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音樂教育?難道音樂教育就是單純的對學生進行歌唱,欣賞,樂理等的訓練嗎?對于特殊兒童來說,音樂是苦痛時的調(diào)味劑,讓他們得到放松、心情平靜;也是康復時的訓練法,幫助他們訓練節(jié)奏感等多種身體機能;更是人生道路的照明燈,給予特殊兒童正面的能量,幫助他們走出陰霾,找到自信。
一、音樂教育有促進和幫助特殊兒童心理康復的作用
由于特殊兒童心理和生理各方面的殘缺,他們的生存,認知能力以及對社會的適應能力都存在很大的問題。他們應該如何較為健康的成長?如何適應這個復雜多變的社會呢?這個問題一直都困擾著特殊教育人士和家長們。音樂有舒緩心情、調(diào)整情緒的作用,可以幫助特殊兒童保持心情愉悅。超過半數(shù)的特殊兒童存在人際交往和交流的困難。他們很難邁出第一步,去與人接觸。合理的音樂教育,不僅能舒緩情緒,還能有效的使特殊兒童得到心理康復。
對于音樂教育有促進和幫助特殊兒童心理康復的作用,有一個經(jīng)典的案例可以證明。有一部著名的法國電影,叫做《放牛班的春天》。它講述了一個名叫馬修的老師。通過教一些性格發(fā)展略有缺陷、心靈受過創(chuàng)傷的兒童唱歌,逐漸讓他們受傷的心靈得到康復。改變了他們原本陰霾的生活。法國人克萊門特·馬修原本是一個沒什么名氣的音樂家。在經(jīng)歷了好幾次事業(yè)失敗之后,終于成功的受聘于一家寄宿制的男子學校,成為了一名助理教師。但他面對的可不是普通的孩子,而是學校出了名的“問題兒童”。這六十個男孩,來自單親家庭或是收入很低的家庭,有的由于行為過于頑劣,而被家長趕出了家門;有的則是失去了父母的孤兒。而學校一直以來都用高壓手段和粗暴的方法來管理他們,這讓這些男孩很是反感,于是更加頑劣。以至于他們成為學校沒人能管的老大難問題。馬修來到學校之后,發(fā)現(xiàn)學校并沒有開設音樂課。于是,他決定以教孩子們唱歌的方式,幫助他們走出自己那封閉而狹小的世界。在馬修的細心教導和音樂的熏陶下,60個野孩子用歌聲唱出了自己的心聲,慢慢的從陰霾中走出。他們的情緒不再消極對抗,生活也越來越美好。長大后其中的一名小男孩莫朗,更是成為了世界著名的音樂家。一群原本被世人厭棄的孩子,在音樂的熏陶下找到了成長的意義,開啟了一段美好的人生之旅。從厭世到勇敢的走向明天,可見音樂教育對特殊兒童心理康復的作用之大。
二、音樂教育對特殊兒童的人格發(fā)展有促進作用。
很多人的人格當中,都存在一種自卑感。可能是因為家庭;或者是因為外貌;亦或因為金錢,等等諸如此類的原因。這種正常人都會有的感覺,在特殊兒童身上就更為明顯了。由于生理或心理的殘缺,使得他們的人格塑造也不盡完美。音樂教育在塑造健康人格,彌補人格缺陷方面有一定的輔助功能。很多的特殊兒童,通過對音樂的學習,提高了自身的素質(zhì)和自信心,并且潛移默化的促進了人格的發(fā)展。
意大利著名盲人男高音安德烈·波切利,起初對自己的人生是匆忙遲疑與恐慌的。在接觸了音樂之后,他找到了人生的意義。他在絢麗的舞臺上盡情的展現(xiàn)著歌聲和自信,被譽為“第四大男高音”。很多特殊兒童或許可以和他一樣,在接受音樂教育之后,讓人格魅力之花開遍成長之路。
三、音樂教育有助于培養(yǎng)特殊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和天賦
作為一名音樂教育工作者,有義務做好孩子的美育工作。這一部分是基礎教育和義務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其中當然包括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新能力。尤其是對特殊兒童,他們比正常孩子更加缺少創(chuàng)造力。音樂有很強的自由性、模糊性,給人以空曠感、遼闊感。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它的本身就是一種高創(chuàng)造力的表現(xiàn)。這些音樂的特性,讓音樂教育優(yōu)于其他教育,在培養(yǎng)特殊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方面體現(xiàn)出極大的作用。雖然特殊兒童在心理或生理上有所殘缺,但是音樂可以提升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幫助特殊兒童挖掘出自己的潛質(zhì),找到真正的自我。
舉一個大家耳熟能詳?shù)膰鴥?nèi)案例。舟舟是一個重度弱智,他的智商僅有30。在舟舟剛剛出生時,醫(yī)院就將他診斷為不可逆轉(zhuǎn)的重度先天愚型或者。原本,舟舟的一生可能就這樣沒有絲毫的光彩,辛苦的活著。但是因為他們的父母從來沒有放棄他,他的人生才能擁有色彩,擁有音樂的陪伴。在父母精心照料舟舟的過程中,他們驚喜的發(fā)現(xiàn),舟舟對音樂十分敏感。因此,他們用音樂來熏陶兒子,讓他的生活環(huán)繞在音樂下。舟舟從此找到了生活的樂趣和人生的夢想,并且挖掘出了自己對于音樂指揮藝術的驚人天賦。音樂將舟舟帶向了另一個世界,開啟了他美好而絢麗的成長之路,并且得到大家的欣賞和敬佩。他憑借這自己對音樂指揮的感悟力和驚人的意志力,成為前無古人的天才弱智指揮家。舟舟不但讓自己成為了世界的真正焦點,也讓音樂教育對特殊兒童發(fā)展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如果當初沒有舟舟的父母挖掘出舟舟的音樂天賦。舟舟的一生可能就在庸碌和痛苦之中度過。如果沒有舟舟的音樂創(chuàng)造力,世界的音樂舞臺也不會有如此天才的一名指揮家。這將是舟舟的遺憾,更是舞臺的遺憾。
通過這個案例,我們不難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在素質(zhì)教育成為主流的今天,音樂已是人們生活中無法切割的部分。我們何不讓音樂走進更多特殊兒童的生活。今天,中國可以走出一個舟舟,在不久的未來中國走出千千萬萬個“舟舟“”。也許他們沒有舟舟的天賦,也不可能像舟舟那樣著名。但是音樂帶給他們的快樂,絕對不會變少。他們同樣能在音樂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天賦,他們美好的成長之路將與舟舟無二。所以,培養(yǎng)特殊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和音樂天賦應當是未來中國特殊教育的重中之重。
總之,本文希望通過淺析一些音樂教育對特殊兒童發(fā)展的作用,引發(fā)社會各界對特殊兒童群體的關注,以及對特殊兒童音樂教育的關注,從而促進特殊兒童音樂教育領域的蓬勃發(fā)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昆山市裕元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