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是最主要的學科之一,而寫作教學則是語文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也是重點和難點。據(jù)調(diào)查顯示,很多小學生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困難,不是找不到寫作素材,就是沒有寫作靈感,往往絞盡腦汁也寫不出多少東西,久而久之便對寫作文失去了興趣,甚至一提到“作文”就感到恐懼和頭大。對此,小學語文教師的首要任務(wù)就是要激發(fā)學生對寫作文的興趣,使學生樂于作文。
一、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
寫作是一種用書面語言來表達自己想法的行為,學生只有具有了強烈的表達欲望,才會愿意積極主動地進行寫作。對此,筆者認為關(guān)鍵就在于布置作文的方式要新穎,即對學生做好寫作前的指導(dǎo)。小學是學生的啟蒙教育階段,大部分小學生都才剛剛開始接觸作文,因此教師切忌不要給學生布置過多的固定命題作文,因為這樣會限制住學生的思路,使學生在面對自己所不感興趣的話題時沒有表達欲望。最好的方法是讓學生自由寫作,想寫什么就寫什么,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興趣。要知道,作文的本質(zhì)是一種創(chuàng)造活動,而創(chuàng)造應(yīng)當是自由的,所以教師不能在形式上過于要求學生,而應(yīng)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遵循學生的心理特征,鼓勵學生自由發(fā)揮想象力,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例如,當教完三年級上冊《我們的民族小學》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也寫一篇《我們的XXX》的作文,具體題目完全交由學生自己來決定,可以是《我們的祖國》,可以是《我們的家鄉(xiāng)》,也可以是《我們的游戲》,重在激發(fā)的是學生的表達欲望和寫作興趣,而不必太過在意寫作內(nèi)容。如此一來,每名學生都能夠找到自己喜歡和感興趣的話題來寫作,并且在寫作過程中也會感到心情愉悅,而不是把寫作文當成一種麻煩的任務(wù)。其次,教師還應(yīng)當在課上和課下多引導(dǎo)學生主動觀察周圍的事物,并鼓勵學生對所觀察到的事物積極發(fā)表看法和感受,再讓他們以作文的形式將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寫下來,從而使學生從“要我寫”變成“我要寫”。
二、迎合學生的興趣愛好
時代在發(fā)展,學生的家庭經(jīng)濟條件也越來越好,這使得現(xiàn)在的學生擁有了更好的上網(wǎng)、看電視及聽廣播的條件,而他們在上網(wǎng)、看電視及聽廣播過程中必然會知道一些有趣的新聞和事件,但大部分學生對于這些新聞和事件都是抱著看熱鬧和消遣的態(tài)度來討論的,很少將之用于正途。對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些興趣話題來特別設(shè)置一些作文題目,從而引導(dǎo)學生將興趣化為思考,并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例如,教師可以以《我看XXX新聞》《我對XXX事件的看法》為題給學生布置寫作任務(wù),讓學生在作文中談?wù)勛约旱母邢牒涂捶?,當布置了幾次這種題目的作文之后,今后部分學生在看到自己所感興趣的事物時就會自發(fā)自覺地想寫點兒什么來表達自己的看法,提高學生寫作積極性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另外,教師還可以定期組織學生觀看一些學生所普遍感興趣的少兒類節(jié)目或者電視劇,然后讓學生通過寫作文的形式針對電視中的人物或事件自由發(fā)表評論,這樣既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又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生寫著自己喜歡的東西,久而久之就會愛好上寫作文。
三、積累學生的詞匯語言
許多學生之所以覺得寫作文困難,主要原因就是詞匯量較少,雖然胸中有思緒千萬,表達欲望非常強烈,但下筆卻不知道該怎么描述,千言萬語不知如何言說。對此,教師必須要想方設(shè)法幫助學生積累詞匯語言,以使學生有內(nèi)容可寫。最好的方式是在日常課文教學中就一點一滴地積累學生的詞匯語言,例如在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古詩兩首》的教學中,教師除了要讓學生理解詩詞內(nèi)容及會背誦古詩以外,還要教會學生怎么在作文中化用古詩詞;在《秋天的雨》的教學中要讓學生積累起課文中用來描述雨景的種種詞匯,以便在今后的寫作中用到;在《孔子拜師》的教學中要適當?shù)匮由鞖v史背景和人物故事,以使學生能夠在寫作文時恰當?shù)赜闷溥M行舉例。當然,詞匯和語言的積累不能僅局限在教材之內(nèi),更多地應(yīng)當是來自于日常生活,所以教師還應(yīng)當要引導(dǎo)學生善于觀察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中積累豐富的詞匯和語言素材,以為寫作打好基礎(chǔ)。
四、放寬學生的寫作時間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學生的作文內(nèi)容大多數(shù)是來自于對生活的感悟,而感悟生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沉淀和思考。因此,教師當給學生布置完一篇寫作任務(wù)后,不能太過急于收作業(yè),而應(yīng)當給學生放寬寫作時間,留給學生觀察和思考的時間。有的教師常常在課堂上給學生布置完作文題目后就要求學生在課堂40分鐘之內(nèi)完成這篇作文,下課之前就必須交上,而學生為了能夠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寫完,往往就會編造一些虛假的內(nèi)容。例如教師布置給學生的作文題目是《我的爸爸》,但由于學生沒有時間去專門深刻地了解和采訪父親,因此不得不在作文中胡編亂造,這樣的作文寫出來也顯得很空洞,毫無真情實感。對此,教師可以適當給學生放寬時間,例如可以給學生一周的時間來完成這篇作文,而在這一周內(nèi),學生就有足夠的機會去更加仔細地觀察父親及更加深刻地了解父親,最終寫出來的作文也更加真實。
綜上所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前提是使學生對寫作感到快樂,而為了使學生樂于作文,教師應(yīng)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迎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積累學生的詞匯語言以及放寬學生的寫作時間。
(作者單位: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福寶鎮(zhèn)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