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問卷調查的分析,我們意識到了實驗教學的重要性,了解了現(xiàn)如今實驗教學的目前狀況和我們寄予的期望,同時也提出了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引入實驗教學方法。也對實驗教學模式的特點以及優(yōu)點進行了講解。浙江省全面實施新課改之后,物理教學中的實驗內容和實驗方法都有了很大改變和延伸,接下來我們對高中物理教學該如何建立實驗教學模式作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自主探究模式
物理實驗在整個物理教學中的地位是任何事物都無法比擬的,他是物理教學的基本內容,也是一種輔助方法。新課程改革后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新課程改革大大穩(wěn)固了物理實驗教學的地位。實驗教育不僅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還要求學生有良好的物理知識儲備,所以學生們?yōu)榱诉m應新課改會積極主動的學習、打下堅實的理論知識基礎。我認為,新課改下實驗教學有以下三個特點:
1)實驗教學與理論知識相結合,每個實驗都要動手操作。新課程改革以來,物理教材中所有的安排的需要進行實驗的內容,老師必須落實,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實驗活動,做到理論知識與實驗緊密結合。
2)新課程改革以來,物理教材中需要學生做的實驗越來越多,而這些實驗的種類又各有不同,有的需要小組合作完成、有的需要個人單獨完成、有的需要老師親自動手,而這些實驗都安排在課堂上進行,這樣就可以充分的把理論知識和實驗結合起來,不僅凸顯了實驗的重要性而且可以讓學生熟練的掌握理論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3)新課程改革對實驗要求沒有太多限制,例如他不會指出你必須使用什么器材、采用何種方法。完全是一個自由發(fā)揮的過程,這樣有利于學生擴散思維的形成,有利于大家互相交流方法、利于實驗順利完成。通過老師和同學之間的相互配合可以探討出很多不同的方法,可以促進學生自主思考問題的能力。
一、新課程下實驗教學模式構想和實施
新課程改革,倡導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老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正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而學生也要充分認識到自己有能力自己學習,遇到問題自己要想辦法解決,不能一味依賴老師。要不斷使自己獨立的建構知識體系,提高自控能力??上攵?,新課程改革已經成為未來教育領域的新方向。
1.新課程下實驗教學模式構想
有關專家認為:自主進行科學研究他可以作為一種學習方案、也可以作為一種目標,在物理教學中觀察學生的學習行為是老師不斷了解學生的過程,也有利于老師跟學生之間的溝通,可以讓學生明確自身的優(yōu)點與不足,有利于老師制定教學方案。學生自主探究實驗與老師的合理引導相結合,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進行試驗設計。所以,科學研究方法應該大力引入課堂,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凸顯學生的自控能力。
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方案存在兩個誤區(qū):
(1)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理念對物理實驗不夠重視,他們認為物理實驗可有可無,物理課程主要進行理論知識講解就行,忽略的物理實驗的特點和優(yōu)點。
(2)沒有認識到物理實驗可以給學生帶來的好處。例如,忽略了實驗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性的有效手段。
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理念是學生被動學習,是一種老師講解實驗的過程,學生聽實驗,然后自己琢磨,把里邊的注意事項背下來,能應付老師即可。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狀,國家積極采取相應措施,通過高效的實施,物理實驗教學取得了良好的進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高中物理自主探究實驗教學內涵
通過學生自主進行實驗探究的科學方法,讓學生在已學知識的基礎上,不斷探索新知識,成為新知識的愛好者和探索者。學生通過自己親自動手做實驗,不斷尋找新的實驗方法,總結實驗中存在的困難和自認為自己最棒的地方,通過考試和同學之間的交流評定,使自身有進一步的提高。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這就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模式。
二、新課程下實驗教學模式的實施
老師設定要進行的實驗情境,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實驗。但實驗的具體方法和器材完全由學生自主選擇,老師不設定要求。同學可以選擇小組或個人進行試驗,但必須保證每個人都有動手的機會。實驗完畢后,老師挑選學生對自己的實驗進行講解,然后老師進行點評。
整個實驗的過程包括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具體操作、分析探討、總結報告等幾方面。具體實驗方法教師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而定,可以是小組進行、個人獨立完成、老師協(xié)調幫助完成。整個實驗過程中并不要求老師參與太多,而是完全把實驗時間就給學生,老師只是做一個輔助作用,這樣不僅可以減少老師的工作負擔,也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如果采用學生自主探究實驗的科學方法,那么老師的指導也顯得尤為重要。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體,以老師的指導為輔助,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長期下去也會產生一個矛盾,例如,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和老師的指導會形成矛盾,老師不能不指導,也不能指導過渡,所以這就要求老師適度的把握這兩者之間的尺度。同時老師也要根據(jù)實驗的具體要求來確定具體指導方案。除此之外,老師還要對實驗的各個要素有清晰的把握,如果需要鍛煉學生自主因素的實驗,必須要求學生親自動手完成,對于需要鍛煉同學合作意識的實驗,務必讓學生按小組合作完成,提高小組成員的合作能力。不同分類的實驗老師要采取不同的實驗措施,達到實驗探究的最終目的。
總之,自主實驗探究的科學方法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他要根據(jù)具體的實驗要求來確定,最終達到實驗探究的目的,使學生動手能力得到提高、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
【參考文獻】
[1]劉沛然.高中物理學習的誤區(qū)及對策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6(01)
[2]雷聞韜.運用臨界條件解決高中物理帶電體在磁場中運動的問題[J].亞太教育,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