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典詩詞是中華民族文明史上最珍貴的寶藏之一,如何引導中職學生賞析古典詩詞,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本文從語文教學出發(fā),指導誦讀、咀嚼細節(jié)、啟發(fā)想象、豐富積累,讓學生充分感悟詩詞的藝術魅力,獲得豐富的審美感受。
【關鍵詞】引導;中職學生;賞析;古典詩詞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古典詩詞教學是中等職校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多讀一些關于中華民族文化的經(jīng)典詩文,逐步拓展自己的文化視野,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信息數(shù)字化的時代,中職學生更青睞智能化手機、文化快餐等,大多同學對古典詩詞不感興趣;加之,部分學生的語文文化基礎薄弱,在古典詩詞教學的課堂,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情景是,老師在講臺上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學生在課桌旁昏昏欲睡。
從接受美學的理論說,文本是一個多層面、未定性、未完成的開放結構。中國古典詩詞意蘊深厚,教師應該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走進古典詩詞,幫助學生從淺入深地理解詩詞的意蘊,在閱讀經(jīng)典中享受豐富的解讀,享受創(chuàng)造性地延伸。如何才能獲得這種創(chuàng)造性的體驗呢?下面,我想借助日常教學中的幾個案例,嘗試找出引導學生進行詩詞賞析的途徑。
一、反復誦讀詩詞,把握詩詞的音韻美
中職語文課本中所選的古典詩詞都是文質兼美、適于誦讀的篇章。以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語文》基礎模塊為例,從《詩經(jīng)》到唐詩、宋詞、元曲,按文學史的演進選取了最具代表性的佳作。優(yōu)秀的教師,應該通過詩詞的誦讀,引領學生進入一個繪聲繪色的詩詞世界。師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誦詩詞,將會在有聲有色、音韻悠揚的世界里流連忘返。
(一)朗讀要建立在有情趣、有興致的基礎上。教師恰當?shù)囊?,介紹,能激發(fā)學生的朗讀欲望
《宋詞二首》選取了《念奴嬌 赤壁懷古》和《雨霖鈴》兩首詞,教師為了讓學生深刻體會豪放詞和婉約詞的不同風格,教給學生養(yǎng)成誦讀的方法和技巧,專門為學生講了這樣一段故事:
《吹劍錄》有一段有趣的記載,蘇東坡在玉堂,問一個擅長歌詠的幕客:“我的詞同柳永的詞相比,誰的好?”幕客回答:柳永的詞只適合十七八歲的姑娘,拿紅牙板,歌唱“楊柳岸曉風殘月”,蘇學士您的詞必須是關西的大漢,用銅琵琶、鐵綽板,歌唱“大江東去”。東坡聽后放聲大笑。
《赤壁懷古》要鏗鏘有力,讀出豪壯之氣;《雨霖鈴》要婉約多情,讀出離愁別緒,讀出冷落凄涼秋景中情人依依不舍的離情。語調低沉、節(jié)奏放慢。在教師反復的指導下,學生終于從朗讀中體會到詩歌的意蘊,讀起來也更加有感情、有韻味。
(二)形式多樣的朗讀方式
教師可以選取一些名篇名句,指導學生背誦。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有效的誦讀、反復的品味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讓學生受到詩詞美的熏陶。而有的中職學生在初中并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誦讀習慣,特別是工科類的男生,怎么才能讓他們開口朗讀呢。
朗誦水平高的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示范朗讀,以扎實的基本功給學生示范,效果自然是不錯的。也可以制作名家朗誦的小視頻,讓學生跟著名家誦讀經(jīng)典。還可以個別讀,小組讀,分角色朗讀等等。
在班級的詩歌朗誦大賽上,一位男生朗誦了陸游的《釵頭鳳》,看得出,學生很用心的準備了??墒撬睦首x效果并不理想。問他為何選這一首詞,他說,是因為陸游的愛情悲劇。于是,教師抓住這一教學契機,把唐婉的《釵頭鳳》與陸游的《釵頭鳳》作對比,并用今人的視角去審視那一段哀怨凄美的愛情。教師指導學生編排了朗誦的腳本,指導男女生分角色朗讀兩首詞,再請一位學生作今人的旁白。為了融入詩詞的情境,學生借來了古裝,進行繪聲繪色的有感情的朗誦表演。朗誦果然獲得了成功,在市區(qū)的“經(jīng)典詩文誦讀大賽”獲得好成績。
只要學生能誦讀古典詩詞,不論這種感受是深刻還是膚淺的,都已經(jīng)預示著他們對詩詞審美的開始,是他們把握詩詞內在情感的關鍵。只有通過誦讀,才能真正做到:“以情帶聲,自然成韻”。
二、咀嚼細節(jié),揣摩詩詞的意蘊美
學生在學習詩詞的過程中會有一些錯誤的理解,教師要善于捕捉并提煉出來新的學習材料,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大大激發(fā)。
教學《琵琶行》時,學生把“主人下馬客在船”理解為“主人下了馬,客人上了船”,這樣解讀,詩人在秋風中送客似乎就少了朋友間留戀之情。這樣理解對嗎?于是,教師在黑板上寫下了“秦時明月漢時關”,要求學生翻譯,學生說,秦漢時的明月照耀著秦漢時的邊關。依樣畫瓢,他們很快悟到了:主人和客人下了馬后,又一起登上了船。又問,還有哪些詩文也用了互文的手法?學生七嘴八舌:“煙籠寒水月籠沙”,“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等等。通過這些對詩詞的討論,揣摩詩歌的意蘊美。
辛棄疾《清平樂 村居》描寫了濃郁的親情和美好的田園生活。怎樣才能讓學生體會到呢?可以通過詩詞描繪的細節(jié)推敲,讓學生走進文本去體會?!白砝飬且粝嗝暮?,白發(fā)誰家翁媼?”老師提問:茅檐低小后面所寫的這家人狀態(tài)是怎樣的?白發(fā)的老爺爺和老奶奶他們的關系怎樣?為什么是醉里的“媚好”?學生很快就理解了:借著酒興,帶著醉意,可以說出平時不便說出口的話,吳儂軟語,讓人感受到溫柔和體貼??梢钥闯隼蠣敔斃夏棠潭鞫鲪蹛郏患胰诉^著悠然自得的幸福生活。
在引導學生賞析字句時,要多花些時間,引著學生從詞句的字面推敲,啟發(fā)學生結合情境去展開聯(lián)想,琢磨細節(jié)。這樣,學生就不會感到文字的堆疊,他們會體會到帶著獨特個性的鮮活人物和豐富多彩的生活畫卷。學生當然喜歡讀這樣的詩詞。
三、啟發(fā)想象,發(fā)現(xiàn)詩詞的意象美
古典詩詞的意象十分豐富,這些意象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內涵。如明月在詩詞中象征著美好、團圓、愛情等;荷花在詩詞中象征著 “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品質;柳樹、長亭、長笛、蘭舟象征著離別等等。因此,古典詩詞教學必須讓學生大腦中儲存著可供“加工改造”的表象。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表象的再現(xiàn),使作品中的意象轉化為生動的畫面、配以悠揚的音樂,讓學生身臨其境,受到美的熏陶。
《登高》是杜甫晚年的一首代表作。學生理解起來是有難度的。其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詩人仰望無邊無際、蕭蕭而下的落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東流的江水。如果學生在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上,體會不到落木窸窣之聲,長江洶涌之狀,就難以體會詩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慨之情。教師可以抓住“無邊”“不盡”兩個詞,并結合詩人老病孤愁、異鄉(xiāng)漂泊的凄涼,融情入景,啟發(fā)學生進行想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
《琵琶行》中琵琶演奏的高超技藝,《聲聲慢》中梧桐樹葉落之狀、黃花凋零之貌,意象很美,但對生活在現(xiàn)代都市中的人來說,的確仍有一定的距離。教師一方面可以通過多媒體的音樂和畫面給予學生直觀的感受,把他們帶入到詩歌的情境,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通過想象,去發(fā)現(xiàn)、體會詩詞意象中蘊含的感情。
(四)豐富積累,體會詩詞的情志美
優(yōu)秀的古典詩詞承載著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蘊含著詩人對人生、社會的深沉思考。賞析古典詩詞,要引導學生領悟人生哲理,探究生命情懷。如李白的《行路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將進酒》“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可以激勵學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點燃他們的自信心。這些優(yōu)秀的詩句一旦印在學生的頭腦中,必將豐富他們的語言庫存,成為激勵他們前行的精神支柱。
在賞析的過程中,能豐富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體會詩詞的情志美,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yǎng)。如,柳永的《雨霖鈴》纏綿悱惻,哀婉凄涼;岳飛的《滿江紅》豪情壯志,報國情懷;蘇軾的《赤壁懷古》大氣磅礴,壯志未酬;杜甫的《兵車行》沉郁頓挫,哀傷欲絕;《山居秋暝》空靈澄澈,清幽明凈。學生們在讀詩的過程中,觸摸到了一個個特立獨行、個性鮮明的詩人的思想和生活,體會到詩人在詩中表現(xiàn)的人生態(tài)度、理想信念和思想境界。
詩詞的情志美,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們的人生觀,塑造他們的美麗人生。結合中職學生所學專業(yè)不同,如導游專業(yè),教師會引導學生積累寫景的詩句名篇、并把它們用在導游解說里。工美廣告專業(yè)的,教師要求學生在廣告語的設計中用到相關的詩詞名句。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設計圖文并茂、詩情畫意的網(wǎng)頁等。
總之,古典詩詞的賞析水平與個人的積累是高度相關的,教師的巧妙的引導能夠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和語文素養(yǎng)。在中職語文的詩詞教學中,可以從指導誦讀、整體感知、咀嚼細節(jié)、啟發(fā)想象、豐富積累等方面去引導學生去賞析古典詩詞,并教會學生學以致用,把積累的古典詩詞用到自己所學的專業(yè)中去,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讓流光溢彩的古典詩詞成為滋潤我們心田的清澈的源泉!
作者簡介:唐云飛,女,1975年生,廣西桂林市旅游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研究方向:中等職校語文的有效教學。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