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受自身學習能力素養(yǎng)限制以及學科教學目標要求制約,自主探究實踐活動,離不開教師的有效引導和切實的推動。本文作者簡要談論了對引導高中生數(shù)學自主探究實踐的思考和感受。
【關鍵詞】高中數(shù)學;自主探究實踐;引導;冷思考
教育實踐主義學者認為,學習活動是腦力思維和動手實踐有機結合、相互包容、共同作用的過程。學習實踐需要自身的積極努力和外在的有效指引。教師在整個教與學的活動進程中,擔負著預設、生成、組織、引導等作用,學生的學習活動需要教師切實有效、循序漸進的指導和引領。高中階段學生群體經過階段積累,具備了一定自主探究的素養(yǎng)和潛能,但受自身學習能力素養(yǎng)限制以及學科教學目標要求制約,自主探究實踐活動,離不開教師的有效引導和切實的推動。如何引導高中生自主探究數(shù)學學科,如何推進高中生自主探究數(shù)學進程,成為高中數(shù)學教師新課改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本人在此簡要說說對引導高中生數(shù)學自主探究實踐的思考和感受。
一、挖掘外部豐富情感“資源”,增強自主探究實踐內在潛能
數(shù)學學科是抽象的圖形符合和精確的數(shù)字語言的生動結合體,既具有抽象深奧,難以理解的一面,又具有生動形象,顯示豐滿的一面。教育心理學認為,自主學習是建立在良好、愉悅內心情感基礎之上的實踐活動,具有自愿性和能動性。而高中生與其他階段學習群體一樣,學習情態(tài)易受外在環(huán)境氛圍的“渲染”,由外而內,導致內心產生波動,實踐探究受到影響。教師要實現(xiàn)高中生“愿意探”的目標,就必須做好情感激勵工作。筆者發(fā)現(xiàn),現(xiàn)行學科教學,無論是講解的教材、生活的環(huán)境以及運用的教具,都蘊含了豐富而又多樣的情感“資源”和激勵“因子”。教師應挖掘豐富情感“資源”,以此來引導和激發(fā)高中生數(shù)學自主探究實踐的能動性和積極性。如多媒體信息技術在現(xiàn)代課堂運用廣泛,也易于吸引他們的“眼球”。教師應該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數(shù)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形象化等特點,應用于引導活動之中。在“平面向量的坐標運算”教學中,教師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用教學軟件在電視展示“人站在高處拋擲硬物的過程”的動畫演示景象,以及“某一海域船只遇險,搜救隊確定船只方位”的真實畫面等,以此增強高中生自主探究實踐的能動情感。
二、創(chuàng)建探究實踐有效“舞臺”,指引自主探究實踐活動進程
自主探究實踐活動的開展,需要教師做好“平臺”、“載體”的搭建。學習對象只有在具體的數(shù)學探究“載體”和豐富的數(shù)學實踐“空間”內,思考分析、探究推理,才能實現(xiàn)數(shù)學探究效能和技能的提升和進步。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高中數(shù)學教師素質教育經常“喊在嘴上”,紙上談兵,沒有將之付諸于具體實踐之中,導致高中生自主探究成為“空中樓閣”,動手實踐成為“水中明月”。因此,教師要做好高中生自主探究實踐活動的引導工作,應做好兩個方面:一是要做好“舞臺”搭建工作,結合教材學習目標、能力要求,設置與學習實情、教材內容相“對稱”的教學內容,讓各個類型學習群體都能得到訓練;二是要做好“實時”指點工作,對高中生自主探究、能動思維等過程,進行第一時間的巡視、了解和掌握,同時根據(jù)其探究實踐活動效果及表現(xiàn)進行有的放矢、針鋒相對的指到和點撥,讓高中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保證自主探究實踐活動效果。
如在“等比數(shù)列的定義”講解中,教師開展師生結合的教學活動,指引他們自主探究實踐:
師:類比等差數(shù)列的定義,大家能否給等比數(shù)列下個定義?
生:獨立思考給出等比數(shù)列的定義。
師:用數(shù)學符號語言怎樣表示等比數(shù)列的定義呢?
師:如果我們第n項用an表示,那么它的前一項該怎么表示,那么比怎么表示?這里的n的取值范圍呢?
生:自主思考、小組討論交流。
師:請同學們與課本上定義進行比較,看看有什么不同?
生:閱讀課本,仔細對比,找出不同。
師:思考:等比數(shù)列的定義中,可否去掉“q≠0”的條件?為什么?
生:進行思考,辨析,指出不能去掉“q≠0”的條件,因為q=0,分子為0,則無意義。
三、注重實踐進程自我“回味”,促進自主探究實踐技能提升
常言道,鞋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學生的自主探究實踐活動效果好不好,只有通過自我反思、自我辨析,才能對其活動實效切實掌控。教師要實現(xiàn)高中生自主探究實踐成為自覺行動、自我要求,就必須注重探究實踐活動“回頭看”的引導工作,利用高中生的能動思考意識,科學運用教學評價手段,組織高中生對自身開展的探究實踐活動、思維探析思路以及進程表現(xiàn)等,進行深刻“反芻”,仔細體味,深入品味,認識其實踐探究活動長處和短處。同時組織高中生群體組建討論小組,共同找出優(yōu)化的舉措、科學的思路,深入掌握科學探究實踐策略,提高其自主探究實踐效能。
總之,引導學生“學”、指導學生“探”,是高中數(shù)學教師主導作用的生動表現(xiàn)。引導高中生數(shù)學自主探究實踐,既是教師的分內之事,也是有效教學進程推進的重要保證,教師在其具體實踐中要聯(lián)系學情、針對實際,科學引領。
【參考文獻】
[1]蘇燕.高中數(shù)學探究學習的教材開發(fā)[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2]唐美忠.構建“主體探究”教學模式.轉變學生學習方式[J].基礎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3]白桂花.高中數(shù)學課堂探究性學習的模式與策略初探[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S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