jiān)管和激勵制度配套落實
監(jiān)管方面,制度的實施既要依靠老師自律也需要學校各級他律約束。制度實施中應要求老師有計劃、有目標地開展課外輔導活動,并根據(jù)教師的計劃進行學院、學系和專業(yè)層面的多層次
監(jiān)管。
激勵方面,可以按國內高校現(xiàn)有考核制度情況,將該制度實施情況與教師業(yè)績考核掛鉤,同時設置特別獎項給予完成情況出色的老師物質和精神雙重獎勵,激發(fā)老師工作積極性。
(三)動態(tài)管理,對制度及時調整和完善
1.實施范圍由小到大循序推開
新制度引入可以采用小范圍試點,循環(huán)漸近向外推廣的管理方式。比如在個別專業(yè)先啟動,積累成功經(jīng)驗和不足。這樣的做法有利于后期在較大范圍推廣時有成功做法供其他專業(yè)借鑒,同時避免部分效果不佳的舉措影響面過大。
2.定期跟蹤反饋
實施過程中應定期對實施情況進行跟蹤調查。例如,采用問卷調查和座談等方式向學生和教師征求意見,總結實施效果和存在問題,并根據(jù)調查結果對原有實施形式及時調整完善。
參考文獻:
[1]劉茂平,余俊.加強課外輔導環(huán)節(jié) 促進任職能力生成[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3(19).
[2]熊金成.高職高專學校教師課外輔導形式探索[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0(16).
[3]胡天佑.江西高校Office Hours制度應用研究[D].南昌大學,2011.
[4]洪恩強,胡天佑,蔣月如.美國高校Office Hours制度及其啟示[J].西南教育論叢,2011(2).
[5]許新芳.高職院校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3(18).
①本文系浙江省2015年度教育科學規(guī)劃年度研究課題“‘Office Hours’模式下,高職院校教師課外輔導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與實踐”(課題編號:2015SCG027)項目負責人:何瑛,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何瑛(1976—),女,浙江省杭州市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國際貿(mào)易和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