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筆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口語問題進行了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口語的水平直接影響到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的口語對學生有示范的作用。筆者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口語存在的問題等方面進行分析,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口語的運用策略提出了以下建議:1.提高師范院校學生的口語訓練;2.注重教學口語的相關學習;3.學習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經驗;4.預設課堂教學語言;5.加強教師口語的實踐訓練;6.避免將網絡用語運用到教學中。以期通過此研究對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口語有一定的提高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學口語;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教育家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這要求教師在課堂中必須要對學生進行引導;美國心理學家賽門斯也曾經說過,教師的語調如果掌握不好,可能會阻礙自己教師生涯的發(fā)展。隨著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展,教師要注重“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用引導和啟發(fā)的語言,指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的語言實踐活動。小學語文課程改革對語文這一學科的教學語言要求更加嚴格,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重視教學口語水平的提高,更要在課堂教學中展現(xiàn)語言的美,讓小學生獲得豐富的詞匯積累。
課堂教學口語,俗稱教學口語,是組成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是指在課堂教授中,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面對學生,為完成教學任務而運用的相關語言。課堂教學口語分為導入語、教授語、提問語、過渡語、評價語、結束語,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口語對學生有著很大的示范作用,要求教師做到規(guī)范準確、有趣生動、因時調節(jié)。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口語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筆者在安徽省樅陽縣老洲鎮(zhèn)永合小學多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在此基礎上對樅陽縣多所小學的語文課堂教學情況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集中調研,梳理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口語存在的幾點問題。
(一)缺乏系統(tǒng)的培訓
教師入職以前接受過教學口語專題訓練的只有三分之一,其中接受過訓練的大部分是2010年以后入職的教師,即年齡較輕的教師;沒有接受過教學口語專題訓練的教師約有二分之一,他們大部分都是教齡10年以上的教師;入職以后接受過教學口語能力專題培訓的教師僅有六分之一。教師缺乏系統(tǒng)的教學口語的培訓是一個畢竟突出的問題,教師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口語水平。
(二)課堂教學口語問題突出
第一,不注重教學口語的運用,廢話較多。課堂語言非常隨意,經常不斷地重復所講過的內容,有些教師還會將口頭禪帶到教學中,口頭禪在教學中反復出現(xiàn),學生聽了會覺得啰嗦,時間長了會對老師講課的內容失去興趣,這樣會導致課堂沒有活力。第二,部分教師普通話不標準,鄉(xiāng)音太重。現(xiàn)在很多老師的普通話水平還不錯,師范院校的學生在校都會經過專業(yè)的普通話訓練,他們獲得教師資格證書的前提是普通話必須是國家二級甲等(語文方向要求),但是受方言的語音、語匯等的影響,很多語文教師他們的普通話還會夾雜著一些鄉(xiāng)音,還有一些老師容易將生活中的口語帶到課堂上,造成學生的疑惑,讓學生分不清書面語和生活口語孰對孰錯。第三,教學語調平直無趣,缺乏節(jié)奏、情感,缺乏吸引力。教師在教課過程中的語言一定要有高低起伏的變化,為了強調學生注意,老師要加重語氣;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教師的語氣或悲傷或激昂,教師語言的趣味性,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有些語文教師不注重教學口語的運用,導致課堂學習效果不好的結果,有些學生會因為教師的語言不到位而對語文課堂失去興趣。第四,課堂經常出現(xiàn)網絡用語。網絡用語正以較快的速度傳播到人們的生活中,人們會在潛意識中運用網絡用語,教師們每天接觸網絡,不知不覺開始使用網絡詞語。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口語的作用
(一)促進課堂有效教學
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口語表達的準確流暢,清晰簡潔,生動形象,一方面吸引著學生,使學生有興趣的聽課,這就可以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有利于學生智力的開發(fā);另一方面教師口語的表達風格對學生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對語文的學習與運用更有幫助。
(二)鑄造學生良好品格
教師把枯燥的文本與生動形象的語言相結合,將文本的深刻主題、哲理與閱讀體驗相結合,把復雜、多樣的情感與美好的希望、期待融于語言之中,滲透于語文教學活動過程中,美化每一位的心中所想和所愿,豐富生活中每一段獨特的經歷,形成價值追求。正是教師課堂教學口語的感染力,讓師生情感一同跳動、迸發(fā),一起陶冶、共同凈化心靈。
(三)提高師生思維能力
運用教學環(huán)節(jié)用語,重引導,忌直接回答;或巧妙設計矛盾,適時點撥;或故設疑惑,相機指導;這首先需要教師自身不斷完善與提高自己的教材分析與解讀能力以及對學生的認識和判斷能力,更需要教師利用課堂互動、關注學生學習心理及情緒,有效誘導喚醒其積極思維。
(四)改善師生交往關系
善于表達的教師,通常更受學生的歡迎,更容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取得學生的信任。學生在課堂上碰到疑惑時獲得教師一句及時的講解語與疏導語,做出回答時獲得一句肯定性的評價語與激勵語……這些成為融洽情誼的有效手段。優(yōu)秀的教師十分重視教學口語在改善師生交往關系中的特殊作用,也常常借助教學口語的魅力,獲得理想的效果。
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口語的運用策略
小學語文教師在小學生的學習生涯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口語對于學生有很大的影響,教學口語豐富、規(guī)范的教師,他的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會相對較強,所以為了學生的良好發(fā)展,教師一定要重視教學口語的運用。
(一)提高師范院校學生的口語訓練
建議相關師范院校注重提高學生的教學口語水平,很多師范學生理論基礎扎實,可是實踐上課的機會太少,很多學生走上講臺的語言組織能力差,課堂預設不完整,這和他們缺少這方面的專業(yè)培訓有關。師范院校可以進行教師口語的專題培訓,使學生在學校時就能夠有口語鍛煉的機會;還可以請一些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來傳授教學口語方面的經驗。不僅如此,師范院校還可以舉辦關于教師口語方面的比賽,讓學生在比賽中鍛煉提升自己的口語能力。
(二)提高說話和聽語能力,加強語感訓練
教師的教學語言要簡單明了,重點突出。在小學語文的教學課堂中,教師需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語言,觀察學生對于自己的語言的反應,根據學生的反應調整自己的語言,這就要求教師做到認真?zhèn)湔n,預設好自己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用語;在課堂中應時刻注意自己的語言;要多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多看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在生活中主動地鍛煉自己的說話能力。
課堂教學有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學生回答教師的問題,一個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會根據學生的回答,學生的能力給予不同的反饋,這需要教師做到首先要明確聽語能力的重要性;接著,要養(yǎng)成良好的聽語習慣,尊重學生講話,有禮貌、有興趣、有表情地聽;最后,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培養(yǎng)提高自己的聽語能力,聽學生朗讀課文,要能分辨語音是否正確,語句是否完整,語調是否符合文意,感情是否到位;聽學生回答問題,要能迅速判斷出回答是否正確,答題是否完整,答題是否有亮點。除此之外,教師更需要多觀摩學習,學習其他教師的長處。
語感是影響教師教學口語的重要因素,語感好的教師教學會非常輕松,但是良好的語感需要教師通過大量的閱讀、寫作等訓練來積累語言,所以,言語實踐是培養(yǎng)語感的唯一途徑。具體地說,需要教師深入生活,加深語言感受能力,在閱讀中培養(yǎng)并鍛煉語感。
(三)學習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經驗
觀摩實際教學,是很多小學語文教師認同的提高課堂口語的有效途徑。很多教育學家都主張每個教師開放自己的教室,歡迎其他教師的觀摩,并且會聽取其他教師的意見,取長補短,互相觀摩,認真研討,關注課堂教學口語狀況,相互進行教學語言總結,取長補短;還應當多與學生交流,聽聽學生反饋,教學相長。
名師的教學經驗豐富,課堂富有吸引力,語言富有感染力,所以經常觀看教師的教學實錄,借鑒他們的教學設計,對于小學語文教師會有很大的幫助??梢詮囊粤鶄€方面進行學習:
1.學習其引導性語言
有智慧的教師應該明白圍繞教學目標在課堂中應該讓學生注學習什么,接受什么,表達什么,這重在需要教師用正確的語言進行引導。良好的引導,層層遞進,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個善于引導學生學習的教師的語言,會引起學生的共鳴,制造出良好、和諧的教學氣氛。
2.學習其啟發(fā)性語言
有學問的人教學學生在于開導,教他怎么去思考問題,鼓勵他前進而不必強制他。由此看來,教學語言的啟發(fā)性特點是教會學生去思考,而不是什么都靠老師來講授,教師只需從旁指導,用語言指引他們。教師的啟發(fā)性語言會給學生很大的影響,學生有時會受問題的限制,老師需要多加引導,不強求答案的對錯,教師要想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必須會運用啟發(fā)性語言。
3.學習其教育性語言
每節(jié)課都有固定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所以教師的語言不應是隨意地無目的地“閑談”,而應該是經過認真斟酌的,圍繞教學任務展開的。教師語言的教育性首先體現(xiàn)在知識傳授中。語文是一門人文性、思想性很強的科學,教師的職責應該是用自己的恰當語言,向學生準確地講授教材中的文化知識和所包含的思想意義,既不能脫離教材實際任意添加意義,也不能忽略意義而使教學純知識化。教學語言的教育性更體現(xiàn)在師生的情感交流中。教師通過語言用自己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吸引學生的注意,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愛上語文學科的學習。
4.預設課堂教學語言
雖然語文課堂在展開過程中會生成很多新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隨機應變,巧妙點撥,但是教師的語言具有一定的預設性,語文教師應認真?zhèn)湔n,每一個詞、每一句話都要動筆寫出,反復地模擬、反復地說、反復地琢磨,去除無意義的字詞句,修改邏輯混亂之處,斟酌表達規(guī)范,再模擬、說給自己聽,使其口語化。在課堂教學的實踐后,自己評價不完善之處、模糊之處、找出不足,激勵自己,不斷改進與完善,在實踐中成長。
5.加強教師口語的實踐訓練
教師口語的學習是一項長期的工程,每個教師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都要地進行自我訓練,事實上,成功的教師的口語往往是經過反復的自我實踐訓練獲得的。要想提高課堂教學口語水平,語文教師自身要有明確的自覺意識、自我監(jiān)督意識,加強自我訓練。教師可自我設置目標,每節(jié)課對口語表達要有一個量化和可操作化的要求,比如設定小專題訓練,如朗讀訓練、聽話訓練、說話訓練、導入語訓練、講授語訓練、提問語訓練、過渡語訓練、評價語訓練、結束語訓練等,從小入手,步步扎實,通過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相信經過自我訓練,教師的教學口語水平會更上一層樓,學生會越來越喜歡,教師自身也越來越自信。
6.避免將網絡用語運用到教學中
全球進入網絡時代,網絡已經和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在教師的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一些網絡用語,會對他們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在課堂上可能就會說出網絡用語,比如人艱不拆,神馬都是浮云等用語,這些語言可能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可是課堂上教師的語言還是要規(guī)范一點,尤其是小學語文老師的語言或多或少的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為了避免教師將不恰當?shù)木W絡用語運用到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斟酌每一句話,不能說話太隨意,慎用網絡語言。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2]夸美紐斯.大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德朗舍爾.對課堂中口頭語言互動的分析[J].外國教育資料,1992(3).
[4]李如密.教學藝術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
[5]楊亦鳴.語言能力訓練—口語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6]郭啟明.教師語言藝術[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
[7]顧明遠.教育大辭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8]傅慧鈞.教師口語藝術[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簡介:汪貴富,男,1969年生,安徽樅陽人,任職于安徽省樅陽縣老洲鎮(zhèn)永合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
(編輯:張馳)