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歷來是語文考試中的重頭戲,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很大比重,本文擬從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fā),分析中學生的興趣與動機、情緒體驗、意志和習慣以及個性心理特征對作文教學的影響并提出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學策略。
【關鍵詞】中學生;心理特點;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在新課程標準實施的背景下,從研究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入手去尋找高效的作文教學方法,勢必會讓作文訓練走出低效率的困擾,整體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
一、中學生的興趣與動機對寫作教學的影響
興趣是指一個人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動機是指促使人從事某種活動的念頭,在心理學上一般被認為涉及行為的發(fā)端、方向、強度和持續(xù)性。寫作興趣和寫作動機就是指促進學生寫作活動的內部動力,寫作興趣可以促進寫作動機的滋生,而寫作動機可以促進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兩者都對寫作活動具有激發(fā)、指向和調節(jié)的作用,因此,在寫作開始之前,要讓學生對寫作具備了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動機。
教師要做到以下兩點:第一,教師要營造自由的寫作氛圍,包括命題自由、情感自由和時間自由,讓學生自己挖掘出自己的興趣點,寫他們自己想說的話,貼近生活、貼近他們的思想;同時,教師在學生寫作之前對學生在情感上進行牽引和導向甚至強制,要讓學生跳出當堂完成或當天布置明天完成的傳統(tǒng)格局,交稿的時間可以不統(tǒng)一,在想寫的時間里寫。第二,教師要對學生的寫作活動進行獎懲,注意維護學生的內部寫作動機,對學生寫出的好作文批注鼓勵性的評語,而對語法句式用錯的地方給出正確的修改并要求學生多多練習。
二、中學生的情緒體驗對寫作教學的影響
情緒的含義是人在認識客觀事物的時候,總帶有一定的態(tài)度,心理學把人們對客觀事物態(tài)度的體驗統(tǒng)稱為情緒。情緒雖然也是人對客觀現實的一種反映形式,也是反映客觀現實與人的需要之間的關系。大多中學生以積極的情緒體驗為主,熱情飽滿,富有朝氣。隨著學習生活范圍的擴大以及自我意識的高度發(fā)展,中學生也會通過作文的形式展現出多樣性的情感。例如對民族前途的關注和深厚的祖國情懷等。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學生只有身體力行的去體驗生活、表達情緒,才能不斷地創(chuàng)作出好文章,因為作文其實是情緒和體驗的一種表現形式。中學生作文中所呈現的積極的、美好的甚至矛盾糾結的內容大半部分都是他們所處的中學時代的真實生活的寫照。但是因為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經驗的局限,其高級的社會性情感具有一定的狹隘性和膚淺性,所以教師需要指導學生進行積極并開闊視野的體驗。
作文是學生親自去完成的,其實就是把學生的經歷、情感、由無形轉變?yōu)橛行危屔鷦拥乃枷胲S然紙上。教師可以使用以下兩種方法進行作文教學:第一,開辟生活是作文的源泉,體驗是積淀生活疊加成文的手段。要想方設法拓展學生生活空間,豐富學生生活,帶他們去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從而開辟作文寫作的源泉。第二,教師要親自下水示范,帶動學生體驗,動真情,寫真話,這樣所教出來的學生才能是思想的詮釋者。
三、中學生的意志和習慣對寫作教學的影響
寫作意志是學生自覺地確定寫作目的,并且為實現寫作這一目的去支配自己的寫作的這一具體行為,從而克服各種寫作困難的心理過程。寫作習慣決定著學生寫作活動能否以正確而自然的方式進行。中學生意志自覺性總體上比較高,他們可以調控自己的行動。他們受暗示性少,獨立性進一步增強,但同時又易出現獨斷性。在堅持性和自制性方面,中學生一般能夠抑制自己的沖動。
教師可以從兩方面進行寫作教學:一方面,鼓勵學生堅持寫周記、日記,克服在寫作過程中遇到的材料不足、觀察不夠、語句不通等困難,鼓勵學生把隨手寫當作習慣,教師定期檢查成果。另一方面,基于中學生自覺性和獨立性日益增強的特點,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覺養(yǎng)成多閱讀多思考多練習多修改的習慣,以防出現獨斷性。因為學生不可能事事都經歷、想問題也不太可能事事都全面,這就需要學生從閱讀中多多積累間接經驗,“讀書百卷,下筆有神”是有一定道理的。
四、中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對寫作教學的影響
個性心理特征是指個體身上經常表現出來的本質的、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氣質、性格等。它們最直接地表現了人們之間差異的具體內容,因而也叫個性的特征系統(tǒng)。對于中學生而言,他們能對事物做出理性的判斷。他們的價值觀也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且內容也日益豐富,但是他們的價值取向卻具有明顯的從眾心理和短暫性。我們的作文教學現狀,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特點,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主要是應試教育過分強調共性,以考試分數作為評價標準,壓抑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因此,教師要注重對學生作文教學的個性化訓練,也就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訓練。這就需要教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加強寫作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訓練。英國詩人雪萊曾說過:想象就是創(chuàng)造力。人的想象過程,就是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過程。想象力越豐富越有助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形成。課堂上,我們可以有意識的安排一些想象作文,例如:以《假如我是×××》為題讓學生敞開心懷說出自己的幻想或愿望。教師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的學習品質、創(chuàng)造性的個性品質,努力使學生成為寫作課堂中的主人,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素質。
參考文獻
[1]李白堅.作文教學跟我來[M].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
[2]蔡華淑.重視學生心理特點,提高初中作文教學水平[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